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4》是何帆《变量》系列的第4部作品。本书继续沿用他在“变量”系列中采用的调研方法,即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同时,这本书也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经济学教授和学者,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思考和分析。
腾挪
何帆老师将2021年概括为腾挪的时代。在围棋中,“腾挪”是一种战术,意指在劣势下寻找新的突破点,转移战场,利用新战场的优势形成破局点,耐心等待,看准时机做出反击。这个概念被何帆巧妙地引入到经济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经济现象和社会发展。
我们可以把腾挪拆成寻找破局点、我打我的和改变约束条件这三个招式。
首先,“寻找破局点”。何帆教授指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无论是国家、行业还是个人,都需要找到自身的破局点,即那些能够让自己以较小努力释放更大优势的领域。面对种种挑战和困境,我们往往容易陷入抱怨和迷茫,而忘记了寻找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没有人能够全方位地碾压你,在自己情况不利的情况下,如何找到一个突破的优势并且坚持下去,等待机会反转。竞争总是多维度的,把优势资源集中在一点,形成与对手平等对峙的局面。
其次,“我打我的”。何帆教授强调,是一种不断转化的能量,也是一种反复轮回的生命。我们要敢于走自己的路,培养自己的有生力量,而不是被动地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打我的,这一招式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实力是可再生的,时刻都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有事情,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理解了实力生长就会敢于舍弃,不再患得患失。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跟风和模仿或许能带来短期的利益,但长远来看,只有拥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和打法,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此外,“改变约束条件”。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问题看似无解,但实际上只是因为我们被当前的约束条件所束缚。既要满足每一个约束条件又想要求出最优解,未必是可行的。在很多时候,应该先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试图同时解决所有的问题。很多时候,先解决一个问题,再解决另一个问题,把问题搁置一下。腾挪之后,就能够赢得更多机会,但熬过去,一定能海阔天空。怎样才能熬过去?一是要有智慧,二是要有耐心。改变约束条件,这一招式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时间是有弹性的,不必在特定时间地点同时解决所有问题,创造新条件,发现新契机,找到迂回的解决问题的巧妙办法。
个体影响不了宏观,宏观却能影响到个体。一个人看待宏观问题的视野,会影响到他个人的决策空间和行动方案。这本来是一个机会比以前更多、选择比以前更多的时代。焦虑不能解决问题,做好当下事情才是首要。
远方和故乡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实行的一项战略,何帆认为乡村振兴是靠在远方和故乡之间形成互动。
只有舍得在边缘投资,充分整合边缘,才能让边缘地区的民众和中心地带同心同德,才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看一个大国是否处于盛世,要去看她的边缘地带。这片不起眼的边缘地带,蕴含着勃发的力量,反映了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现实。
在亿万朵浪花分别做出了自己不同的选择之后,它们的合力改变了河水的流向,改变了流域的生态,也改变了地貌和气候。远方也能成为你的故乡。你的故乡正在迎接远方的人。在这个广阔的大舞台上,腾挪改变着中国的城乡面貌。
如果任由农村凋敝,中国又会丧失现代化的“社会底盘”。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乡土社会的传统。乡土性并没有随着农业文明的衰退而消亡。故乡,依然是远走他乡的中国人寄寓人生意义的社会空间。中国的现代化能走多远,一方面当然取决于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乡土社会的根基。“吊庄”给我们的启发是,如果既不能死守,也不能失守,其实是可以腾挪的。有人离开了故乡,有人来自远方。离开故乡的人,能在远方找到自己的故乡。来自远方的人,会帮别人守护故乡。我看到的新的腾挪,是城乡之间出现了双向的流动。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有一些旧的传统会消失,没有关系,我们一起建一个新的传统。传统不是单纯靠继承而保存下来的,要靠“混搭”创新,它才能保持活力。一切都在流动。“混搭”是《变量2》中提出的把已存在的事物用一种别人没有想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
边缘和中心
和大城市里早已“躺平”的年轻人相比,小镇青年更有闯天下的雄心。这是中国城市化的一个小趋势:看似偏僻的边缘地带将如鲜花一般绽放。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边缘和中心如何演变讲述乡村的未来及“混搭”的试用。边缘将成为创新的前沿。边缘更为轻松,更加多元化,有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养分。边缘的试错成本不高,大不了从头再来。边缘更适合“混搭”。在边缘地带,更容易找到新技术的应用场景。不要低估边缘的创造力。创造力虽然跟质量有关,但首先还是跟数量有关。参与创新的人多了,成功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
所谓文化,总是一种双向的活动:边缘从中心受到熏陶,中心从边缘汲取营养。
未来的中国,最稀缺的才能就是理解真实中国、基层中国的能力。想要做到这一点,何帆提出必须学会谦卑。这种谦卑并不来自流于表面的关怀和同情,也不是头脑想象中的奉献和支援,而是由真诚和好奇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种化合物。有了真诚,才能理解。有了好奇,才有赞赏。有了谦卑,才能懂得自己的使命。身在中心,是为了更好地为边缘提供服务。
穿越周期的力量
为什么经济总有起起落落的周期?这是人性的使然。乐观的时候,人们会过于乐观。企业想多赚钱,居民想多花钱。悲观的时候,人们会过于悲观。企业想多省钱,居民想多攒钱。人们总是在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之间徘徊,于是,才会使经济时而过热,时而过冷。想要穿越周期,就要有克制冲动的意志力。
周期无法预测,波动难以避免。周期之所以无法预测,是因为一个哲学上的悖论。假如周期是可以预测的,那么人们就会根据预测调整自己的行为,于是,周期就不复存在了。周期之所以无法预测,也是因为经济系统是个复杂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复杂体系是无法预测的。
站在周期里面看不懂周期。跳出周期,你才能看到整个战场上的局势。乐观的时候不要冲动,悲观的时候不要放弃。
这两年发生在制造业的最大变化就是供应链的重新整合。过去,制造业企业秉承的都是效率至上原则,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是能够造得更便宜、更快,质量提升的速度更快。在过去三年里,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遇到的挑战是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企业无法想象的。它们会遇到地缘政治的风险。
人们了解周期、学习周期、钻研周期,想着有一天能够拥有穿越周期的力量。这事从有这个想法的那天就跑题了,周期无法预测,何谈穿越?更好的适应周期、抵御风险,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先有车,还是先有路
要想盘活资产,就要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要想盘活这些资产,就要引进更多的社会资本。然而贵州高速债务案例却来了另一个事实,一方面修建高速公路的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贵州这样欠发达省份的车流量和发达地区没法比,这样以后越来越多的基建支出,是没有办法通过收费的方式收回投资成本的。要改变现状就需要转变思维模式。
“先有车还是先有路”这个问题,类似于“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悖论,它探讨的是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和相互依赖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车辆与道路的发展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绝对的先后之分。然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触及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之间的复杂关系。
小结
这本书的主题是“腾挪”,来自围棋的术语,意指在劣势下寻找新的突破点,转移战场,利用新战场的优势形成破局点,耐心等待,看准时机做出反击。何帆在书中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思考和分析让,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中国的经济现象,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国家、行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具备腾挪的智慧和勇气。只有不断地寻找破局点、培养自己的有生力量、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困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