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本身也是活的,有它自己的生命和成长,故事存在那里面,跟着一块活,一块成长,于是就都不是原来的模样了,可是谁又能保证事情原来的模样就是他的真相?
对于《芳华》,最先接触的是电影版,看完电影后整个人都是沉重的,还有说不缘由的悲伤。后来又把原著仔细读了一遍,发现电影删减了很多情节,一些电影里不太明白的剧情也都豁然开朗。这个故事带给我最深刻的印记便是对人性的认识,他带给我的人性的底色是荒凉,还有最直白或者说是最简单的那句“好人有好报”一直是骗人的吗?
整个文章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一代人在文工团的绚烂青春。在特殊的时代潮流中,通过主人公各自命运的轨迹以及不同的结局来揭示了看似特殊却又平凡的人性。主人公刘峰是一个极平凡却又极不平凡的人,说他平凡是因为他长得极普通,出身平凡,跟当时的大多数人并无差别。而他又极不平凡,因为他有着一般人都没有的善良和热心,他是那个年代的“雷锋”,他热情的帮助每一个人,无论事大事小。几乎所有的脏活累活,只要是别人不愿意干的他都会去干。也正因为如此,他似乎获得了全世界的赞扬和敬仰,以至于别人不把他当正常人看待,认为他是英雄,就不该有平常人该有的不足或是缺陷。而这个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最后在转业后却只能靠买卖盗版书籍为生。
书中的何小曼,在电影中叫何小萍,可能是唯一一个了解刘峰的人吧,正如作者所说:“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小曼的一生都很悲惨,最爱他的父亲去世后,世上便再也没人爱过这个女孩吧,从小随母亲改嫁,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长大后进入部队,本以为终于可以摆脱悲惨的生活,没想到却是另一种不幸的开始。在文工团的小曼依旧遭人嘲笑和欺负,最终却在刘峰生病的时候接到自己家悉心照料,小曼一直都是爱着刘峰的吧,只不过刘峰喜欢的却是背叛了他的林丁丁。
在我看来林丁丁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孩,最大的梦想就是嫁给有钱有势家的孩子,最终也如愿以偿的加到了澳洲,过着贵妇般的优裕生活。但电影里的结局可能更具有冲击力吧,在澳洲过着幸福的生活,似乎是所有人里边结局最好的一个。然而小说中却没有这么美好,她离婚了,在年华已逝的时候回国。其实还是觉得电影里的结局更能激荡人心吧,为什么原本最卑劣也最不被主流价值观所接纳的人却获得了最完美的结局,而那个一直是英雄模范的刘峰却是最悲惨的。正是电影里这一强烈的对比给了我最大的震撼和最深刻的反思。是不是好人永远都不会有好的结局?那我们谁还愿意再做好人?像刘峰一样的好人,像雷锋一样的好人。
在我看来,《芳华》不仅仅是对那一代人青春的缅怀和祭奠,更深层次的是对人性和灵魂的拷问,而严歌苓似乎最擅长的便是对人性最本质、最根源、最深层次的挖掘和描述。我想选取几个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来阐释自己的看法和收获。
你被孤立了太久,被看成异类太久,什么似是而非的感情感觉都可以拿来,变成你所需要的“那一类”关爱和同情。
这一段话是对萧穗子的心理描述,萧穗子的父亲一直被当做反派,也从来没给她寄过东西,当她第一次收到来自父亲的包裹时,她对刘峰的感激,即使刘峰似乎对每一个人都有着同样的关怀和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也是高尚的。诚然,一个被孤立了太久的人,太珍惜那些稀有的来之不易的关怀了,面对温暖和同情,他们甚至来不及去分辨它们的“颜色”,便伸出双手去拥抱她们。
谁不会有自我嫌恶自我憎恨的时候?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因为我们的卑琐自私,都是与生俱来,都被共同的人性弱点框定,我们恨,我们无奈,但我们又不得不跟自己和解,放过自己,我们无法惩罚自己。
在我看来,这段话是书中对人性本质的完美阐释,这是人性的弱点,不得不承认我自己也认为自己是自私的,有时候也会自我嫌恶自我憎恨,我曾经不止一次跟心底的自己对话,我说:“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恨的人就是我自己”。有时候知道原因,可能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或者是做了什么让自己后悔的决定,而有些时候却毫无缘由的讨厌现在的自己。
而我也像书中那些背叛了刘峰的人一样,我甚至根本就不相信在现在这个世界会有像刘峰这样高尚的灵魂存在。因为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似乎自利才是人最该有的特征。这也许是大多数人在面对一向高尚无私的刘峰突然对丁丁表白后的惊讶和背叛的原因吧。
其实故事的背后,那个特殊时代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一个极度甚至是过度推崇“刘峰”式高尚英雄的年代,更加放大了刘峰那“特殊”甚至“另类”的高尚,同时也压抑了人性中最本质最纯粹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