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 》方渝媛
当十月蔓延全城的糖炒栗子香气,十一月手里捧着热乎乎的烧红薯,十二月串着竹棍的冰糖葫芦塞满嘴,这一年也差不多就要结束了。(好!)
大年三十一早我们就回到了老家,时隔一年我终于再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我们把车上的东西搬进屋里,打扫了一下房间,简单地吃过午饭,外婆和妈妈便在厨房忙碌着准备晚上隆重的年夜饭。
我闲来无事便到处走走,老家的老房子还在,不过已经显得很是老旧,那斑驳的墙上
还看得出我小时候画的图画,(真好,可以拍照留念)说是画,不过只是些乱涂鸦罢了
。我想起那时候爷爷奶奶很是纵容我在墙上画画,结果后来四五岁时搬进入城里的新房子,这个毛病却没变,依旧在雪白的墙上乱画,为此可挨了不少打。
老房子的院子一过再过了那座新修的桥,就是新房子了。我们家的新房子位于整个村落最中间的位置,可谓是地理位置极佳,新房子的对面便是一个湖。小时候,我总喜欢跟奶奶在这湖边洗衣服,那时候天很蓝,水很清,我的笑声也随风飘散。(好!)
在湖边转了一圈便继续向前走,不一会儿就看见那个大大的窑洞,这可是我最为宝贵的回忆,那时候爷爷还在这里上班,这窑洞是造砖的,记忆里迎面而来的是滚烫的浪,相邻们都在这里工作,奶奶总是牵着我的小手向前走,乡邻们边工作边打趣着又在带孙女啊,耳边尽是爽朗的笑。等到爷爷休息的时候,我们便上了窑洞的第二层,也是最顶层那是一个露天的大坝,有无数个碗大的洞,那洞里烧的火红,烧得周围的空气都是热浪,一波接一波,那红红的像是炭火,却又好像不是,记忆太过久远而模糊我或许也记不清了吧。但我知道那我们总会带着水壶来这儿烧水,那时候烧完了水,奶奶便带我下了窑洞,旁边有个卖烤红薯的,奶奶总是会毫无例外的买给我吃,那红薯的味道是那么甜,那么香。后来的后来我再也没吃过那种味道的烤红薯了。(我也是。)
我看着周围渺无人烟的场景,我忽然从梦里抽离,这是多么熟悉的地方,可惜一切都在悄无生息地发生变化,我低头细数原来奶奶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有时候生活真的是猝不及防的离别。蓦地想起在书上看过的一句话:生活的本质就是离别,我们灵魂的每一次涅槃都不是在倾诉中完成,而是在一场又一场的彼此沉默中和一次又一次的相互离别里完成的。
十年了,早已是物是人非......
我的心情有些沉重,漫无目的在路上走着。黄昏也渐渐的沉了下去,那黑压压的房子便是沉淀物。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村口,当我转过身却发现本是漆黑的房屋,却突然灯火通明。原本有些沉重的心情也放轻了起来。(果然灯火是暖的)
你看这真是一个令人眷恋的夜晚呢。万家灯火,偶尔屋内传来喁喁私语,谁家温顺的猫在晒月光,厨房飘出的香气悠悠荡荡飘得很远,想着这万家灯火中有一盏灯是为我亮起的,回家的步伐便不免加快了起来。
到了院子里最先听到的是鞭炮声混杂在厨房的炊烟里。我回忆着过去,外婆会做好吃的凉粉糕,奶奶会做喷香的烙饼,胃和心都被食物与爱填满。(真幸福)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完丰盛的年夜饭,便吃饱喝足地窝在沙发上看春晚。不知过了多久,我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鞭炮声,原来是要到十二点了,分针正在慢慢的逼近那十二点的刻度。舅舅不知道从哪里搬来的烟花,孩子们也便搬起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开始欢天喜地的看烟花了。
“嘭”的一声,烟花在空中盛开,那过去一年的所有不快,一起烟消云散。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2018新春来临之际,中央电视台给全国人民拜年了......”电视里传来主持人祝福的声音,这新的一年来临,那旧的一年也已远去。
