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总认为正确但不全面。但是,让我来给书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我终是才疏学浅,但是又有一些关于书的话不得不说,于是就有了以下的文字。
提到书,可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囊萤映雪,我小时候就因为读了这个典故,傻傻的去做过试验,实践证明,无论是萤火虫还是雪都是不可能亮到让人可以读书的程度。至于凿壁偷光,那肯定是可信的。还有许多鼓励人读书和描绘读书的乐趣的诗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我总是觉得过于现实了,不甚高明,不知道多少人赞赏这样的说法?至于"四时读书乐",可能是大多数读书人的境地。我本人还是很欣赏"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境界,觉得读读书,抬头看窗前满是绿茵纷纷,怎一个美字了得啊?!另外,还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情趣,我自叹此生无缘这样的趣味化了。还有"雪夜闭门读禁书",每每想起这句话,我总会四目远眺,有这样的境界的人,应该是一个文武双全,儿时又很玩皮的男人,或者是一个巾帼式的人物,又是"雪夜",又是"闭门",读的又是"禁书",每一个情景都足以刺激人的每一根神经。有多少人向往过?我没有。
至于藏书,首先让人想到孔老先生的韦编三绝,足见用功程度,当时还没有发明纸,所谓的书都是用竹片做的,昨天我还问儿子"学富五车",这五车的书是什么做的?儿子哈哈大笑道:"都是用竹简做的,可能五车的书还不如一本《中国简史轻松读》。"扯远了。
后来发明了纸,但是还没有印刷,书都是用手抄成的,这也是不利于藏书的,在清朝,就是那个进皇宫可以骑马的朱彝尊,康熙让他在南书房工作,他专门带个专业抄书手,把皇帝的好书都给抄走了,皇帝一气把他赶走了,他乐得什么似的,说"啦啦啦啦啦啦,夺我七品宫,写上万卷书。"出了宫,变本加利,找到钱遵王(钱谦谥的族孙),一面请钱到秦淮河玩个通宵达旦,一面找几十个抄书手买通钱的书童,到大半夜时,已把钱的好书抄了个精光。钱知后,大呼上当。
因此我常常想啊,这凡是有文字的东西,都是经历了许故事和阵痛的,逐不忍伤坏之,记得儿子幼时撕过一次书,我给他讲文字成书成铅字多不易,儿子再没有伤害过书。
到了后来,有了印刷,书的流传也方便多了,关于读书藏书的佳话多了,藏书家也层出不穷,什么天一阁、绛云楼、海源阁,等等,数不尽,而且每一个藏书家都一大堆关于藏书的深情故事。有的至今还在。
关于书的发展史,其他国家也应该是有的,但我可能有点井底之蛙之嫌,浅见,应该是远远无法比得上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古文化古文明都是用书传承下来的,我们自当继承发扬爱书藏书读书。才能上无愧祖先,下造福子孙。
注:《中国简史轻松读》,全名为:绝版的爱——《中国简史轻松读》,因儿子幼时问题特别多,烦不胜烦,逐私人编制,告诉他,读完这书,问题都会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