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爷爷奶奶感情很好,爷爷先走了之后,奶奶活了很长的时间。孩子们问奶奶想不想爷爷,奶奶说,想,很想,看见他的照片想他,看见他用过的杯子想他,看见他早上刷牙的地方想他。
小孙子童言无忌的问奶奶什么时候去找爷爷,奶奶说,我还在,你爷爷就还在。不用去找,他就活在我的脑子里,我走了,没人想他了,爷爷才是真的不在了。
-01-
清明节在脑海里总有特别的记忆,小时候去爬山看见家族里很多坟茔,大一点的时候记得公墓里面的人山人海。清明,在中国人的记忆里不只是祭祖的日子,还是想念的日子,相逢的日子。
临近回家的日子总会想起小时候的记忆,脑海中故人的脸可能已经模糊了,但是想念的感情总是那么醇厚。
小时候,外公会买糖给我和姐姐吃,一种叫做“济公糖”的酸梅糖。外公退休之后就杵了拐杖,但是每次我们去的时候都会杵着拐杖去村里的小店,买糖给我们吃。
小时候,喜欢饭外公的床头柜,找各种各样的东西吃,无意间翻出一把折扇,上面卷写着工整的一首诗。小孩子总是淘气的,也是好奇的。一首《莫生气》来来回回读了几遍也就会背了。
长大了才知道,这是一首打油诗,长大了才发现,这首诗忘不掉了。
一种已经消失的糖果,一把黑面白字的折扇,留给我的,就是外公的感觉。
“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来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坏谁如意,而且伤神又费力
出门在外少管事,早去早归少惦记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随他去
娃娃降生皆欢喜,人到终年任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02-
爷爷走的早,早就忘了他的模样,但是我还会下象棋,就还记得爷爷。
爷爷脾气不好,对谁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但是我还记得,夏天他做小板凳吃晚饭的时候,会将自己喜欢吃的素鸡给我吃,我还记得发烧的时候,他会骑着自己的小三轮送我去医院。
爷爷喜欢下棋,傍晚的时候总会有两三个人凑到院子里下棋,小孩子学的快,看了几遍也就学会了,只是爷爷从来不屑和我们一起下棋,我们几个孩子也就自己互相切磋。
下棋是家里的一项娱乐活动,我们家的孩子无论大小都会下象棋,因为爷爷喜欢下象棋,因为下棋的口诀是一代代传下来的。
“车走直,
马走弯,
炮打隔子,
相飞田。 ”
-03-
刚刚看见一篇文章,说的是在抖音上海草舞流行的时候,想到了一首安静的歌——《长恨歌》。
这首歌背后有一个故事,那是2014年的时候,一位姑娘的一条状态,刷爆了整个网络。
姑娘的外公,叫王之炀,是中国第一批研究X光放射治疗的医学专家之一。2014年,他已是肝癌晚期。病床上,老人想起很小的时候唱过的乐府曲调。他的孙女发微博求助,希望古风圈有人可以按这个曲调翻唱长恨歌,也算是对老人的祝福。
姑娘的微博得到了很多人的转发,《长恨歌》在各个音乐平台上也有了多种版本的翻唱,每个版本的评论区,大家都把一个名字置顶,就是:王之炀。
长恨歌来自睡前有好书00:0002:57
在这首歌的评论区里,有人这么写:
下午的时候在厨房外放,被外婆听到了。她流着眼泪说你外公也会唱呀,我刚刚好像听到他的声音了。外公去世十三年了。
在这首歌的评论区里,有人这么写:
生生听哭,有种小时候夏天的一个下午,坐在走廊上玩,然后走廊尽头房间里的爷爷在轻轻唱歌的感觉。一个夏天最安谧的记忆。阳光透过纱窗,看得到在慢慢飞舞的细小灰尘,爷爷就坐在摇椅上慢慢摇扇子慢慢唱。
而我,听这首歌的时候想起了外公的《莫生气》,想起了爷爷教我们下棋的口诀,想起了夏天傍晚暖黄色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