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散发着浓浓的暖意。
新的一年,新的一天已经来临,我们站在年头向下一个更好的自己奔去。(大气)
评:[“生活的本质就是离别,我们灵魂的每一次涅槃都不是在倾诉中完成,而是在一场又一场的彼此沉默和一次又一次的互相离别中完成”,这个引用既有意味,用在文中也恰到好处。
沉默,却不是什么都没有。回忆,惆怅,想念,寻觅,思索这人间的别离、这人活一世的秘密。这是多么丰富、动人又有意义的内容啊!而且,它给我们一个启示。
好作文是观察出来的吗?我觉得不是。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一场场彻彻底底地投入!投入生活,去爱,去恨,去经历,去拥抱……换句话说,你只要好好地活就可以了,不用考虑作文要怎么写、事物要怎么观察(除非是要写实用类的,比如实验报告)。而如果觉得生活中尽是柴米油盐,那也可以停下脚步,听听内心里的声音,想想一路走来的不易,回望那些在我们的生命中曾经出现而又消失了的人。]
《过年》蔡杰
昔普通通。就这样两个如此平凡的字却不知勾出了多少暖心的可忆。
过年正处于寒假中,小孩子,大孩子便构成了这幅画的底色很艳丽,漂亮,出家远归的“大雁”带着那颗对家乡充满爱意的心,奔向它,道路飞驰的车辆便是他们标志,他们成画的风景,调和着。最后,那一插团圆饭,便是点睛之笔。这便是,过年。
因为我婆婆家有两个儿子,于是便过了两次年。一次在大儿子家(就是我大爹)一次在小儿子家(就是我爸家了)。一次在乡下,一次在街上。
过年的前一天,我爸妈们从乡下带着腊肉,腊猪脚再回到街上,第二天的一大早,爸爸天没亮就起来了,剧牙,先取,穿鞋,开门,买菜,一气呵成,而我们(另外的三个人)不知是兴奋,还是睡不着,早早地便也起来了。大概9点,便开始为了中午这一顿团圆饭而准备着了。择菜,洗菜,洗菜,切菜,再下锅,每年厨房的主角儿便是我老妈,而我,却是历年来帮我妈打下手的开菜,洗菜,择菜,是我的活儿,哦,还有洗碗。但偶尔也偷一下嘴,这便是唯一的好处了吧,过年的菜: 炖猪脚,鸡,鱼,香肠,腊肉,还有几盘素菜,但我那独爱那一道菜:名字叫“糖模膜”(方言),一种面食,大概过年前几天就把面发好了,做成一个个圆圆的,小小的团团,进锅出炸,最后再将红糖剁碎,放入锅内,大概十多分钟就好了,红红的,很甜,很甜。桌子上铺满了菜,一大家子围在一起,边吃边喝,欢声笑语......
年是一家人的团团圆圆,一家人的幸福时光,这是年独有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过年,春晚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已经不再是一个晚会了,他得到了升华。它象征着家的团圆,人们的快乐与中国。但,今年十分可惜,由于某些原因,今年看不成春晚,或许这看似不重要,但这是一种习惯,一种习俗,刻在心头。
过年,是前一年的结,更是新一年的开始。
在这期间无论是快乐或伤悲,快乐或烦躁,请暂时放放吧,与家人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点评:[很温馨,也很大气!其中可以看出你的可爱,体贴,恋旧,欢乐与豁达!赞一个!^V^〕
《不一样的年味》李芳
随着大街上人山人海的人们出门大批大批的买菜,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们就回到了那似曾相识的家乡。之所以称之为似曾相识,是因为家乡变化了很多,发展得很快。
到家后的我立马就朝小时候种的那棵小树苗跑去,可它毅然长成了一棵挺拔的参天大树,再也不是当年那株弱不禁风,需要人无微不至照顾的小树苗了。虽然家乡陌生了很多,但是我童年的记忆依旧封存在这儿。(真好!)
厨房里时不时散发出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晚上吃年夜饭前,会先在门前放鞭炮,随着鞭炮声的消逝,我们就开动了。餐桌前的深深祝福,餐桌上的美酒佳肴、家乡特产,无不吸收着餐 桌上早已迫不及待尝试的我们。
这样的年味才会令人唇齿留香呀!
