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好书的真正价值,不是正确有趣,不是知识丰富,而是,它能帮助你明白,人该如何存在。
今天在复盘动力主题的时候,才看到这篇家乡的文章,它让我非常震撼。
人该如何存在?
一开始我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哲学的问题,有点“我思故我在”的感觉。
武老师在文章里描述的读书渴望感,以及他对各类书籍的充分展开阅读与思考,让我想起了初高中时候如痴似渴的阅读报刊杂志,故事类文章等等的青春岁月。
可是我没有那么高的领悟,无法依旧坚持自己,被妈妈认为老是拿读书的借口不做家务,把眼看得近视还担心看这些不务正业的书。
暑假经常帮妈妈看店,就经常跑到邻居那里借报纸来看,看到喜欢的文章,还会摘抄,后面干脆看到喜欢的美文剪下来贴到本子上,收藏级别的那种…
可是现在跟老师比起来,那是九牛一毛。
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对读书也有一些新的看法。以前我读书就是为了获取丰富的知识。首先可以应付初高中的一些学业,尤其是语文和英语等文科。
目前读的最多的是老师的心理学专栏和中医方面的书籍,其中受厚朴徐文兵老师的影响较大。
在厚朴他教会了我们要自知自觉自修自治。首先要恢复觉知。
李辛老师的《经典中医启蒙》描述了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与生活,开篇就是讲无形的生命力。
“无论我们学习什么,或者以何种方式在什么地方生活,最重要的是中医和传统文化常提到的几个字:精、气、神。这个事关我们真正的满足,或者说幸福。
结合老师今天的主题:人该如何存在?
我想在我的i逛博物馆之旅里,一直在寻找这样一条主线,在疯狂的给别人灌输这类知识时,又觉得自己积累的匮乏。
于是在调理自己身体的过程中,从心理到身体双管齐下,结合历史的印证去探索发现,这是生活的一本好书,要读好的前提是,要有健康的身心。
又回到那个每天一问:
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周末继续调理身心,愿彼此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