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以来,我已经在家待了一个多月,其间,特别是2月份,如饥似渴地、几乎疯狂地读了书。当时的想法就一个,趁没有孩子,多读书。
今天数了一下,发现2月份读了32本电子书,听了33本《每天听一本书》,平均一天在读书、听书上花了7个小时,阅读量和阅读时长可见一斑!
通过书本知识,我知道了“连接”的重要性。诺基亚在手机领域衰败的原因之一是,他的“通吃”战略脱离了客户的真实需求。
可是,问题在于,我们很难了解到客户的真实需求,怎么办?乔布斯找到了几乎完美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苹果作为平台(连接器),连接软件开发商,即所谓的客户,研发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
我们可以在很多领域应用苹果的成功,比如银行可以变成开发银行,记者可以变成连接器,个人可以变成乐于助人的“善人”。
只有连接,只有合作才能共赢。生物的进化本身是靠优胜劣汰和共生机制完成的,人也好、组织也罢,都不例外。
第二个收获是上帝视角根本不存在。量子力学和哲学一再告诉我们这世界是不确定的,客观事实只是共识而已,与我们的认知水平无关,一个人根本无法认清事实。
不过,我们可以基于共识的事实,了解其背后的逻辑,制定对策方案,因此,没必要抱怨股市的非理性,只需试图理解真金白银流向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以后的去向。
真相、真理、认知是“闯”出来的,就像婴儿学步一样,无数次的失败,成就了一次的行走。慢慢人生之路也不例外,千万不能低估“试错”、“尝试”力量,最好趁年轻,多闯一闯。
我还知道的目的意识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抱怨、吵架、纠纷都源自无目的的沟通方式。女生往往更容易犯这个错误,所以需加以谨慎。
不过,细细想一下,我觉得所收获比付出少,而且不仅针对性不强,而且知识体系比较薄弱。
曾经,我以为,以现在的水平,我可以自学,可以迅速领悟一个道理,但是刘擎老师的《西方现代思想40讲》让我意识到了我的短板。我好像在哲学领域,理解力不够强,功底较浅,很多概念似懂非懂,举例时往往跑偏。
顾衡老师的《顾衡私家好书榜》也揭露了我的不足。作为文科生,我的社科知识储备量很低,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强,容易陷入轻信、盲从的恶性循环。
假如理科知识一遍遍刺激我,我还能坦然接受自身的不足,但是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文科知识却一次次刺痛我,使我坐立不安、诚惶诚恐。
我是很容易焦虑的人,也切身感受过焦虑带来的“红利”。在焦虑的驱使下,我奋笔疾书考上了985,也在工作中取得过一些成绩。
但是,由于焦虑,我太功利了,太急于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而不是静下心来思考。我读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以边听,边记笔记,仔细记读书笔记的方法提高了读书效率,也掌握了不少知识。
可是,这还不够,远远不够。现在的我有一些理论知识,但只有树叶,没有树根,零零散散,经不起风吹草动。
不幸中的万幸是,刘擎老师和顾衡老师一再提醒了我的不足。我终于意识到了经典的重要性,终于找到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方法。那就是,再怎么难,也要把经典度透,读懂伟人的思维、逻辑、表达方式。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虽然人性的变化很缓慢,但是科技、社会的进步正在一步步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进而撬动人性的变化。
在这个意义上,世界上没有标准答案,也就是说,为答案而读书的方法是错误的。读书的目的是了解答案背后的思路,思路背后的“宏观”,宏观背后的规律。
我需要多问“为什么”,多问“怎么办”,勤思考事物背后的逻辑和今后的对策,像狐狸一样,怀疑放置四海皆准的答案大真理、大观念,尊重实际、经验,用贝叶斯法及时调整策略。
作为媒体工作人员,我很幸运,可以接触形形色色的行业,可以有机会成为一个结构洞。但是,广泛涉猎的工作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一知半解是个常态。这要求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
我很想知道这世界的底层逻辑,也希望把我的理解、见解、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帮他们进一步了解真相。
我喜欢孜孜以求,探究到底的生活方式。我打算利用这种精神,专攻非虚构写作。
可以说,2月份是积攒期,3月份是苏醒期,而今天是立下决心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