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系上围裙,替代佟秀敏进厨房的崔建国从厨房里探出头来:“小夏,收拾桌子了哈。”
这是佟家的家风,居家宴请,全是崔建国下厨,拿出几道“崔氏私房招版菜”——比如,佟氏红烧肉。
佟秀敏?看心情!如果心情好,会下厨来几道莺红碧绿——其实,翻来覆去,就是那几道菜,清炒豆芽,西红柿炒鸡蛋,呃,还有一道醋溜白菜。有时期,盐、糖和醋,放得还不知轻重。咸的,咸得要命;甜的,甜得腻人;酸的,像是倒了一堆醋坛子。
佟凝禀承家风,也就会这几道菜。在他们隐婚那几年,惟一常炒的荤菜,就是腊肠炒圆白菜。
夏商周冲佟凝招招手,佟凝过来替换他陪夏格格玩,而夏商周就去腾桌子。自从从三居换成两居,租住这边后,夏商周没有书房,就只有把餐桌当书桌,电脑啊、文件啊,经常就堆在桌角。吃饭时,往旁边一推出,挪出地方来就行。
佟秀敏非常看不习惯,却也无可奈何,没有空间啊。再说,你总不能让他顿顿饭,都把那些东西搬来搬去的吧?夏商周不烦,她看着还烦呢。好在平时吃饭的人不多,加上格格,也就五个人——佟凝还经常加班。凑和着吃就行了。
但是,人多就不行。得把桌子挪出来啊,还得添凳子啊。不把那些书啊、笔记本啊、文件挪起,怎么行呢?这不挪不知道,一挪,东西还真不少。一袋子一袋子的文件拎进去,一撂又一撂的书抱进去,笔记本、IPAD、KINDLE、手机……还有杂七杂八零碎的东西。
夏商周一收拾起来,还真费时费力。有此小零碎,还得辨认一下,不敢就此一扔。万一是什么要紧的东西呢——就像佟凝怀孕时,那张妇产医院特需门诊定期孕期检的预约条,就这么随手一搁,不知放在哪儿了。夏商周找了整整半夜,把楼道里的垃圾桶,倒腾了五六遍。不找不行啊。那是预产期前两三周,最关键时刻。夏商周还半夜两点去排队排上了,丢了是不补的。
这一来,速度就奇慢。半天都没有收拾好。崔建国探出脑袋看了几遍,佟秀敏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佟凝于是赶紧催了一句:“你能不能快点啊!”
夏商周心中正恼火,脱口说出的话就硬梆梆的:“没看见我正在收拾吗?”一看见桌上那一堆东西,就倍感心烦,干脆袋口一张,胳膊横扫,把那些小零碎全扫进去。不管了,回头再拾掇。
这声音有些刺耳。佟秀敏脸就沉下来了。这做给谁看呢?不就是收拾东西,挪进去,吃完饭再挪出来吗?至于每次都这样要鼻子不是鼻子要脸不是脸吗?要不是你决定买学区房,我们至于都蜗在这屁大点的地方吗?
不过,当着眉眼都不对的蒋红旗,佟秀敏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发飙。其实,夏商周的确很恼火每次都要挪来挪去,但也没有人情世故不通、不识好歹地给人脸色看的地步——他只是恼火自己这些工作上杂七杂八的东西,这么一弄就更乱了。重新挪出来后,非要二三十分钟,重新归类不过。
夏商周是一个在工作极度“混乱”中又非常讲“秩序”的人——这句话听起来自相矛盾其实是相辅助相承:任何人进入他的“办公场所”,第一个震惊的感觉、而且只有一个震惊的感觉,就是它是如此的“混乱”——简直插不了手,立不了足——这也是极度讲究归类整理、干净整洁的佟秀敏、崔建国甚至于是佟凝都看得忍无可忍却不得不忍的事情;因为,在这种极度混乱中,夏商周自有自己的安排和韵律;他能在这种杂乱无章中迅速找到自己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脉络,从而不到三秒钟就能进入角色——但是,若是哪一个人动了他的一角,哪怕只是一份文件挪了稍许的位置,他也会因为震动,而一下子乱了分寸,许久都进入不了状态。所以,他绝不能容忍任何人动他的东西——一动,就会像点燃火药桶一样。
哪他不会自己每天花个三十分钟整理一下啊?在一个干净整洁、归类齐整的环境里办公,不是更有效率,心情更愉悦吗?你觉得,这对一个三秒钟就想进入状态的男人适用吗?
夏商周宁可365天如一日活在这种混乱的环境里,也不愿意花上三36分钟来归类整理这些乱七八遭的东西……在惜时如金的夏商周看来,这简单是浪费时间,扼杀生命。虽然,悖论在于,他经常由于“逃避”,而把大把大把地时间和生命扼杀在那些无意义的影视剧上。
好不容易,桌子终于收拾齐整了。邹晓琳、佟鑫都帮着端菜去了。邹晓琳嘴甜,一边端一边一惊一乍地叫:“哎呀,这个豆豉麻辣鱼闻起来太香了。馋得我口水都快滴下来了。”
“哎呀,这个油煎果子,我可爱吃了!”
“哎呀,这个崔氏红烧肉……是叔的拿手绝活。我都好久没吃着了,想死它了。”
“哎呀,这道红闷大虾是叔新创的绝活吧?这都是第几绝的,第八绝,还是第九绝……叔,你都可以开一个崔氏私房菜了。就凭这几道崔氏招牌菜,绝对打遍天下无敌手!”
整得崔建国眉开眼笑,拿着锅铲就在厨房里手舞足蹈:“闺女,喜欢你就多吃点。下次你来,叔再给你做两道新菜!”
佟凝冲着夏商周撇了撇嘴——看吧,红烧肉不是为你做的了。
夏商周心想:“这关我什么事?”有邹晓琳这样能活跃气氛的小蜜蜂在场,不是挺好的吗?!
(说明:《宝贝政治》系风清扬谈卧槽V实施的一个创意写作试验作品。这是“用故事讲政治的小说”系列。当下围绕“孩子”(宝贝)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我们几乎时时、事事、处处都处于力量(POWER)博弈的政治之中,夫妻之间,谁的观念占上风,主导孩子的成长?是爸爸的快乐成长,还是妈妈的买学区房(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争夺优势资源)?这是一种“话语权”的争夺。“外婆大大咧咧什么都应了孩子,奶奶强调管教事事要做规矩”,孩子就亲近外婆说外婆好但是会不听外婆的话反而听奶奶的话,这就是“家庭的政治博弈”。当婆婆遇上妈,当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备战常青藤……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在宝贝身上,博弈接踵而来。一个接一个的博弈,都是激烈的政治斗争。无声无息地,在庙堂之下,在学龄之前,已经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