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跟儿子说好,周日上午一起去做义工,之后他回家写作业,我去听课。可是早上喊他,老不起来。到8点40多,我们总算出门了。因为离得近,我们到社区服务中心时,还只看到陈叔一个人。
在楼下等了会,我们上楼去了。大概9点半,课程开始了。
周日中午回到家时,他正在玩游戏。我提醒他煮饭,他没吱声。我换了衣服,准备洗菜时,又提醒他一次。他有点不耐烦了。
我就做自己该做的事去了,没再去提醒他。想着既然他不煮饭,那就光吃菜好了。
上午晓丹老师说,学习和践行这么多年来,她就学会了两个词-觉察和修正。这会,我觉察到了自己喜欢反复提醒儿子。可是即便我提醒,他也不动啊。那就尊重他吧,他不做,我们就一起承担不做的后果吧-今天不吃饭,光吃菜好了。
等我开始炒菜,儿子过来了,静静地站在门边不动。我看到他了,就叫了他一声。他马上进来厨房,拿起锅,开始装米,之后洗米,还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洗呢?“
我答“不知道啊。不过洗的话,是不是把上面的灰洗掉了啊?”
午餐准备就绪,我在餐厅喊了儿子两声,没有听到他的回应。我就自己开吃了。可吃了一小会,我还是去找他了,推开他的门,说“吃饭了。”
而他不耐烦地说“又不是没长耳朵!”
我只好悻悻地走了,继续吃我的午餐。马上他过来了,自己乘了饭,夹了点田螺吃。
”怎么一点味道都没有啊?“
“没味道吗?我放了很多盐的。要不要我再放点盐?“
“不用。”他回答到,不过他有点生气了,“我昨天解冻的海鲜呢?又给我放到冰箱干嘛?”
我只回答“最上面的门。”
很快,他把海鲜拿过来了,自己把盖子打开了,可是他尝了一点就不吃了,说“以后再也不在网上买了。”
我问他”你以后住校了,食堂没有合你口味的菜,你怎么办呢?“
他答“那就不吃啊。“
我又问“那你一直不吃,你还能活着吗?”
不知怎么,泪水顺着脸颊哗哗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拿纸巾把眼泪擦了。
我说“妈妈是你的话,自己喜欢吃的菜,没有做成自己期待的味道,也会不耐烦,会生气。妈妈看你这样,妈妈心情也不好。妈妈祝福你,以后每顿都能享受自己喜欢的美食,都有你的御用厨师给你做美食。”
想到晓丹老师讲的案例,当她女儿对她发脾气时,她也发飙了。她经过反思,知道了是因为小时候,爸爸训斥她时,她很弱小,无力反抗;而现在女儿那么弱小,也敢挑战她。
我的情况跟晓丹老师是类似的,小时候我也被爸爸、妈妈骂过,即便不是我的错,我也只能默默忍受。而现在,儿子还未成年,就敢那么对我。在我看来,他是我儿子,他就应该尊重我,而不是那么目无尊长。
而我的伤心,是因为我的看法,因为我对他有期待。如果我能不在意他对我的看法,我能放下对他的期待,我就不会这么伤心了。
昨天约了两个朋友来家里聊天,一个姐姐先到了,我们就先聊起来了。姐姐说,她离婚后,都是她的父母跟她一起住,她一直忙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偶尔请假在家,才知道,上了小学4年级的女儿,衣服竟然还是外婆穿的。
前几年姐姐的父母回老家去了,她自己带女儿。以前女儿都是跟外婆一起睡的。这会,女儿就要跟她一起睡了。经过很久的练习,女儿今年才学会自己独自一个人睡觉。
弟弟脾气火爆,弟媳脾气火爆,妈妈也脾气火爆。所以,他们三带出来的孩子-我的侄子,脾气也很火爆。现在侄子长大了,上初一了,妈妈有时说点什么,侄子不爱听,就会发火。
妈妈不是省油的灯,马上也发火,有时会动手打侄子。侄子就只能哭了,当然他还是会顶嘴,争取为自己讨回一点公道。而妈妈则会抱怨侄子就是不听话。
晓丹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折断了他的翅膀,还怪他不会飞翔。
我们都是怎么折断孩子的翅膀的呢?怎么把他培养成现在的样子的呢?这是需要所有家长和祖辈去觉察,去修正的。
我是日记达人,终身学习者,家庭教育积极践行者。截至昨天,我已坚持写亲子践行日记1261天。本文亲子沟通部分摘自我9月13日的亲子践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