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这是有道的旧文,偶尔不想更的时候,把旧文搬家挪地方——日常生活必须简洁到单调乏味方可。)
今天写写我喜欢的一个汉字“聽”。不是简化字的听,而是繁体字的聽。
这个繁简的差别简直就是判若云泥的天渊之别。稍微了解简化字运动历史的,真真叹服那帮子脑子进水的人生生造出来很多好笑的字,比如我妈妈现在还在写单人旁加一个丁的“停”。
我懒得翻找许慎《说文解字》怎么解读“聽”的,我就照着自己的理解写吧。
显然,“聽”字左边从耳,而且耳听为王,显示出一副倾情聆听的姿态。字的右半更妙,从目从心。各位番外的看官可以想象下,你的交谈对象双目凝视着你滔滔不绝地说,表明聆听者的专注。何况,双目之下,更有一心——眼到目到,更重要的是心到,完美地诠释了倾听的内涵。
图一是甲骨文。仿佛一鼻之下一口,眼观鼻,鼻观心,全心全意,从容倾听的摹画,跃然眼前。
而再来看看简化字的“听”,唉,怎么说呢。口象形,斤表音,完全没头没脑地为了简化而简化。兀地便见一张大嘴巴,一刻不停地说。估计也是因为“聽”字做不到,爱说的人倒是特别多,所以就简化成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听”字了。现实生活中多的是这样的人。我便常常看到两个人对话,画面非常滑稽,一方说的啥,他说的究竟啥意思,不管的,自说自话,而且特别喜欢还没听明白就反驳,就争论,就给出意见建议……
真是醉了。
当然,听也有听任、处理的意思,比如听诉,听证。这是另外一回事,在此不表。
前番正好说到反省,我就立刻想到这个字。向外听要用耳用目用心,向内听更加要如此。现在流行说“做自己”,可是做的还是大众眼光中的自己,世俗规范中的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自己,真是鬼晓得了。
我小的时候是个饶舌的丫头,我妈常说,一家人的话都被我一个人说了。当了老师后自然也喋喋不休着好几年。可是这些年老了之后,忽然变了个人,常常老半天不知怎么应对别人的来话,自己的事除非落到纸上(也是一个人自己和自己说话),否则常常话到嘴边就想也着“不说也罢”;鼓起勇气说出来之后也词不达意,自己先就后悔莫及。这个也容易理解,年纪大了见得多了,阳光下新鲜事毕竟不多,又有中年人的那种患得患失畏首畏尾凡事不彻底的毛病,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这周见了老胡和松哥两位善言者,故事一堆,耳不够眼不够心到跟上了,思念不如相见,收获满满。自己不会说又没故事,当然是个缺陷,不过我就自己溢美一下,算自己善于倾听吧。日后定然会遇到更多的陌生人,先原谅我嘴巴笨脑袋滞,但是我的确挺会听的。
行走 学习 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