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班主任研修2.0读后感之四:
读之艰涩 悟之幸福
——读《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个案考察》
浙江省武义县实验小学 程 露
正是县进阶培训活动,今天有幸聆听了《教学月刊》杂志主编陈永华老师的讲座,在下午的互动交流过程中,看到了一些老师的论文,听到了一部分老师的点评,不免给自己很多的思考:如何介绍一篇文章?如何才算一篇好文章?当我们去点评别人的文章时,是否能简单明了地概括,直接了当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真的是对于个人阅读能力的考验。
抱着这样的心态,再次阅读起戚博士的《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个案考察——当地人的视角及其社会学的后设分析》,昨晚读了一个多小时,一个感觉:难。里面好多词、句真的是非常难懂。另一个感觉:真实与沉重。里面写到的案例真的是真实的不能再真实了。如此写实的研究,如此贴近生活的研究真的是极少阅读到。
一、读题
文章的题目《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个案考察——当地人的视角及其社会学的后设分析》,初读题目,我的解读是“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原因的个案考察”,“当地人的视角及社会学的后设分析”,对于“社会学的后设分析”我怎么也理解不了。查了度娘,“后设分析”是指:尝试用科学的、系统的、客观的方法来做文献探讨。然而学习了王怀玉老师的读后感后才知道:“社会学的后设分析”是指对当地人观点的二次分析,以社会学的角度。也就是说此文是就“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问题,以当地人的视角和观点进行再次分析、梳理。
说起“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乡村初中班主任有,小学班主任、城区小学班主任的职业倦怠也是不容忽视,我们总会归因为个人心理与制度,以及大环境的影响。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总觉得社会不改观,政策不改变是无法改变的,关于这样的研究分析又会带来什么?很疑惑。作者又会如何呈现这样的研究?如果我来写,会从哪些角度来分析?
二、读文
整篇文章由“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组成,满满的36条参考文献,让我惊讶,做这样的田野工作需要如此大的阅读储备,我们的写作需要的不仅仅是事实的调查,更需要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从文本结构来看,正文分为五大版块,分别是“研究背景——资料获得与学校概况——为什么不愿意当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社会学后设分析——讨论:社会学视角的理论反思及其政策建议”行文从当前背景出发,交代了个案的相关资料,解读了班主任的现状,从中二次分析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归因,最终提出自己的理论反思与政策建议,逻辑性非常强,每一版块连接顺畅,联系紧密且不可随意变换其间的顺序。文本中的小标题没有诗意花哨的咬文嚼字,直接明了。我一直坚信是有学术高度的专家与教授才有如此自信用如此直白的标题也能吸引着许多的读者与粉丝。这也告诉我们,文章最重要的是你的思路与理念,而非那些花哨的小标题。
我将呈现根据文本整理的框架导图: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耐读、精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还得接受学术共同体的检阅,接受各方面各层次的阅读,得慎之又慎。作者从一些报刊杂志的个别文章发现了一些真实的现状:“感动了别人的班主任,有时感动不了自己”,那为何会如此呢?如此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却感动不了自己?对于获取资料的学校的寻找与确定经过了几番考量,在2014、2015、2016三年之内进行了实地的田野调查。从“为什么不愿意”到“原因的社会学后设分析”,最后的反思与建议,读起来就是“实在”。
三、读句
第一遍读时,感觉这篇文章里充满了太多高深的词句,自己无法解读准确,虽然大致能知道意思,但真是无法非常精准的解读,感觉自己的解读很不到位,真心不敢去妄加解读:
1.“田野调查,田野工作”。此概念,戚博士在群中解读了,(field work)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核心,也是人类学学科的明确特征,既是一种实地获得文化理解的方法及其研究技术与工具的手段,还包含着一种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名词我是第一步听到,真的感叹自己的才疏学浅。)
2.“当地人的视角,其实就是情境中人的视角,并不局限于当事人(如本研中的班主任群体)。类似于人类学家通常采用的主位研究方式,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通过深入的参与观察,尽量像本地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熟悉明了他们的概念、话语及意义。”在这里“当地人的视角”是否可以理解为“设身处地地带入角色”,也就是文中所说的“主位研究”?
