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作者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第一篇文章——《我能否相信自己》。在飞往韩国首尔的飞机上,跟陌生人闲聊之余,翻开这本书,这是二月份第四本书,虽然兴奋的旅程会掩盖看书的平静的心,但此刻的我如饥似渴的看着这第一篇的文字,同时也在书中看到了自己内心的语言,当时的那一刻,多么想为之前一些别人对我的误会平反一下,想让所有对我的行为评头论足的人都好好看看这篇文章,甚至想象了一些电影用刑的场景,逼着他们都背下来,让大家感受到对我的愧疚。呵呵,内心的想象可以这样天马行空,而这正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财富,谁都管不了谁的脑袋,光是想象着,已经让我能够释怀,毕竟别人的想法,无论自己用多少语言来解释都是无用的,没有感受到自己当下的经历和一点一滴的感受,说再多不理解的人依然不理解。
记得刚跟长辈说要再次去韩国的时候,听到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忠告,认为我的行为没有意义,认为我在挣扎着什么或者是掩盖着什么,常常对方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告诉我,你这样没有意义,而后加上一句话,我是不知道你这个年龄的人怎么想的,总之我是这样认为…这样的事不仅仅发生在长辈中,同龄的人虽然不会对我有过多的忠告,但是我有资格选择不听,而家庭中比我小的人物似乎也常会有不理解我行为的时候,在她痛快的对我说完各种的责备后,也许认为自己的看法就是正确的,认为我的行为就是不可取的,冷静过后,我的思考结果告诉我,生活中就是会有不少事,即便是家人也无法理解你,即便我并不需要理解,说出来的原因是需要对家人有一个交代,可我能判定自己的行为,我不需要这样的理解,人的看法都是从自己的意识出发的,你不知道我今日吃了什么便说我吃不好,我何苦为难自己去听这样的评论。
“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来自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这位很早就开始写作,后来又被人们完全遗忘的作家这样教导他的弟弟。也许有时候不一定真正理解这样的语言,只是觉得,我知道,我明白,而当真正感同身受的时候,就会知道,有很多事是不需要解释的,因为会询问的人或者误会你的人根本不想听你的解释,而不问的人也许更加理解你的行为,那么解释来说就是无用的,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的,当下在我面前说了一堆ta对我的看法的时候,也是此刻ta的看法,但也许没过多久我已然不是如此,或者我根本不是如此,那么解释也是很无力的。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当我的行为遭到别人的不理解,可有一天我却有了成果,美好的成功,谁还在乎你的过程和你当时的解释呢,人们只看到这下的你是成功的,也许还会认为是ta用力量推动了你,想想其实无论何事,过多的解释和寻求别人的理解,都是没有用的,只有真正努力的做好自己,得到一切也都是自己的,在乎别人的语言和文字只会占用内心的储存量。
人们总是喜欢不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几乎成了狂妄自大的根源,于是人们真以为一叶可以见秋了,而忘记了它其实只是一个形容词。看到这句话第一时间还是想到了我身边的人,而我同时也忘了自己也是这样一个人,当下这句话成为让自己好好做人的鞭策,同时也该学会无视别人对自己的评论,听取对自己有用的让自己成长即可,而能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评价的伯乐不外乎暂时是家人和一些朋友,也同时考验自己的判断能力,取长补短。对于别人的人生,或多或少的控制着发表看法,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法则,如今的我也认为没有时间去关心过多,渐渐减少的好奇心也希望是渐渐减少了我过多的虚荣心。
“按自己的能力来判断事物的正误是愚蠢的。”——蒙田,暗示我们“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虚荣和好奇在作怪,“好奇心引导我们到处管闲事,虚荣心则禁止我们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人们常常只会用自己有限的经历和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来判定别人的事物,每个人也都存在着目光短浅和主观意识强烈的时候,这样的内心,我只能管好自己,让自己多走走多看看,而别人的眼光和世界我管不到,自己开阔了,心自然也大了,还用在乎别人的看法吗。有些人急着对未来发表看法,而那也只是ta的看法而已。“有趣的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未来却牢牢地记住了他们,使他们在各种不同语言的报刊的夹缝里,以笑料的方式获得永生。”
“那些轻易发表看法的人,很可能经常将别人的知识误解成是自己的,将过去的知识误解成未来的。然后,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层出不穷的笑话。”
“所以对很多看法,我们都不能以斤斤计较的方式去对待。”近日对于一个好朋友找工作的行为,我认为我是在忍受了多年的看法后对她表达出我的观点,在我眼里,如今的她将自己关在一个牢笼里,不懂变通,看起来也像是害怕外面的世界,此刻我不认为这仅仅只是我的看法,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不仅在原地踏步反而更加害怕外面的世界,几年前孑然一身的她也选择用“走路”的方式上班,如今更是有孩子作为一个非常正当的理由来催眠自己,认为不能“走路”上班的地方就不适合她。当然她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了坚定的解释,只是我不仅仅是不认同,但也无法再继续诉说了,时间是个好东西,也许能证明此刻她是错的,但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我会很高兴,这表示她生活变得好了,这是我真心所希望。我无法准确的判定我是否用斤斤计较的眼光去看待如今的她,而在我希望她能够变好的时候,也许讲讲难听的话在所难免。因为“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而且“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这些年来,我始终信任这样的话,并且视自己为他们中的一员。我知道一个作家需要什么,就像但丁所说:“我喜欢怀疑不亚于肯定。”
博尔赫斯在小说里这样写道:“我一连好几天没有找到水,毒辣的太阳、干渴和对干渴的恐惧使日子长得难以忍受。”这个句子为什么令人赞叹,就是因为在“干渴”的后面,博尔赫斯告诉我们还有更可怕的“对干渴的恐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