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心中一直冲突不断,你的能量就会遭到消耗和破坏。
但是,如果你能梳理冲突的整个过程,引导内心的冲突渐渐的回归平静,那么,冲突便会成为你探索自己的资源和帮助你做决定的工具。
在你的工作中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类似于这样的两难境地:
两份不同的工作摆在眼前,到底选择哪份工作呢?
在这个熟悉且有人脉资源积累的城市工作,还是去到那个陌生但机会很多的城市奋斗?
是跟这个有资源也有交情的朋友合作,还是跟那个不太熟悉但创意颇多的朋友合作?
究竟是继续打工还是出来自立门户呢?
究竟是先结婚生子还是先搏下这个项目呢?
究竟是选择喜欢自己的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
......
这种情况下,赞成和反对的主张势均力敌。两个不同的“你”在头脑中无止境的辩论着、争执着、相互驳斥着,你可以想象,这是一件多么耗费精力的事情!
一位美国社运人士作家曾经说过一段话:任何决定一旦做出,随之而来的便是平静,即使做出的是错误的决定也不例外。
这句话当然不是提倡大家做出错误的决定,但是它至少揭示了一个社会规律,那就是:当你做出选择的时候,内心的冲突就会戛然而止。
当你不再耗费心力去处理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时,你就拥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去设定目标建立关系,可以去闻闻花香品尝果实,可以和现实生活展现给你的一切事物相拥抱。
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很实用的工具——橡皮筋模型。它能让你在面对任何选择时,都游刃有余的做出决定,让内心的冲突在短时间内消失殆尽。
之所以,你会在两个选择之间犹疑,往往是因为,有一些事情牵绊着你,有一些事情牵引着你。
现在,想象你的面前有一根橡皮筋,你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拉着橡皮筋的一端,互不相让互不妥协。
此刻,请看看橡皮筋的左边,问问自己:是什么事情让我裹足不前?
接下来,看看橡皮筋的右边,问问自己:是什么力量在牵引我向前?
给大家看一个我运用这个模型的真实案例。
【化书成课研习社】来源于我的一门课程《化书成课》,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把书中的知识内容与自己的知识框架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开发成一门便于理解、易于应用、有市场空间的课程。
在这个课程中,我会给到学员一些技术和方法,同时,也希望学员运用这些技术和方法,开发出课程来分享和培训,实现学以致用。所以就有了【化书成课研习社】这样的一个平台。
但是,在【化书成课研习社】成立之初,我在内心纠结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尽管一开始,我就有成立【化书成课研习社】的想法,但是,在真正要做这个事情之前,我还是迟疑和退缩了。
到底要不要成立【化书成课研习社】,成了我内心焦虑的源泉。于是,我用橡皮筋模型来做了一个诊断和剖析:
是什么事情让我裹足不前?
——担心学员开发出来的课程质量不够好
——担心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够运营好这个社群
——担心自己“江郎才尽”,后期给不了学员有利的建议和反馈
是什么力量在牵引我向前?
——想要帮助《化书成课》的学员学以致用的想法
——想要帮助《化书成课》的学员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创造出价值的信念
——希望我的学员能够快速成长,成长为像我一样有自己主打课程的培训师
在这个探索和回归的过程中,我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橡皮筋开始逐渐向右手边移动了,橡皮筋的右边越来越有弹性,越来越有力量,内心的矛盾点也开始倾向于右边。
那些让我裹足不前的事情,其实都是可以克服的啊!
担心学员开发出来的课程质量不够好——那就提前给学员足够的指导啊!
担心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够运营好这个社群——只要真心想做这个事情,就拼命的挤时间出来啊!
担心自己“江郎才尽”——那就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自我修炼,让自己的思维和能力持续升级啊!
而再看看右边,那些牵引我向前的力量,其实都与我的价值观非常吻合。我的价值观体系中,排序在第一位的就是“助人”。
当你做的事情符合你的价值观系统时,你会由内而外的生长出能够支撑这件事情的枝叶和树根,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去寻找能够给这件事情提供营养的土壤,让这件事情能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用“橡皮筋模型”,走到这一步,该做出什么样的抉择,该选择左边还是右边,答案会自然而然的浮现在你的眼前。
当爱出现时,自我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