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手书苏东坡诗句: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
正文:
如何把烦恼降伏下去,佛答覆的那么轻松:“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这样住,就是这样降伏你的心。换言之,你问问题的时侯,你的心已经没有烦恼了,就在这个时侯,就是禅宗所谓当下即是,当念即是,不要另外去想一个方法。
譬如我们信佛的,或者信其他宗教的人,一念之间要忏悔,这么一宁静的时候,就是佛的境界,你的烦恼已经没有了,再没有第二个方法。如果你硬要想办法把这个烦恼怎么降伏下去,那些方法徒增你心理的扰乱,并不能够使你安住,这是又进一步的道理。
再进一步的道理,《金刚经》的内容是大乘佛法的大智慧成就,佛教同其他宗教基本不同之处,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这个智慧包括了一切的功德,一切至善的成就,所以般若是智慧的成就。
现在讲大乘的智慧,“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你那个时候,已经安住了;不过刹那之间你不能把握而已,因为它太快了。如果你能够把握这一刹那之间的安住,就可以到家了。这个是重点,整个《金刚经》全部讲完,就是教我们如何住,也就是无所住,不需要住。前面我们提到过,一个学佛真正有修持的人,可以入定好多天,好几个月,你看他很有功夫,但是他的功夫是慢慢累积来的,就是把此心安住。
可是,此心本来不住。怎么说呢?譬如我现在讲话,从八点钟开始讲到现在,廿分钟了,每一句话都是我心里讲出来的,讲过了如行云流水都没有了,“无所住”。如果我有所住,老是注意讲几分钟,我就不能讲话了,因为心住于时计。诸位假使听了一句话,心里在批判,这一句话好,那一句乱七八糟,你心在想,下一句也听不进去了,因为你有所住。
所以大乘佛法,如何才能安住?无所住即是住。拿禅宗来讲,住即不住,不住即住。无所住,即是住。所以人生修养到这个境界,就是所谓如来,心如明镜,此心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主观,没有成见,物来则应。事情一来,这个镜子就反应出来,今天喜怒哀乐来,就有喜怒哀乐,过去不留,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他是学禅的,他的诗文境界高,与佛法、禅的境界相合。他有个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这是千古的名句,因为他学佛,懂了这个道理。人似秋鸿来有信,苏东坡要到乡下去喝酒,去年去了一个地方,答应了今年再来,果然来了。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的事情过了,象春天的梦一样,人到了春天爱睡觉,睡多了就梦多,梦醒了,梦留不住,无痕迹。人生本来如大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老年人常回忆,想当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寻烦恼,因为一切事不能回头的,像春梦一样了无痕的。
人生真正体会到事如春梦了无痕,就不须要再研究《金刚经》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个心无所谓降,不需要降。烦恼的自性本来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当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坐下来的时侯,一切都没有了,永远拉不回来了。
*****
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如果说故意把它忘掉,那就“即非菩萨”,因为你还有个故意。天地生万物,天地不占有,不自私。所以我常常说,道乃天下之公道,不属于谁的,告诉你,你拿去吧!
*****
布施有三种,第一种财施是外物的,像金钱财物等布施,这叫外布施。第二种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发,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献等,都是精神的布施,这种属于内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等。
不管是哪一种布施,施者应该抱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能够得到益处的心情来贡献,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必须要做到施者无此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布施了就没有事了,忘记了谁接受我的布施。做完了以后,“事如春梦了无痕”,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金刚经说什么》
------------------------------
宇宙万有的现象,包括我们的身心,随时都在动态之中,都在变动中,没有不变的事。这一切“行”无常,不能永恒。这不永恒的都是生灭状态,一起一落,一生一灭。就像我们的思想、念头,前一个思想过去了,抓不住。“事如春梦了无痕”,过去了,像水上的花纹一样,再也抓不回来。上午的时间过去了,抓不回来;上午的思想过去了也抓不回来。世界上的人死了又生,生了又死,那么多死死生生,都是生灭。花开花落,太阳下去了,月亮出来了,都在生灭中。
