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电影,我一直有个疑问:
李白名声大噪之后,邀请“高适”前往长安,但是却忘记了邀请过对方,以及要举荐对方的承诺,只顾着众人追捧和纸醉金迷的生活。
以至于高适失望离开,发出:“李白说我是他最好的朋友,我是吗?”的感慨。
李白忘记邀约,是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
身为商人之子,刚入长安的李白,同样面临举荐无人,报国无门的处境。他不会不明白,举荐对好友的重要性。
包括他自己的求官过程,也是经历了诸多坎坷。
30岁,想与裴长史交好,被拒。
之后拜谒宰相张说,与身为宰相儿子、唐玄宗的女婿的张垍交好,但依旧没有被举荐。
但是张垍把李白引荐给玉真公主,或许因为李白的身份,仍然没有得到举荐。
李白在外又游历10年。等真正42岁的时候,才通过《玉真仙人词》《蜀道难》得到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共同推荐,被唐玄宗所赏识。
《蜀道难》我们都不陌生,而《玉真仙人词》纯粹是在,拍玉真公主的马屁。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入朝后的李白,成为了御用诗人。但如后世所说,他济世安民的理想并没有实现,只被当作朝中“宠物”,呼之则来,挥之则去,没有一点尊严。
以至于他日日买醉,内心痛苦万分。就连唐玄宗召见他,竟也醉醺醺的不应召。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曾写道: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高适来找他的时候,正是这个时期。
李白给高适留信说:”在长安结识了很多朋友,朝内朝外,人人都喜欢他。要给高适谋功名,成功业。速来长安,速速速!“
可见当时,李白的心情是欢欣与迫切的。
或许李白给高适留信时,是对前途充满希望的。但与现如今,痛苦抑郁不得志对比,心境大不相同了吧。
当高适失望,想要离去,杜甫对他说:
”高兄刚到长安,就这么匆忙离去,何不多留几日,李白兄酒醒,定然要赶来挽留高兄的。“
高适说:”他这一醉,几时能醒啊。“
李白或许,没有忘记对朋友的承诺,只不过有心无力,只能逃避而已。不然,他不会在高适提醒之后,逃跑——找个借口,转移注意力,去和别人搭话。
李白:”高三十五,快告诉我,你怎么就突然来了长安了。你怎么不事先知会一声。“
高适:”我收到李兄的一封急信。“
李白:”我的急信?“
毕竟,他只有虚职,官位形同摆设。
有人说,李白好友众多,可能他写了很多封信,再加上他本人不羁放达,所以不是很在意。
我认同,李白朋友很多。但是高适和杜甫,在他心里是不一样的存在。包括他入道时,还专门去找高适,想要对方陪自己,不然坚持不下去。
再加上,他自己求官20年,不会不理解,高适最需要的是什么。
可叹的是,唐玄宗虽欣赏李白的才华,但因其恃才傲物,藐视权贵,不适合在朝堂生存,给了他点钱,让李白回家了。
这也让李白“奋其智能,愿为辅佐君王,使天下大定,四海归一”的梦想,彻底破碎了。求官20年,终究是梦一场。
离开长安,李白写下《行路难》: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知,他从来没放弃报国理想。也因怀才不遇,所以更感于永王的真诚,引其为自己的知己,才得以被永王利用。
他说:”我与夫人隐居庐山,永王派人几顾茅庐,诚邀我下山相助,我一生只求一个机会,一展身手,虽然壮士暮年,怎能推脱?“
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但不是一个纵横谋划的政治家。不论他有没有治世的才能,身为商人的儿子,仕途之路,一开始就没有给他留位置。
可悲的是,他一生的志向无法施展;
可敬的是,他苦读诗书,从未放弃求官之路;
可叹的是,无论行路多么艰难,他都不曾放弃,”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