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知乎,搜索“自律”的相关内容,你会看到类似这样的问题:“如何逼自己做到真正的自律”“一个人该如何强迫自己做到自律”“为什么想要自律这么难”。逼、强迫、难……这些字眼,似乎意味着自律这件事在大众眼中,是一个对抗性的行为。好像想要自律,就意味着要过上苦行僧一样的生活。那么,事实真的有这么残酷吗?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2:自律的力量》(以下简称《自律的力量》)这本书,恰恰是给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对抗性的自律场景,通过大量案例,给出了很多顺应而非对抗人性的有效方法,用流畅轻松的语言,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技巧来获得自律,并过上自由的生活。
之所以说这本书的方法有效,也是因为本书的作者纪元老师。他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是国内自律养成领域第一人。他成立的“自律帮”,通过为每个人量身定制自律计划,帮助数千人放下焦虑、提升信心,重新走上成长之路。
正如他在书中所说:“我是个教育者,一门心思就是使人变好,我相信人们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将不会再把自律视作一种苦哈哈的自我约束,而是一种带给自己良好感觉的生活方式。
一、自律只有一套衡量标准吗?
一想到自律,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密密麻麻填满内容的计划表,是刮风下雨都雷打不动的严苛纪律。
自律的力量》这本书里也提到:“自律者还经常被描绘成一群像机器一样的生物,很多人想象自律者的生活会是每天执行着严格的时间表。自律者也经常被认为不会享受生活,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克制自己。一些标签会被贴到自律者身上,如:固执、严苛、吹毛求疵、吝啬、不知变通、不讲人情……”
我大学时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她每天早上定点起床,然后洗漱、准备书本、开抽屉、拿钥匙、关抽屉,这一系列流程都是固定的。下午下课又一直在图书馆待到十点,再去跑步,跑完步回宿舍洗漱完就刚好睡觉了,连周末都是如此。后来,她不出所料地考上了研究生,实现了自己一直想要实现的目标。
这样的自律者当然是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自律者都要做到早睡早起、努力学习,才称得上是自律。
我们换个角度来想一下:每天花7个小时刷朋友圈,转发、点赞、投票,这算是自律吗?如果是一名微商呢?每天凌晨五点才睡,下午三四点钟才起床,每天通宵到半夜,这算是自律吗?如果是一个烧烤店老板呢?每天都要坚持吃高热量的食物,每周上秤必须要涨3公斤,20天内必须增肥10公斤,这算是自律吗?如果是一个演员呢?
这样看来,其实自律对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他人看来好像是反人性的东西,换到自律者本人身上,其实是他已经形成的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个人为了目标而自我实现的过程。
只要对于自我有清晰的认知,并且能够通过自我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自律。
二、自律者的生活,一定很无趣吧?
随机问了问身边几个朋友对自律的看法,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
“我总是觉得自律等于无聊,等于机械,非常不喜欢……”
“我身边有非常自律的人,可惜我不是,没法逼自己,我还是想过活在当下、比较快乐的生活。”
“自律就是天性,后期勉强的很容易被打回原形,何必和自己过不去呢?”
传统观念认为,自律就是你要逼着自己做那些不喜欢、不愿意、不爽的事情,甚至认为自律者肯定要过着无趣、严格、压抑的生活。
但事实上,你身边就有很多过得非常精彩的自律者。 比如一位能够高效处理任务的同事,他对时间的管理分配特别合理,能把每件事情做得井井有条,把工作交给他,就是一件特别靠谱的事情,他自己也因为高效率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个人时间。 他的生活会是苦哈哈的吗?我想你肯定是知道答案的,这样的生活让他们处理起各种事情都游刃有余,还有很多时间去做新的事情,肯定会让人有更高的自由感。
再比如,一个常年坚持跑步的人,运动对他来说是痛苦的吗?我想,运动这件事情肯定已经像吃饭睡觉一样,植入到了他的骨子里。好的身体素质,又给了他更多的保障去处理其他的事情,这样能够被自己掌控的生活,肯定是非常惬意的。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过,“我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写作到6点半,坚持了30多年,天天如此。别人问,你是怎么坚持过来的,你是人吗?而我说,其实我特别享受写作,我坐在那,想让谁活谁就活,让谁死谁就死,让谁离婚就得离婚,让谁复合就得复合,多痛快啊。”
别人眼中反人性的自律,却是郑渊洁坚持多年的享受。可见,以兴趣和志向为驱动的自律,并不是一件苦差事,相反,它可能会成为开启自由生活的金钥匙。
正如李开复所说:“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加完美。”
三、自律无需自我对抗
说起来,自律其实是一种使用意志力的策略。意志力本身,就像手机的剩余电量一样,每天早晨你都是充满电的,随着你的不断使用,最后电量耗尽,需要及时充电才能使用。
“而自律不应该和意志力画等号,它更像一种聪明的行为方法,可以很好地预见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切实的计划应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多快好省地运用自己的心理能量。”
既然可以有策略的探讨,那么也就意味着,自律其实和开车、游泳、打羽毛球没有多大分别,它也是一种技能。“技能的掌握更不该是一种对抗式的行为,而更应该是有技巧的习得。”
用别人的标准和期待来要求自己,日复一日坚持下来的,不是自律,而是自我折磨。
就像《自律的力量》这本书中说的那样:“用不切实际的期待来要求自己,当行动无法满足期待、结果与目标不匹配时,反过来责怪自己,认为自己缺乏某项素质。频繁地自我折磨将产生极大的挫败感,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
《自律的力量》这本书,也在文中不断地提醒着读者这一点:“所有的自律者都在追求平衡自在的生活状态,这也是我希望提示你的,我们学习自律,无须与自己对抗,更不要牺牲自己本应珍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