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想找省城的人多得很呢……”
——恕我没忍住,把微信里这句话又听了一遍。上扬的尾音,浅显的内容,似乎都在说着我“不知好歹”。
几分钟后,刷开朋友圈,看到她这条文章分享《有没有教养只看这一点》:不懂得换位思想,不尊重人,简直没素质。
我到底做了什么啊我?!
(一)
相亲,大概只有25岁前才觉得不好意思。
今年我27岁,去年年初来到离省城很近的一个小城市,自认长相不错、性格温和、正规单位、无经济负担,可惜属异乡人,朋友圈几乎全为同事。
小半个月前,曾一饭之交的Q阿姨给我打电话:“大米,我给你介绍个男朋友,人在X企工作,非常优秀,就是家庭条件不好,父母都从农村出来,你看介不介意?”
我连忙表态:“Q阿姨,劳您烦心了!家庭条件不是最重要的,主要还是要看人合不合适。”说实话,我挺感动的,毕竟饭桌的事情能被人记挂住,是上了心。
“人很优秀,我一直觉得他是只潜力股,就是家庭条件不好。他在省城工作,你们先加个微信认识认识。”
“……他在省城啊?”我有点打突突,也算异地了。
“对啊。省城有啥嘛,我们单位找省城的多了去,你们先认识一下,就当多个朋友嘛。”
“呃,阿姨,那我们先聊来看性格合不合适。”我只打了个埋伏。
没多久,Q阿姨又来电:“你咋还没加他微信呢?他刚在开会还没来得及。现在这个年代,女孩子也可以主动点。”
(二)
微信加了。聊天很干瘪。
Q阿姨又来电话:“这两天你们在聊没?”
“在聊呢。”
“感觉怎么样?”
“只是微信简单聊了几句。”
“我说,这孩子是只潜力股,人很优秀,以后肯定有大发展。他唯一的缺点就是家庭条件不好,但现在打拼得不错,你俩的工资养一孩子没问题。”
三番两次提及“家庭不好”,我不由问,“Q阿姨,他家庭负担很重吗?”
“现在这个年代,哪家还能吃不起饭。就是他父母从农村出来的,现都在外打工。”
“Q阿姨,我一直觉得家庭条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人上进,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Q阿姨顿了顿,“那你给你父母说没有?你父母同不同意?”
我愣,同意啥?“我只是提了一下这件事儿。我们还没见过呢,不知道性格合不合。”
“放心,人你肯定看得上。不过,你先给你父母说清楚吧。我的意思就是,先说清楚他的条件,……以后你也不要觉得说条件不好什么。”
(三)
Q阿姨给我约了个时间和男生见面。
头一天,Q阿姨来电,“你和你父母说了没?你父母同意不?”
说啥啊,面都没见过的人,让我父母同意啥。
“那你早点和你父母说。”
……
男方,不予置评。
一面之缘后,各奔东西。微信聊了两天,我也考虑过要不要继续试试,但突然发现,聊天回复也变成了一种压力。
恰巧,Q阿姨又来电了,“你感觉怎么样?”
“人挺好的,不过我觉得我和他可能性格不大合适,没有太多共同语言。”
“光微信哪有什么可聊的,要多接触才有感觉。干脆这周末我陪你去省城,我们去他单位找他。”
“呃……阿姨,这两天我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自己接受不了异地恋,毕竟我也是一个人在外地打拼,我也想在这个城市有个家。”
“那你的意思是想找个本地的咯?”
“是的。”
“那你告诉他没?”
“还没呢。”
“嗤,想找省城的人多得很呢……”
说实话,当看到Q阿姨那条朋友圈时,我的心有一瞬酸涩和愤怒,很想问问,这么强的控制欲和单方面施压有意思吗?可我的教养让我不要对长辈不敬。
近来才感觉“异乡人”的不易,尤其是在关系圈层复杂的小城市。我独立,自立,待人友善,虽然简单直白,但勉强算有骨气。
感情是幸福、快乐的,不该屈于他人言论给自己强加枷锁。随缘随心,强求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