3.诚如强调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韦伯所说,“‘行动’是正在行动着的个体把主观意义附着在他的行为之上;只有在行动的主观意义上能够说明他人的行为并因而指向原因的意义上,行动才是‘社会的’。”这里指的“社会的”是有主观意义的行动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还是指符合社会学体系的解读的?
4.“社会事实(社会结构)”等同?或是社会事实是指形成的一种真实的社会结构?
5.“A.Giddens提出二重性理论,认为结构化过程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社会结构规定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活动也产生和再生出新的社会结构。或者说,社会结构既是人类的社会行动所建构起来的,同时又是社会行动得以建构的中介和条件。”这是否指示着人们的社会活动与社会结构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分离?
6.接上:“这一概念指涉创新行动足以解构结构限制,并将社会结构推向动态发展的路径,其前提是能动者须具备发掘社会系统的规则(rule)或属性(property)之洞见(knowledgeability)以及实践能力(capability)。”这句话解读起来很困难,实在不懂。
7.“当个体利益驱动下顺应现有结构与规则时,能动性的运作就会固化既有的结构限制,而不是解除既存结构限制,这也是造成社会进步缓慢的成因之一。”
另外,我想知道在第三版块“为什么不愿意当班主任?”中呈现事件时,段末出现了时间的标注,这确实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方式的标注。这样的使用时有什么规范?文中的“必竟”是否就是“毕竟”?这个用法有点独特,是否可以?
这篇文章中的部分文字真的是非常难懂,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哲学视角,难以理解。
四、读情
戚博士为了做这个案考察,三年里多次走进乡村展开田野工作。是怎样的热忱才能让一个学者如此投入研究,并真正地走进老师的内心,而不是走过场?我一直觉得教授与专家离我们很远,他们不屑于与我们对话,或许我们的语言让他们觉得幼稚。当我们拿着那些没有调研没有考察的毫无感情的文稿,却要全身心地将它们学习且消化转授给学生时,内心真的是抵抗的,能走进第一线的学者真的是让人敬佩又喜欢的。
这篇文章,真的是让我读的爱不释手。读文不下四遍,文中的实例真实到有些沉重。无论是家长、学校政策、社会大环境对于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让马儿跑却不让马儿吃草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说远的,就在武义,也存在着这样的种种情况。今年寒假一过,论坛上的“武义老师的心是凉的”的贴被顶到了最热的地步,看着身边的老师对于渐渐失去对职业的热爱,心里五味杂陈。不理解的社会人士说,现在的老师真是难伺候,一点委屈都受不了,得寸进尺。而真的是我们自己才知其中的滋味,正如文中所说“情感劳动,如果收入与支出不平衡,或者只有支出没有收入,那就容易倦怠了。”
我们最初选择和从事这项职业时,都是抱着满满激情,或许改变我们的有许多,但我们没有被改变的或许更多。我特别喜欢王怀玉老师说的那句话:“有一种人干什么工作在哪里干,都会获得职业幸福感”,而,也有可能,“有一种人,无论干什么工作,在哪里干,都找不到职业幸福”。幸福靠自己找,生活是不缺乏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和体会。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是否可以转化为职业幸福感,当我们无法改变政策与其他大环境时,那么是否可以试着改变自己的看法。我相信班主任用心了,家长体会的到,孩子明白。就如我的Q宝们,有时候挺“恨”我的,但凡我一出差,他们总是会很不安,怕我出门太久,怕我不出来。等我一回校,他们总是第一时间送上祝福和欢迎。虽然不是每个家长都理解你,但我坚信你的认真与付出,大部分家长都能理解,并报之以无条件的支持。我依然觉得当老师必须当班主任,只有班主任才能体会一个孩子从孕育到出生直至成长的那种付出与欣慰。我们不奢望得到什么,只要自己能体会幸福就已足够。
我想:
知足,是幸福。
努力,是幸福。
坚持,是幸福。
体味,是幸福。
看着那些孩子,在你的眼中成长,更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