记得去年的大年三十十分地冷清。当时我们是在城里过的年。城市里的年味是令人不堪入目的,街道上人烟稀少,鞭炮声时断时续,大街小巷都冷得刺骨,没有家乡人们连续不断的谈笑声、鞭炮声和夜晚天空中绽放的绚丽烟花;没有家乡一桌挤满了一大家子的气氛;没有了饭菜莫名的香味。晚上也只是孤零零的几个人坐在沙发上看春晚,有的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手里的手机,令人感受不到一丝的年味。
这样的年味只会令人不堪回首呀!
今年的年味十足,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欢聚一堂的欢呼声,餐桌上的祝福声,连绵不断地鞭炮声和烟花声。
年,就这样,隆重而来,俏然而去。一年又一年,丰满了记忆,迎来了春光,又将送走冬寒;一年又一年,期盼中载满祝福,愿望中满载平安;一年又一年,不必感慨也不必抱怨,最好的皆是顺其自然。
评语:(真好!很欢乐!很喜庆!(还有其它感受吗?)用对比突出今年的不一样,那亲手栽的树也让人印象深刻。)
《不同以往的过年》杨田慧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热闹无比的景象,只会在我们一年之末才会出现,人们放着鞭炮,穿着新衣,吃着美食,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但今年我过了一个与往年不同的年。
之所以说与往年不同,是因为以往过年时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唠家常,然后便是我们家的太上皇发话了,也就是我爷爷,我爷爷从我记事起过年时便会将我高祖爷,祖爷以及他自己的人生经历说给我们一家听,最重要的是他想让我们发愤图强,努力读书,随后便会让我们敬酒,并说祝酒词其美名曰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口才,而我其实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很外向了)就算是家人也只有在姐姐们和妈妈、外婆、外爷面前才放得开,就算是我的爸爸,我更多的是畏惧,在宁波的时候,我更多的记忆是父亲对我的严厉,虽然后来懂事,知道父亲是为了我好,但是童年的记忆却印抹不去。在宁波时的我更加内向,更不像现在这样乐观开朗,如果不是父母在我三年级的时候叫我送回老家,在我两个像阳光般温暖的姐姐的影响下,我还是会是以前那木讷、呆瓜的我。所以一年之中我最害怕的就是静静,因为我害怕我说的不好,让父亲失望,所以一年之中我最害怕的就是敬酒,因为我害怕我说的不好,让父亲失望,让家人点评,我讨厌这种感觉,虽然我知道他们说的没错,但我异常的难受,其实我最看重的,是我爸爸的点评,有时候亲戚再多的批评,我都觉得抵不上我爸的一句“你的口才怎么这么差”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可以让我忧郁一整天。
但是今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上了高中,或许是家中打算打破以往的规矩,今年爷爷也没有再说家族史,我也不再敬酒,我从来没有感到如此,轻松,那一刻,我感觉我的整个天空都变得绚丽多彩了。
但是我也有了新的发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正在慢慢的成长,我觉得父亲今年的少言少语更是让我心里想什么堵住了一样不舒服,今年爸爸就对我说了:一句孩子,你现在也是高中生了,有些话我也不必再说了,现在你的未来,只有你自己打拼了,父亲只有经济上能帮助你了。那一刻,我觉得父亲黑白中的白发是那样刺眼,当时我的眼睛就红了。其实我心里一直都知道父亲是爱我的,只是他的教育方式可能太过严苛,但现在都不重要了,因为他只是我的父亲,我一生中那个谁也无法取代的人。
今年的年与往年大有不同,但今年的年却让我格外开心和收获颇丰。
评语:也许你可以和你的父亲沟通一下,你并不喜欢他的严苛,你很在意他的评价,也许说了也无济于事,毕竟刻板僵硬教育方式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那就做个有血性的男子汉吧,不会介意他人的评价,接受自己才能接受那些不如意的事,接受自己便是了不起。
