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上篇说到两位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对深圳和北京的不同感受,虽然有些对历史经历的不公的愤懑,却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真的。相比起北京,深圳还是太年轻了,少了些积淀。
T小姐非常爱看书,前些年手机阅读还没有那么普及的时候,她不论去哪里出差,总是要带本书在身上。有一次去外地出差,匆忙间忘了带书,本想着到了当地找个报摊买本杂志看,结果到处都找不到报摊,这才发现,原来她在北京已经司空见惯的事情——三步一报亭,五步一书摊——在别的城市未必能有。
记得在深圳时,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下班就爱泡书店,这个爱好说起来,同事领导的反应至少有一半是哂笑我幼稚,不追求有效率的事情,剩下的一半,还有一些人会委婉告诉我:看书多看工具书,学习效果明显。我的反应则是一以贯之的没有情商:“为什么?那些工具书总结经验的时候,不都是引用经典来论证自己吗?我看这些作者的学习资料,怎么错了呢?”说实话,这件事对我伤害挺大的,讨好领导和同事,参加大家的聚会,并非我不会唱歌不会喝酒不懂社交,然而,欢乐场后,便是铺天盖地的空虚与席卷而来的悲凉。几天下来,就如冯唐所说,自己照镜子都觉得自己面目可憎。犹记得彼时,我的个性签名是“三天不读书,不如一头猪”。
在北京,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知识是无用的,学吧,学了总是有用”。就是这句话,在那个寒冷的季节,让我常常感受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惊喜与春意。
之前在深圳,朋友相约总是去喝早茶、吃饭。来北京之后,无论新朋友老朋友,约起来就是去听某某音乐会、参加某某读书会、看某某话剧……起初,我还带着深圳留给我的印象:音乐会、话剧之类的活动很少见,门票通常都不便宜,我该送个什么礼物来还这个人情。结果朋友们听了之后,皆是哈哈大笑:“你不用太在意,北京城的这些活动天天都有,这些票很容易弄到的,我隔三差五有免费的票,别太当回事!”当时我就懵了!不仅仅是因为北京的文化氛围比我想象中浓厚了不止一星半点,还有一个刷新我认知的点是,我们送礼物的时候不都是尽力抬高自己的吗?去了一个特别旧的早茶餐厅,要强调这家店的历史悠久;送了一个水贝高仿,要强调这是某某奢侈品的限量版;免费的票,也得说是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手的……张口便明明白白告诉别人自己请吃的东西很便宜,请看的音乐会不要钱,这难道不是对别人的不礼貌吗?
北京人简单热情,不代表这个城市也是一个热情的城市。我这一代人感触尤为深刻。北京这些年在想方设法地把人往外赶,而深圳却在想方设法地吸引年轻人过去。
一个朋友,硕士毕业就去了深圳福田工作,告诉我,深圳市政府和福田区政府对刚毕业的年轻人有住房补贴,两笔补贴加起来,节俭一点,大半年的房租就覆盖了。所以,虽然毕业第一年工资不高,但压力也不是很大,不需要向家里伸手要钱,如果够努力,试用期都可以攒下一笔小钱给父母买个礼物,尽尽孝心。如果是博士,补贴似乎是翻倍的。
机场有女性通道,因为女士出差穿着高跟鞋提着行李可能行动缓慢;地铁设计了女士车厢,粉红色的装修,因为女生每个月那几天来的时候,也是需要座位的一员;都知道深圳有一句口号叫“来了,就是深圳人”,可这两年,深圳通过官媒在这句话后面加了一句“来了,也是深圳狗”,为流浪猫狗的领养、办证等等都简化了流程,对于爱宠人士的慈善活动也是大力支持……深圳,真的在践行那句话“来了,就是深圳人”。
然而,这两个城市的人却似乎和政策导向不那么相同。
记得刚毕业那会,电子支付并没有现在那么流行,身上还是会带着不少现金的。有一回,我下班回家的路上实在困得不行,在公交车上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发现自己刚取的500块钱被偷了。又气又急,这时一个小伙子对我说:“偷你钱的那个人已经下车了!”一瞬间,对旁观者的愤怒与怨恨远远地超过了偷窃者,明明看到了,为什么不说?然而,我的愤怒却遭到了其他乘客的嘲笑和鄙视。
不久前,我乘公交的时候,紧急刹车,旁边一位乘客不小心踩了我一脚,我疼得吱了一声,许是没有注意到我,所以没有道歉。可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半车的乘客都叫唤了起来:“你这人,踩着人了知道吗?你踩着人了怎么不道歉呀?”那人赶忙道歉,我倒是不知所措了,连忙安慰道:“没关系没关系,我已经不疼了!”
你说是热心的朝阳群众吗?或许不仅仅是这样吧!曾听过一句话:北京人看哪里人都是下面的人,上海人看哪里人都是乡下人,广东人看哪里人都是穷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