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笔下抄写着这首一代女皇题的诗句,我的心渐渐宁静。
有时候会想象一个场景:江南小镇,小桥流水,静坐一室,檀香倒流,手捧经卷,或吟或抄,窗外微雨……。可惜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所谓想象,也只是我所想象的最宁静的景色了,相比于深山古庙,出家为僧,也许这是在家修行人所能达到的最佳场景。
人心常乱,这在于之前的自己和许多人是无法察觉的,只有当你真正的选择一个静的方式,或静坐,或抄经,你才会发现自己的念头真是没个停歇,好像心里住着一个孙悟空一样,一刻也无法消停。
抄经的时候,需要抄一个字,读一个字,有时候抄了好几页,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抄了什么,只好从头看一下。这种体验不仅给我带来对佛经的理解,更让我体会自己念头的生灭。
比如抄写到听闻这部经书有什么什么福德,福德有多么巨大,有什么譬喻,我会思考,这样多的福德对一个人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因为如果按照恒河沙数的福德加持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我会觉得这个人应该过上帝王般的生活,这是我心中的一种计算。但是如果是恒河沙个恒河沙数加持到一个人身上的话,所谓帝王生活就根本没有了意义,因为在人间的最顶级已经达到。
那么这么多的福德如果生效,它是什么效果呢?答案是觉悟和超脱。我不知道天人需要多少福德,但肯定不会用那么多,所以答案只有一个。(本作者的眼镜闪烁过一道金光。)这么多福德加持到一个人身上,这个人会走上学佛之路,发菩提心,跟着佛陀的脚部,走向更高等的世界。
其实对于一个生长在科学社会的青年,对于佛最好的解释,莫过于高维度生命了,成佛之路就是生命向更高维度的进化,因为如今的科技已经证明,人的意识中的“我”这个概念不过是个假象。
事实上,当我开始思考这些的时候,我就已经抄偏了,因为我的念头已经跑偏了,虽然每一个字都没有抄错。于是我又把念头找回,安放在经书上,继续抄。
我所抄的经书名为《僧伽吒经》,是一种消业的经书,因为经书上说,所有抄经的人如果梦见三种梦:水梦,火梦和蛇梦。那就代表有业障在梦中代受了。我现在正在抄写第二本,还没有梦见那种梦,也许是业障太深,需要多抄几本吧。
了解佛教的人都知道,梁武帝造塔而无功德那个典故,意思是为了求功德而去做有功德的事情,是行不通的,这就让我很纠结,因为我抄经的初衷,就是让自己的人生变得顺利,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如果能成就,那就更是奢望了。
后来我问了才知道,这个可以用因果论来解答,我抄经是因,要想获得我想要的果,还需要一个缘来助力。这个缘是什么呢?一个是发菩提心,另一个是按佛所说行事,第三个是功德回向法界。梁武帝没有发菩提心,也没有真正按佛所说行事,他把佛当成了一个提款机,我给你存塔,你给我提功德,结果只能是呵呵了。
这是我问天祥菩提精舍的发菩提心文:发愿:
让我们一起发心发愿: 为了将一切如母的众生安放在佛的果位,令他们获得究竟的快乐与解脱,故而我等共同发心听闻《僧伽吒经》,为了一切如母的众生皆能摆脱贫困、穷苦、疾病、能丰衣足食,精进修行,生生世世值遇善知识,不离三宝,永离八难,往生极乐,故而我等共同发心听闻僧伽吒经,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如何发心,我亦如何发心。
按佛说所行事,是在你发菩提心之后,按照上师或者经典所说,把佛法运用在生活中。而回向则是把所得功德不贪著,回向给法界众生。
这是人生的另一种活法,也许有苦难,也许难以在这一世成就,但是它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