所以,先体会内心的生灭,你的思想、念头一个一个连续不断地来,也连续不断地灭。心念不断地生生灭灭,你做不了它的主。它呢?也做不了你的主。它生起之后,又跑了,它也没奈你何。
观心,观察自己的心念。初步要做到,前一个念头过去了,让他过去。后一个念头还没有来,你不要去想它,它就不来了嘛!它来了,你就让它过去,前面的念头过去了,已经过去了,后面的念头还没有来,中间这一段,能够保持干净、清净、安详、寂灭。说起来容易唷!做起功夫,体会一下看看。几十年来,你做到了就有点眉目了。
《习禅录影》
------------------------------------------
【是故如来为诸菩萨说,幻术文字求其体相有可得不,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
世间事物就是那么在变化,这一切都属于幻术的境界,所以佛告诉诸菩萨说幻不可求。幻术的范围包括很广,文字也是不可靠的,文字是代表人类思想、情感的符号。拿中文来说,几千年来到现在,文字衍变已有六、七种体裁,将来是不是再有变化还不知道,人类的各种语言的变化都是如此。所以佛说,你要求幻术文字固定的体型是做不到的。这就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固定不变的,这个地球、山河大地随时在变化中。
那么,我们回转来看看,佛法在哪里呢?我们要研究这一切幻相不可得,怎么了解幻与不幻?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回转来再找自己了解宇宙万物幻与不幻这个心。“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连我们这个思想靠不靠得住都是问题,昨天想过、做过的事,今天那个能够想的早已无影像,不可得、留不住,所以叫“妄想”。
苏东坡学禅后有句很有名的词:“事如春梦了无痕”。人世间的事就像做梦一样,梦醒后,回想梦境一点痕迹都没有。你说再睡一觉重新做梦,绝对不会一样,即使连起来做也不一样。为什么要用“春梦”来形容世事如幻呢?因为春天多疲劳爱睡觉?睡多梦多;夏天晚上不大睡得着,睡着了也快天亮来不及做梦了,所以春天梦特别多。
“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这句话叫我们认识清楚,现实世界一切现象都是幻,而且没有现象可以永远停留。人生来就有老,老了就过去,过去就没有了!后面的不断生来、不断过去,就是那么在变。
《宗镜录略讲》
--------------------------------------------
譬如研究唯识,佛说的,我们现在活着这个第六意识的作用,多半是“依他而起”。“依他而起”的意思,就是外面的环境影响内在的思想;外面有个东西,我们内心有这个思想。假使一个东西素来我们没有看过的,没有见过、没有听过、没有经验过的,我们意识思维上也就没有这个东西。所以一切的心理作用都受外界的影响而起,所以叫做“依他起性”,依他而起,“他”就是外界。
本来没有东西,因为外界引发,就有我们心理作用。例如我们研究佛学,本来没有研究过,没有佛的思想;因为看了佛学、看了佛经,引起我们思想里头许多佛的道理、佛的观念,这也是“依他起性”。这个依他而起,他本来凭空缘起的,所以依他起是缘起。“缘起”的意思是靠许多的因素,偶然地凑合拢来所发生的现象。
可是一切众生,不知道自己的心性现在起的作用是依他而起的,因此就“遍计所执”。起来了这个作用以后,自己把自己心性的作用就抓得很牢。因为我们思想里头想过一下,就认为自己真实有,自己不知道;想过了“依他而起”,外界境界一引,起了作用。譬如像镜子一样,有个东西一照,就有这个影像;这个东西走开了,镜子里头就没有影像。可是我们人自己同这个镜子作用一样,没有这个智慧,往往把照过了的东西,虽然影子已经去了,却把那个去掉的影子拼命自己在幻想,把它抓住在那里——“遍计所执”,自己执著得很厉害,普通就叫做执著了、抓住。“遍”,就是普遍的;“计”,自己的下意识在估计。没有、本来是假的,硬把它当成真的,说有。“所执”,心理的意识上就把它抓得很牢。
譬如大家打坐、做功夫,偶然有个境界,生理及心理引发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然后过去了,“哎哟,我那个时候境界怎么样好、怎么样清净、怎么样光明!”你总没有电灯光亮吧?电灯光关了就没有了,没有了过去了,依他而起,就算了。在那里感叹啊,“现在我退步了!哎呀,像那个样子……”那是瞎猫撞到死老鼠!死老鼠都臭了,你还在那里想呢!——“遍计所执”。
所以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假使我们懂了这个道理,不著相、不执著,依他起,随用随空。等于在水上写字一样,水上写字还是写出来字了;写过了,字也没有了,水也平了,意思也表达完了。等于鸟在空中飞一样,飞过来、飞过去,鸟的确在飞着,飞过了,鸟也没有留下痕迹,虚空还是虚空。等于那个白云在空中在飘一样,飘过来、飘过去;白云过了,虚空还是虚空,一切不留。
那么这样,知道依他起、随缘而起、随缘而空,不起遍计所执的作用,那么当下就“圆成实性”,就自然圆满。此心、我们的心如明镜一样,随时随地,把心保留像干净纯洁的镜子一样;“物来则应”,有外界来的东西,镜子里就有影像、起作用;“过去不留”,一切过去了,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宋代诗人,他也学佛学禅的——苏东坡有句名诗,所谓“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事情,犹如春天做的一个梦一样,物来则应,过去就不留。“事如春梦了无痕。”那么你说怎么了?不要你去了它的。一切事它来了你,本来是“了无痕”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楞严经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