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Y麦子
01
俞敏洪说:“教养是什么?教养就是当你走到一群人中间,你的行为恰当得体,让人感到礼貌和愉悦。”
有一年冯骥才和一行人到法国参观访问,他们开车到乡下时,遇到一个岔路口,没有路标标识应该向左还是向右,于是他们决定问路。
等了一会儿,来了一位妇女,他们下车给妇女讲了他们要去哪里,妇女没有听懂,他们拿出了写有地址的信封,妇女看明白了,但是她肩上顶着一个大东西,还需要双手扶着,接下来她把肩上的东西放在地上,用手指着右边的路。他们忙着说“谢谢”。冯骥才上车后,不解的问“她为什么要把东西放下来呢,她用脚指一指我们就知道了啊!”
司机却说“用手指和用脚指可不一样,这就是教养。”
让别人舒服,就是一种教养。
不是才富五车就有教养,不是没有受过教育就没有教养,一个人的教养仅仅体现在他的细微动作里。
02
有人说,文化水平高的人教养自然会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昨日我去图书馆看书。新建的图书馆里安静,舒适,都是舒适的沙发椅。
本来安静的图书馆,突然听到一个声音“麻烦你通知你们老板,这个合同我不签。”
“你以为你是谁啊,别忘了,我才是老板。”说着挂了电话,声音比较大,周围的人都朝声音方向看过去。
一个打扮时髦的中年女性,脱了鞋子,半躺在沙发椅上。
当她就此扰乱了所有人的思绪的时候,她还怡然自得的嘀咕“什么破公司嘛,打扰我看书。”
她一味的散播出她是老板她打电话惹了谁的气息,不但让人觉得不舒服,也让别人觉得她没有教养而已。
所有的高贵,不是通过高人一等来体现。
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金钱、地位、亲朋,外来之物从来不能伴随人的一生。唯独良好的教养,才是人终其一生所能拥有的、也无法被夺走的最大财富。
03
常言道:“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同一天发生在图书馆的另一件事情。
看书中途休息,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发呆,我看着旁边的有个“电话亭”
心想,新建的图书馆真人性化,还给人提供公共电话。
正想着,一位十岁左右的孩子匆忙的进了电话亭,透过玻璃看见男孩子拿出手机拨打电话。几分钟之后他,轻轻的推开电话亭的门,又慢慢的回到座位。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他可能没有学富五车的知识,也不是什么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只是用自己一个很小的动作,给周围的人带来了体谅,让周围的人舒服。这就是教养。
所谓的教养,和你是不是大老板没关系,和你是不是有文化没关系,它只是一个细微动作所散发出来的感染周围人的力量。
教养,更是一种体谅,体谅别人的不容易,体谅别人的处境和习惯。不因为自己让别人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教养的简单道理。
所有礼貌和教养的核心,是推己及人的周到和体谅。
04
奶奶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但是她是一个明事理懂教养的人。
小时候跟着奶奶长大。
从小就这样教导我:
公共场合说话不太大声。
别人说话别乱插嘴,不要乱打断别人谈话,不要抢着别人说话。
拜访他人时要提前说好,不要突然就拜访。
进入私人空间要先敲门,冒然进入是很没有礼貌的。
到别人家做客,别在屋里四处窥探,打开主人的抽屉、衣柜,或是主人的电话号码。别当成自己家转来转去,不要到主人的卧室。
擦桌子的时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
夹菜时,若别人先夹,且你所要夹的菜在别人的手的另一侧,就应该等别人先夹好,而不是从下方或上方穿过。
教养不是道德规范,也不是小学生行为准则,其实也并不跟文化程度,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挂钩,它更是一种体谅,体谅别人的不容易,体谅别人的处境和习惯。
让别人舒服,就是一种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