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事件中,为何那么多白宫官员帮助尼克松欺骗公众?二战中,为什么那么多天主教徒甘心成为希特勒的杀人机器?这两段历史都与人类的从众心理有关。
从众心理
什么是从众?从众体现在我们受到了他人的真实或想象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意见。
我们为什么会从众呢?
信息获取:从众帮助我们完成社会学习。我们会认为自己的观点因某种原因而出现了错误,需要根据大多数人的观点进行修正。
寻求归属:我们相信自己最初的判断正确,但为了避免因意见不合产生矛盾或为了被别人接受而从众
如果一个群体满足以下条件,更容易使你从众:
权威:被认为由专家组成;
地位:其成员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例如,在学校里受欢迎的孩子);
相似:其成员在年龄、职业、政治倾向、种族等重要方面相似。
当你听到上面这些广告词,会不会不自主地想下单购买呢?
(1)明星也在用(榜样或权威,社会地位)
(2)你身边的人都在用(众人)
(3)大家都说好用(一致同意)
(3)年轻人都在用(同龄人相似)
从众的案例
社会规范: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会诱导我们从众。
想象一下你着急过马路,却正好赶上红灯。文明出行的牌子本来让你打消了闯红灯的念头。但发现身边的人都过了马路,这时你会不会也跟着闯红灯呢?
责任扩散:当别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时,从众倾向也会影响到我们。
在唐山打人事件中,虽然旁观的人已经能够确认女生很危险的事实,但因为有许多人正在一起旁观,在场的每个旁观者都分散了个人的责任感。
情绪管理:为了合乎社会要求,我们会表达某种自己并未真正感受到的情绪,也会在群体压力下,控制自己少表达恐惧、焦虑和悲伤等情绪
如果课堂上老师公开问:“有没有人没听懂”。有些学生即使没听懂也不会承认。
从众的三种水平
1.依从:为了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做出的行为。依从行为会随着奖惩的变化而变化:依从并不持久,对个人影响较小
2. 认同:一个人渴望成为所钦佩的榜样。这种认同带来的从众依赖于对榜样的钦佩
3.内化:基于价值或信念认为这种行为正确。内化是最持久的从众。
我们来看一个遵守限速规定的例子。
大多数人会遵守限速规定,是为了避免在被抓到时支付罚款。这便是依从,人们是在遵守法规。
如果警察被告知停止执法,不少人就会超速驾驶。但有些人会继续遵守,这里的理由可能是,他的父亲总是强调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这些人崇拜他们的父亲,希望能像他那样驾驶。他们遵守的理由是认同。
最后,无论父亲或警察是否在场,人们都可能遵守限速规定,因为他们相信限速法规是正确的,遵守这样的法律有助于防止事故发生。这时他们遵守限速规定的理由是内化。
服从权威
在1963年的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中,大约65%的普通市民愿意按照实验者的命令给另一个人施加强烈的电击。实验的结论是大部分人们会温顺地服从非正义的权威,尽管人们会低估自己服从的概率。
影响服从的因素
1. 权威是否足够权威
2. 权威是否在场
3. 与被伤害人的距离
4. 被伤害人是否被我们主观认为无责
5. 我们是否与众人在一起
如何抵制从众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个人价值观和从众价值观始终在博弈。为了合作,有时从众是必要的。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从众有导致众人一起犯错的风险。我们仍要有力量抵制从众。
如果少数派始终充满信心、坚持不懈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如果少数派曾经同意多数人的立场,但改变了主意;
如果少数派不愿意妥协,哪怕只是一点点;
如果多数派力图做出准确而不是快速的决定,
我们是能抵制从众和服从的。
千万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有责任心、有组织的公民能够改变世界;事实上,这也是唯一的改变
愿你平易近人,但不随波逐流。愿你此生,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