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摘要:
1. 《道德经》源于易。将天道、地道、人道的先天本有合称为道。与儒家“欲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的理论相呼应,也符合易经中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先天地生,所以能生万物。
2.道的本体不变,现象却是不断的变化。现代人大多只看到了变异的现象,却忘掉了不易的道体。宇宙在“变”,时代在“流”,却不知“变”中有“常”,“流”中有“住”。世界固然瞬息万变,并不表示一切都在改变,我们应该特别重视某些永恒不变的“常”则。不可以盲目或任性的求新求变,以免网作而招致凶火。正如老子所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无为就是顺其自然,使一切事物都顺其本性来发展。无不为就是不主宰自然。
3.道在天地,称为“道”,在人身上,叫做“德”。我们的言行举止表现的合乎道的要求就是“德”,不合乎道的要求就是“失德”。守住做人的基本道理,就等于牢牢抱住道的根源,即为不忘本。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天爷当然要照顾有德之人,这才合乎自然的规律。
二、自我感悟
上善若水:老子明确指出,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将水的七善合起来看,只有“不争”二字,一切事物能掌握时机,顺应形势,做到大家都没有感觉,好像没有发生一样,才叫做不争。老子没有争的念头,是真正的上善若水。
✊ 行动与做到面前人人平等
✊ 一个做到胜过一万个理由
✊ 让我们一起同频共振,同修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