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从通讯方式来看,这个世界的节奏是越来越快了。
我不太清楚没有书信的时代。索性说一说没有文字的时代,那个时候的特点是世界很小,原始的或者相对不太原始的人们以氏族社会聚居,大家不会想到远方、也不会有相隔甚远的朋友。若非走失,自家部落的成员不会远足到失去联系。
后来,有了书信。书信主宰了通讯的世界,而且很长时间。驿站邮差、鸿雁传书,缓慢而充满期待,云中谁寄锦书来?猜度是个把月或者更长才能翻越千山万水得来的书信,当然不仅仅是情感方面的,还有战报和公文,是非常珍贵的。
近代,电报电话。电报费用昂贵,于是在当时的初中阶段有一道经典的语文缩写题,其主旨是如何用最少的字表达出电报要传递的意思,还不能有歧义,因为电报是按字数收钱的。但是直到九十年代,固定电话还不是十分普及,尤其是在欠发达的农村。于是书信依然是我高中时代和大学时代联络外界的主要途径,生活费也是一样,在大学里要到邮局去接收家里的汇款。
所以,大多数七零后都对书信有着浓厚的感情,很多人有集邮的雅好,随着书信时代的过去集邮的人肯定也是越来越少,大多数邮票成了观赏品和收藏品。信封的样子多种多样,有学校落款的、有彩色的,还有祝福性质的品种繁多的明信片、纪念封,信笺也是各种色彩和页眉标志,当时倒着贴邮票的寓意是“我爱你”,是情书的一种标配。
电话时代,IC卡一度成为收藏家的新宠,相对于之前的小卖部电话亭收费便捷和透明,如今不少景点(例如哈尔滨的太阳岛)依然有IC卡电话亭的存在,但是早已成了摆设。内线电话至今仍在沿用,是因为沟通的零成本。家用电话终究还是没有私密性,直到移动电话的出现。
大哥大在九零年代被视为身份的象征,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在那个时代成为了一个缩影:气派、豪气。几乎在同一时代,全国遍地出现了传呼台,传呼机分为数字型和汉字显示型,那个时候经常有人在电话亭大声喊叫:“给我多呼几遍!”然后静静的等待回话。我用过一款小巧的汉字显示BB机。进入2000年,终于出现了轻巧的手机,我的第一部手机是诺基亚的3310,购于2001年初春,当时非常兴奋,给以前的师长同学打了不少电话,但是还是要把握好时间,因为神州行的卡一分钟要六毛钱。
手机不断的变小、功能变多,直到屏幕最大化、硬按键消失,步入了智能化时代。智能化时代将原来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短信摒弃了,即时通信软件如微信等开始大行其道。互联网的带宽越来越宽,视频通话成为了现实。
时代在大踏步的前进,节奏越来越快。以前即使每个驿站都换乘快马的书信也要数日,如今打开视频软件,想说的几秒钟就可以解决。信息的传递如此迅捷,真正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