【3·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xī,合、聚、协调,和顺)如也;从(放纵、展开)之,纯如也,皦(jiǎo,音节分明、清晰)如也,绎(连续不断)如也,以成。”
孔子告诉鲁国大乐官有关音乐的原理,说:“演奏音乐的过程是可以领悟的:开始演奏,众音陆续协调出现;显得活泼而和谐,继续展开下去,节奏清晰、悠扬悦耳,旋律连绵而往复,一曲告终而回味无穷。”
【感悟】
朱子《集注》:“时音乐废缺,故孔子教之”。当时春秋时期,正逢于乱世,可谓是礼崩乐坏。乐是反映人心的,音乐的荒废,雅乐缺失,这反映了社会人心堕落,道德沦丧。所以孔子这段话是教导鲁国的乐师,如何用音乐来扶正人心。
南怀瑾《论语别裁》:音响开始的时候,好像含苞待放的花蕾,轻轻地舒展,慢慢地发声。跟着下来,由小而大,但是很纯正。后来到了高潮,激昂慷慨,或非常庄严肃穆,最后这个乐曲奏完了,但还是余音缭绕,后面好像还有幽幽未尽之意。这便是成功的音乐。
一、音乐的基本组成
宋朝的谢良佐说:“五音六律不具,不足以为乐。翕如,言其合也。五音合矣,清浊高下,如五味之相济而后和,故曰纯如。合而和矣,欲其无相夺伦,故曰皦如。然岂宫自宫而商自商乎?不相反而相连,如贯珠可也,故曰绎如也,以成。”
五音六律,这是音乐的基本组成,一首曲子必定要有五音六律。这个五音是指“宫、商、角、征、羽”,现在我们这个音乐用“哆唻咪发嗦啦西”七个音。
1.翕如也,纯如也。
这个翕如就讲合成。把这些音调合在一起,又要让乐曲听起来很美妙,这是需要有一定的节奏旋律,所谓清浊高下,有跌宕起伏。有时候听起来很清,有时候听起来要厚重,有时候音高,有时候音低。就像一个小说里头故事情节一样,它有一个曲折跌宕。就好像煮饭煮菜,五味要调和,不能只有一个味道。一道美味佳肴中,五味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调和的。相互的调和,又使每一味的本质之美发挥到极致,所以叫“纯如也”。
2.皦如也,绎如也
五音能够合成,又能够调和,还要“欲其无相夺伦”,这个“伦”,是讲这些音律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协调,还配有各种乐器,像钟、鼓、笙、瑟,种种的这些乐器,搭配得非常的协调,没有刺耳、突兀的声音;也没有拖沓、拘谨的声音,这是讲“皦如也”。音调与音调之间串连在一起,就像用一根线把散乱的珠子贯穿起来,成为一串,是讲“绎如也”,所谓“余音袅袅,相续不绝”。一直到最后,乐曲演奏完毕,给人以非常美好的享受。
二、音乐的关键
如何把这些音律很好的串连在一起?孔子一贯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最后一条艺术基于前面三条。评价艺术的好坏,不能够只从技术水平上看,更重要的是看它有没有真正扶正社会风气的效果,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全面,乐理就是其中之一。音乐的演奏有其规则,一般人可能感受到乐曲悦耳好听,却未必知道它为什么美妙动听,如果明白演奏的原理,欣赏时的意境自然更为深刻。
乐在孔子意识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论语》中有数处谈音乐的句子。王夫之论:孟子七篇不言乐,自其不逮处,故大而未化。说孟子因为不懂音乐,所以不如孔子,导致了大而未化。也许因为音乐最关情,不懂音乐,对情的理解也就缺位的缘故吧。看来所有人都要加强音乐修养,否则将失去人生之大美,并影响到性情的养护。
三、音乐关乎国家的兴亡
孔子以礼治身、以乐治心,乐是调和人们的心地的。乐是心之声,喜欢什么样的音律,反映着一个人的品味和德性。
一个国家也是一样。听到这个国家流行的音乐,就知道这个国家将要兴、还是将要亡,因为正反映了社会大众的心声和觉悟。
广义上来讲,喜欢什么样的艺术,就知道这里的人民道德水平在哪里。如果这些人民都很喜欢雅乐,像孔子推崇的《韶》,这正是反映了盛德的音乐,那我们就能晓得,这里的地方人民道德水平高。那种乱糟糟的音乐,或者是靡靡之音,让人生起奢淫的心,那些黄色表演、戏剧歌舞都是乱人心思的,引人产生邪知邪见、产生邪思邪念的这些艺术,这都是人心感应,所以国家容易会出现乱象。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就是在靡靡之音中葬送了自己的国家。陈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发长七尺,光可鉴人,陈后主对她一见钟情,据说朝堂之上,还常将其放在膝上共商国事。当时杨坚正积蓄兵力,有夺取天下之心,而陈后主并不在意,还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陈后主曾亲做《玉树后庭花》,令后宫美人每日习而歌之,其歌词都是称颂张贵妃和孔贵嫔姿色美丽的。由于陈后主昏淫无道,使张贵妃与孔贵嫔的权势很大,气焰威逼朝廷。朝廷中文官武将,也不得不顺从她们的意向。而那些个宦官以及靠阿谀奉承度日之人,更是内外勾结,公开行贿受贿,奖赏与处罚也没有什么标准。结果国家的政纪、法纪全乱套了。一些正直的大臣认为其声靡靡有亡国之兆,不久果真亡国。现通常用“后庭花”比喻历代帝王败国亡家的预兆,故此曲被喻为“亡国之音”。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欣赏水平的功底之深。艺术欣赏需要一定的乐理知识和主观体验意境。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论语》的人文情怀,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学习《论语》,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大家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