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看到的错误,真的就是错误吗
孩子在学校打架了,当我们被请到班主任办公室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为孩子辩解。
我们理所当然的与班主任一样,认为孩子犯了暴力的错,而在班主任批评之后,轻则批评一通、重则拳脚相加一场;
我们都忘了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或许,他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或许,他是为了保护同学;当然也可能,他是想欺负同学。
如果是前者,他的正义感是我们需要保护的,我们该做的不是批评,而是教会他除暴力外,正确的解决办法;
如果是后者,我们则需要了解他欺负人的动机是什么,我们需要做的是化解他的暴戾之气,而不是以强压弱、以暴制暴的对待他,那可能在他强大之后,对你施暴。
孩子晚归了,我们可能会不问青红皂白的批评吼骂,怀疑他又去打游戏或与同学斯混浪费时间去了。
如果我们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 你可能会发现:他是去帮老师清理教室了;也可能是护送胆小的同学回家了。
当然也可能真的是去打游戏、或与同学玩耍了。
如果是前者,我们真该为他骄傲不是吗,而我们的行为,却顺利的扼杀了孩子正直热情的本性。
如果是后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是不是也有瞒着父母出去游戏玩耍的时候呢?我们就成坏小子、沉迷游戏了吗?
或许我们更应该去了解他玩的游戏是什么,为什么会吸引他,找到更好的办法重新吸引他的目光,而不是用这种粗暴的方式,把他逼进游戏里。
寄宿的孩子撒谎了,和妈妈说:老师不喜欢我、孤立我,我不要住校,我要回家。
妈妈第一反应是你又撒谎了,所以一定会要严肃的谈话、加上严厉的批评吧,撒谎对我们做家长的来说,可是多严重的错误啊。
而实际上,孩子只是用她能想到的办法,来达到想回家、不寄宿的目的。
所以批评有用吗?答案当然是没有。
结果可能会是这样:这个谎言不管用,就想更多更好的谎言以促成自己目的的达成。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并告诉他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什么不喜欢寄宿?不喜欢的原因哪些是我们可以解决的?是否解决了就愿意寄宿了?如果不是,那给孩子转学吧。
错误的处理办法,造就一个谎言高手,显然不是我们所乐见的。
错误的惩罚,让她从此害怕冲突
闺蜜丁丁是个特别温文尔雅的女生。
但她自己不这么认为。她说她不是温和,只是害怕冲突,甚至和先生吵架,只要先生的声音一大,她就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纠其原因,是因为在小学的时候,因为被同学欺负而骂人,然后被老爸重重的打了一耳光。
自那以后,她确实再也不骂人了,却也从此害怕与人起冲突。
后来他父亲曾得意的说:你现在这么好修养,就是我那一把掌打出来的。
而真的实情况是:那一巴掌何止打掉了丁丁骂人的毛病,更打掉了丁丁在遇到不公正待遇时的反抗能力。
实际上,丁丁的父亲教训的是她’骂人’这个错误的行为,而在童年时期的丁丁来说,她收的信息是:父亲教训的是她反抗同学欺压这件事。
所以再遇到同类的事情,她潜意识里会想起父亲的那一耳光,所以会尽量压抑自己的个性,而学着去迎合别人、委屈求全,以减少与人的冲突。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我们习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孩子的行为,直观的发现他们的错误,并用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去制止。
当孩子改变后,我们甚至沾沾自喜,认为此方法有效,却不知道已经在孩子的心里埋下阴影,而这阴影将会影响她们未来一生的人际交往。
实际上,孩子想做的事或许并没有错,错的只是她的表达方式。
比如说丁丁,她用反抗的方式保护自己不受同学欺负,这个行为本身是对的;她反抗的形式是骂人,这个形式是错的。
所以我们批评和教训她的,应该是骂人这个形式,而不是保护自己这个行为反应。
要做到分清孩子是行为错误、还是方式错误,这原本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对孩子多一些理解与耐心,在看到他们犯错时,请给他们一个表达的机会,然后再有区别的批评与教训。
即便你忍不住当场教训了,也请在事后听听孩子怎么说。
对孩子错误的行为,我们有管教的责任,但请不要因为我们的粗暴和不加分辩,而在孩子的心里种下畏惧强权的阴影。
如何看待孩子的错误
借用《从故事里学儿童技能教养法》的作者,本·富尔曼的一句话:
把孩子的问题看成是缺乏技巧,把家长当成是愿意并有能力帮助孩子学习技能的支持者。
也就是说,孩子没有错,他只是缺乏正确的经验与榜样而已,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找到他们缺失的能力,并帮助他们获得这种能力。
就象上例中所讲的丁丁:她童年时候只是缺乏反抗暴力、保护自己的技能,如果他的父亲愿意听听她骂人的初衷,教会他正确的对抗暴力的方法,她现在也不会在遇到冲突时,处处被动、处处被压制、处处委屈求全。
当孩子学习一个新知识的时候,你一定不会期望他考100分,因为知识总是在学习、记忆、遗忘、练习、再记忆这样的过程中牢固起来的。
行为训练也是一样啊。
我们在工作中,上司还有允错率给我们呢,更何况是所有事情都从头学起的孩子呢!
所以,当你看到孩子犯错时,请想想自己的童年与少年,你认为的错误,或许只是这个年龄孩子的发育特点,接纳引导即可,并不需要你如秋风扫落叶般的对待;
当你看到孩子犯错时,请多给孩子十分钟时间,听听他真实的想法,与他一起寻找缺失的技能,一起发现更好的办法去帮他解决一个难题;
当你看到孩子犯错时,再问一次自己:孩子真的错了吗?或许他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正确处理的方法。
ps1:说实话,有些错,只是我们以大人的标准去判断的,实际上于孩子来说,根本就不是错。
ps2:我看到一个妈妈教育说脏话的孩子,是这样说的:‘你给老子又说脏话,下次再说,老子打死你。’这样的妈妈,你认为说脏话是孩子的错吗?
ps3: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没有在孩子的规则关建期,为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会与行为规则,而过了这个关键期后,熊孩子的熊行为就出来了,显然要责怪的应该是我们,哪儿有天生的熊孩子呢。
ps4: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犯错是为了引起成人的关注,所以同正文所说:给孩子多十分钟的时间,去了解他真实的想法,有时候他错误的初衷,会让人感动得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