《过新年》 邓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街市渐渐热闹起来,红彤彤的对联、红彤彤的灯笼、红彤彤的烟火……一派喜庆热闹的场景呈现在人们眼前,春节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一大早,大人们在家中包饺子,煮醪糟,准备丰盛的餐宴,一切皆为迎接新年的到来。这时,一束阳光照进窗前为新年增添暖意,(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餐宴,愉快的聊天,分享今年的成果与趣事。)吃完饭,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吃水果、磕瓜子,一边谈笑。大人们会给小孩们发红包,收到红包的小孩都会说些感谢或祝福的话语。客厅也会传来搓麻将的声音,仿佛是在庆祝新年的到来。晚上,会有许多小朋友在楼下或广场上放烟花,好像又不是烟花,是期待,是祝福,是梦想。 我和姐姐悠闲地漫步到广场上,看着无数的孔明灯在空中飘摇着,若隐若现,承载着无数个祝福与心愿。街边的树上挂满了霓虹灯,沉淀着人们心中彩虹似的梦。烟花在霓虹灯下显得格外耀眼,格外光芒四射。
十二点钟的钟声敲响,大人们个个点起花炮,除旧迎新。满天都是美丽的烟花,满地都是喜悦的声音,烟花爆竹的声音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街边的霓虹灯亮了一夜,慢慢的,人们也都睡了,睡梦中的人们也会被外面断断续续的声音吵醒,新的一年就这样到来了。
也许你会觉得年总是重复的,总是千篇一律的,但请不要忘记,(正是这样重复的千篇一律的年把我们与亲人的关系拉的更近,让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与我们团聚。哪怕是短暂的,拥有便可以回味,拥有便觉得温暖。我们应该用心去体会年带给我们的喜悦。)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仿佛一瞬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这样美好的回忆我会保存起来,回忆里装满着慢慢的幸福、满满的爱。
评语:那就着力写写如何与亲人走得更近吧!写写团聚的喜悦,可用对比的手法写出来。
《年味》杨娇
寒假在不知不觉中即将来临,似乎刚发作业还没完成,校园外就已经有过年的气息,同学们也时不时扎堆的讨论各自的假期安排。在学校通知放假后,老师留给我们的过年“礼物"便是厚厚的一沓试卷。
回到家中,没有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没有老师的压力,可以舒服的躺在沙发上,享受着假期。年前的时光总是很舒适,妈妈到商场置办年货,做我们喜欢的饭菜; 爸爸忙着贴春联,家里洋溢着喜气。阴历二十八开始,家里开始热闹起来,热情街坊会请客吃饭,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着一年来的收获,脸上写满了幸福....而后,家里已经在加速准备年夜饭了,火锅的雾气、满桌的菜肴、历年的春晚,一切都是这样温馨美满。年后的走亲访友,从小便是所期待的事情,不仅是整个家族的团聚,更是情感的交流,有所期待的当然也有压岁钱。
一大家族,交流的场地便是火炉旁,暖暖的,老老少少都围在火边取暖、嗑着瓜子,说说笑笑着,也是年末的总结大会,不时开一个小型的“批斗会”父母抱怨儿女学习不好,开启碎碎念模式,老人抱怨家里收成不好,唉声叹气。但总体的氛围也都是开心的。毕竟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路,过年总是如此温暖,一年中休息放松的时刻,今年的年味似乎也特别浓厚,隐约中如幼时
记忆中那般热闹,然而,这一切我只是一个旁观者,老师的新年礼物和父母的高要求我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母亲拒绝带我一起去商场置办年货,父亲拒绝我帮助他贴春联,街坊四邻来家中我也只能盯着我的试卷,我的所见来自朋友圈,所闻来自父母的饭后闲谈,压岁钱便是弟弟妹妹对我的一番炫耀,年味似乎已经不是记忆中的年味,今年的我,没有压岁钱,年味与墨水味有点相似。没有了学校的作息,没有了老师的压榨。
有的是父母的督促,亲人的期待。
年味不是当初的放鞭炮之后的火药味,也不是父母慈祥的关爱,而是升学的压力,日复一日的刷题
年味,今年有点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