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我们读书应该带着问题去阅读,但问题又来了?你是不是发现你经常在读一本书时,经常不自觉地就顺着作者的思路读过去了,很少停下来主动发问。
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我们学习的源动力,没了问题,自然就没有了这好奇心。
为什么诸如小说、网文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读下去?因为在我们读的时候,大脑就有一种迫切的好奇心想要知道接下来发生的是什么,自然就驱使着我们想读下去。
但为什么我们读一些严肃的教材或者学术专著没有这样的感觉呢?
再多问一句:那为什么有的人却能陶醉其中?
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在书中获得的信息来解决自己脑海里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样的即时反馈自然而然不比你望着一堆不认识的名词好得多?
人家是精确地【查】书,你是在漫无目的地【看】书,你说这个效率能够一样吗?
同时因为你是带着问题去找答案,所以根本不需要从头开始读一本书,根据书籍目录快速定位到你所需要的部分,去搜索答案就好了。
当你遇到不懂的概念时,自然会在头脑里进行一番脑补: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前文可能会讲到哪些相关的内容?
紧接着你又可以带着新的问题出发去寻找答案了。
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你觉得你还不能榨干一本书的价值吗?
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书本里的内容我们忘记了没关系,但是思考的过程一定不能省去。
缺乏了自己的深度加工,你最后只能沦为作者原来观点的复读机。
最典型的思维模型就是芒格提出的【格栅思维】,学习不同学科之间的基本原理,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