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茶叶知识的朋友都知道,我国的茶区产地根据地理位置分为四大茶区
其中江北茶区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江北茶区具有特殊的气候环境,因为天气寒冷,气候变化明显,对于茶叶的种植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但是江北茶区产出的茶叶品种却又着独特的特质。
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 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
江北茶区是我国最北的茶区,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主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 15℃~ 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
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陕西
陕西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金州芽茶、梁州茶,宋代已有紫阳茶、西乡团茶、城固团茶等生产。至今全省传统名茶和新创名优茶已达20多种,主要是绿茶。
陕西年销量达15万吨左右,其中花茶约占50%。经营企业1000多家、茶馆百余家,茶叶批发市场3家,但市场分散、业户不多、规模不大,外来户占五分之四。
城内的茶叶专卖店、大商场中的茶叶专柜、茶馆、各地县的茶叶批发零售是当地经营者的优势。陕西苍山茶叶公司经营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如今,陕西茶叶市场上,到处都能看到浙江的“西湖龙井”、福建的“铁观音”、江苏的“碧螺春”、安徽的“黄山毛尖”、河南的“信阳毛尖”、云南的花茶等茶叶,
而陕茶却很少看到,就连西安一些餐饮店,大多推销的都是西湖龙井茶或福建铁观音。
甘肃
甘肃省是我国茶叶生产的最北端区域之一,主要产区分布在陇南市文、武、康三县,该区域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川、陕、甘三省交界处,海拔600~1200米的林缘地带。
在大西北,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由于独特的饮食习惯,人们更是每天离不开茶。
目前,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呈现出喝酒的人逐步减少而喝茶的人日渐增多的特点,追求时尚与健康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从兰州乃至西北的茶叶市场来看,人们主要以消费川、滇、黔的中低档茶叶为主,而对闽、桂、赣、皖、浙、湘等产茶区生产的高档茶叶的消费还明显不足,而且西北人对茶艺、茶文化的认识也远远不够。
有数据显示,仅在兰州地区平均每天茶叶销售量在1500公斤左右,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
这一巨大的茶叶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叶经销商,使这里日益成为西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之一。
但兰州市场的茶叶销售大多以零售为主,茶叶需求量大,但没有形成象样的有规模、上档次的专业茶叶批发市场,而且品种也比较单调。
山东
山东产茶历史虽不长,但清代也已有莱阳茶、云芝茶生产。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名优茶开发较快,至今全省名优茶已达10多种,主要是绿茶。
山东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9000多万人拥有巨大的购买力,年消费茶叶4万多吨,是全国茶叶主销区,更是名副其实的“喝茶大省” 。
本地名茶主要有日照市的雪青茶、浮来青茶,胶南市的海青锋茶、玉芽茶等。
在茶叶的产销中,品牌效益较为显著,如碧绿茶、浮来青茶、海青峰茶、玉芽茶等价高且供不应求,从而带动了名优茶生产的发展。
全省名优茶产量约占茶叶总产量的45%,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70%。名优茶已成为茶农增收的主要来源。
济南茶叶消费流行“绿改红”
像“金骏眉”、“银骏眉”等高档红茶,成为不少茶叶店的“金字招牌”。同时,红茶的品牌消费趋势也日渐凸显。
在如今市场上占多数的散装无品牌低价红茶已不能满足消费者对红茶的需求。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金骏眉”、“银骏眉”等高档红茶都比较受消费者的认可。
河南
河南省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光山茶、义阳茶,宋代已有信阳茶、浅山薄侧茶、东首茶生产。
著名的名优茶有: 信阳毛尖、太白银毫、仰天雪绿、金刚碧绿、香山翠峰、仙洞云雾、灵山剑峰、杏山竹叶青、震雷剑毫、龙眼玉叶、赛山毛峰、粉壁剑毫、赛山玉莲、雷沼喷云、白云毛峰等。
河南省茶园面积65万亩,茶叶总产量12500吨,茶叶总产值3.1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保持增长。其中名优茶总产量7500吨,占总产的60%,名优茶产值2.6亿元,占总产值84%。
河南虽然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但是人均消费水平较低,茶叶消费主要集中在郑州、开封等大城市,农村喝茶很少,人均消费只有50多克。
名茶信阳毛尖的影响力很大,但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基本局限在河南,在郑州茶叶批发市场,约有一半的门店都在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