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读书是给老师和父母读的,不管你们有没有,反正小时候的我,就是那样想的,然后就在那样的年纪里,朱自清的《背影》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是需要像往常一样,划生词,然后背课文,听老师分析不懂得句子以及一些我自己从来分析不出来的写作特点。但是对于那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全然不觉。
直到最近偶尔有一天,在看朗读者那档节目的时候,看到一个参赛选手在读那篇文章,然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父亲形象就跃然闪现在脑海里,于是又找出那篇文章,认认真真的读了几遍,尤其是看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几句的时候,头脑中一下子就会浮现出那个场面,虽然这个父亲形象的表述和我的父亲形象相差甚远,但是也足以掀起我的好多关于自己父亲的回忆。
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也许听到这句话,你们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吧。不过确实是这样的,他只是万千农民中普普通通的一个,有着人们对于所有农民所定性的一切特征。但是那只是别人眼中的农民形象,在我的眼中,他不是一个农民,或者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独一无二到不可替代。
其实现在对于父亲的记忆大多是离别的场面,要么是父亲送我,要么是我送父亲,总之留给对方的都是背影吧,离开家的背影,进高考考场的背影等等,背影的记忆无比的清晰,也许这也是我看完朱自清的背影之后热泪盈眶的原因之一吧。
家里四个孩子,最小的是弟弟,在你们看来应该是一个很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家庭结构吧,当然,当初的我,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是大姐,平日里需要承担的就要比弟弟妹妹们多一点,加上弟弟妹妹们都太小,所以父母的关怀也相对较少一点。所以我总是觉得父母不爱她,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孩子,所以小时候的我,并不是很懂事,所以和父母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和谐。我是一个看起来很乖的孩子,因为我从来都不会跟父亲发生正面冲突,但是我却总是以各种各样过分的做法让父亲伤心。小时候,小学离家特别远,我中午不会回家,都会带馍馍去学校。家里以前条件不是很好,许多人都吃的是白面馍馍,但是我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和我差不多条件的小伙伴吃的是黑面馍馍,然后就被小朋友们嘲笑。当时就是特别不懂事吧,第二天去学校的时候死活不要带馍馍了,但是最后还是带上了,不知道是因为虚荣还是怨父亲,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就把从家里带的馍馍放在了路边, 转头却看到父亲在后面跟着,然后就一溜烟儿的跑了,怀着忐忑的心情上完了一天的课。晚上或许是怕挨打,不敢回家,一个人躲在外面院子里的草堆里,后来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隐隐约约听到了好多人喊我,后来邻居在草堆里发现了我。被带回了家,一夜无事,但是从那儿以后,她带去学校的馍馍都变成了白面的。其实这样的事情或者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也不是每一件事都能这样用文字写出来的。
这只是一次例外吧,其实很多时候挨打还是比较多的,我在前面跑,父亲在后面拿在鞋子追,这是常有的事,你们或许会不理解父亲的这种表达爱的方式,你们也可能会用什么法律呀规则呀什么的分析父亲对于我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是以前的我,可能特别需要一个那样去分析 父亲的人,但是现在我不会这样想了,并且永远不会。其实有一天,当 走出那个小山村,知道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以这么大的时候,也许对父亲的心情有所了解吧,生活在一个连能不能吃饭都要看天气的地方,也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的父母就这样过了半辈子,所以他们肯定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一辈子扎根在黄土堆里,一下子就可以看到自己老去的模样。
在她生活的那个地方,对于女孩子的教育和男孩子相差不大,但是对于女孩子的重视程度远不及男孩子。但是她还是很顺利的来到了大学,和别人一样读书,生活,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记得曾经跟父亲说,等自己以后找到工作了我来供弟弟妹妹读书吧,但是父母只是说,我把自己过好她们就会很开心。后来也曾跟他们谈及男孩女孩的这个问题,他们说:他们自己养的孩子自己知道,没有一个坏孩子,相对而言,她们更加担心的是 我们三姐妹,毕竟女孩子以后可能要跟别人生活的,做不好自己会受委屈,而男孩子再差也不过如此。所以对女儿要求可能比儿子高一点。以前总觉得他们对自己要求那么苛刻是因为重男轻女,但是当父母真的 这样说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们到底是图的什么?
我知道那种不被理解的感觉,就像我一直认为的那样,所有的人都可以不信任我,不理解我,但是唯独父母不可以,因为是他们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他们应该对自己的孩子理解,信任,这是我对父母最低的要求。虽然从来没有更父母说过,但是父母一直确实是这样做的。换位思考一下,所有的人都可以不理解他们,但是唯独他们的孩子不可以,因为那是他们的孩子,是他们这个世界上最亲最近的人。但是很遗憾,很多时候我并没有做到我对于自己为人子女的要求,希望在幡然醒悟的那一刻开始,这一切还不算晚。
和我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我每隔一天就会给家里打一次电话,其实打电话也没有什么事,无非是报个平安,无非是无尽的叮嘱,每次都是那样,但打得人愿意接人的开心。其实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主动而充满热情的人,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甚至不愿意去依赖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父母,可是,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突然对这份感情是如此的依赖,并且察觉之后还没有任何危机感。总之,说句真话,到今天,我特别感谢父母小时候对我的那种教育方式。我一直在想,父亲任凭我自我生长,今天的我,也许和许多同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一样,带着自己的孩子,羡慕着别人的人生。
其实这篇文章,我写了好几天吧,也改了好多次,每一次都是热血沸腾的。因为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想了好多自己小时候的事,我的童年可以来说相对比较轻松一点吧,但是在当时的自己看来并不是十分幸福吧,因为可能每天都要担心会不会犯错呀,会不会惹爸爸妈妈生气呀什么的,但是现在觉得我很幸运,毕竟千金难买少年穷嘛,也许在好多方面我和别人的差距很大,我的视野也相对较窄一定,但我终于还是可以和他们站在一起了,我很庆幸,真的很庆幸。在以后,我特别希望自己可以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尽量去摆脱那种束缚,做一个让父母省心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