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促使两个人结合?是爸妈的意愿?是社会舆论?还是出于你们的爱?
对于一些男性来说,如果他喜欢的人他父母不喜欢,得不到父母亲精神上或经济上的支持,有时婚姻就此作罢。如果一直不结婚成家,社会舆论(其实是饭后胡扯)就会形成一种贬义的评价。如果你在心理上或心智上不够成熟,就会形成一种莫名的压力和错觉,会觉得自己真是不行,连个老婆都娶不到。如果你的父母亲也是这样认为,他们就会对你逼婚,他们会说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娶一个,让我抱上孙子再说。
如果你结婚,你就要办婚礼,把所有人叫来,好像是叫他们来分享你的喜悦,但更多的是要让他们把欠你的礼钱还清,但其实来来往往,永远都还不清,而且你会抱怨有些人欠你太多,还的太少,而另一些人抱怨哪辈子欠了你这么多债?怨怨相报何时了。
其实你知道,由衷的为你喜悦的人并不多。我一直认为婚姻或情感,明明就是两个人的事,不必牵扯那么多不必要的人,做那么多无用功,带来一连串的麻烦。
以前的贫苦时代,因为物质不够,结婚需要乡里乡亲凑份子才能成立一个家,那相当于是贷款,日后慢慢再还。可今天为什么还要欠这些不必要的债?
今天人们倒是不算贫苦了,可是又变得不切实际和虚荣。结个婚,鸣锣打鼓、昭告天下,搞得无人不知。也许你很高兴,觉得今天自己无比幸福和荣耀,但其实有什么了不起。即使荣耀和幸福,那也只是你个人的荣耀和幸福,这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其实婚可以偷偷地结,自己的私事,暗自欢喜就可以了。
婚礼是一种仪式,仪式代表心诚和郑重,施行了仪式就代表获得了社会认可,过去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吗,谁还需要谁来认可?今天也许仍然是这样,因为如果不这样,可能连我们自己心理上都不适应,一定要八抬大轿娶回家才放心,这就是历史遗留的问题,环境变了,我们自己还没做出改变,甚至不愿意先别人一步改变。先改变的人一开始招人唾骂,后来过了几代都改变过来时,又把这些最先改变的人奉为先驱。
爸妈的意愿,社会的舆论,都不该成为你情感的真正动力,因为那不是你的情感质量的来源。在我生活的这些年,我很少见到好的婚姻结合。这使我怀疑婚姻制度的合理性。有什么必要,要将两个自由人绑到一起,即使他们相爱?据说这是两个人自愿做出的结合,承诺相伴到老,并主动约束自己的情感不再爱上别人。一个人得爱的多深,一个人得有多丰富才不会被漫长的岁月磨平,对一个人的爱变得麻木淡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从外部设置婚姻形式,对外宣告一种边界,用这样一堵墙来形成保护避免干扰,然而这堵墙经常是从内部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