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我们非常赞同,在课外班中提升孩子的技能。但,我们更欣赏:还孩子以自由,智慧的去报班。本文分析了课外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于其中的一些,很多人不愿直视的现象,欢迎大家对号入座。
另外,文末有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298字】,请注意查收。
/ 01 / 这样的孩子不值得被羡慕
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一群孩子:每个周一到周五,在放学后的晚上,他们都会出现在各种课外班中,而周末是全天。这些孩子总会在焦急的赶场中玩上一小会儿,然后不情愿的离开。
我们以为这些孩子,会对这些课外班深恶痛绝。可有趣是,他们几乎毫不例外的,都爱上了这些课外班,并且还主动向父母提出:我要报这个、要报那个。父母的“限制”反而会让他们大怒。不过父母也常会暗爽:我家宝贝儿真爱学习,好样的!
这些孩子是家长眼中的乖孩子,是一群非常爱学习,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孩子,甚至也是让很多家长羡慕的孩子。
于是,这些孩子几乎毫不例外的进化为“别人家的孩子。”
每周7天,没有一刻钟是留给玩耍的。看来,要想成为这种“别人家的孩子”,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我们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千万不要羡慕这样的孩子。
每当看到这样的孩子,我总是很心疼:玩在他们那里成了一种奢侈,自由的、随意的、放肆的奔跑、打闹、哭闹早已成为逝去的往事,甚至是孩子的思考也是在约束下进行的。
他们在担负着什么?他们又要去担负什么?
/ 02 / 自由,我要的是自由。把它还给孩子
这些孩子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不知道如何去玩。当真有时间去玩时,这些孩子会无意识的,将课外班的那一套竞争、比拼的模式带入到玩中,以某一种套路和其他小朋友去玩,或者干脆呆呆的站着,不知道如何加入到“疯玩的”、“无序的”队伍中去。
常常会有软塌塌的情况。这种表现,常会出现在孩子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主要的表现是:没有活力,有气无力的样子,具体到课堂上的表现是,注意力比较涣散,总是一脸忧虑的样子。这是一种由内心的无力体现到外部的表现。
常常会有暴怒的现象。这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表达常常会指向,家中一个较弱的养育者。这时的孩子,既不像面对其他养育者那样乖巧,又不会表现出大家理想中“别人家孩子”的样子,是一种彻底的暴怒,也可以说是在压抑之后本性的释放。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也是容易理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家长人为的打破了孩子内心的平衡。
孩子天然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假若父母对孩子行使诱惑,譬如鼓励与夸奖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信息说,如果你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我就会承认你,那么,孩子会配合父母的策略,而朝向父母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但是,这样一来,孩子就远离了自己的本心和本真。(摘自武志红《愿你拥有被照亮的生命》)
在进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前,我特别强调一点:我并不反对孩子报课外班。
任何人都会在寻求内心平衡的情况下前行。这是我们生存的一个基本的法则,打破这个平衡,便会走入到一种失衡的状态,最终进入到一种变态的平衡。
这种失衡不仅仅是思维层面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情绪层面,乃至是身体层面的表现。
具体来讲,孩子会在父母的干扰下,去做符合父母意愿的事情,而不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也就是说,孩子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别人,而不是自己。
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如果一个人总是为了别人活着,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和选择,那么这个人相当于没有存在、也即没有活过一样,所以就会出现软塌塌的表现。
这同时会导致一个可怕的结果,即使这个孩子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能够走向所谓的成功之路,那也不是他自己的选择,那也是他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实现他人的梦想。
美国歌星布兰妮,从两岁时,便在妈妈的安排下,参加全美的各种选秀节目,除了14到15岁期间过了一年多正常人的生活,其余的生活都是在妈妈的安排下,辛苦的奔波着。
布兰妮最终实现了妈妈的梦想。却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做出种种荒唐的事情——离婚后和坏男孩闪电结婚,又被爆出家丑,夜店里不穿底裤和同性暧昧,吸毒并自己剃光自己的头发,从治疗室里逃出来并宣称“自己是个骗子”,强行和路人合照并被爆出各种性丑闻……。
她在有意破坏,母亲为她建立起来的清纯形象,她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找回自己的本真。
因为,活出自己是人类最根本需求,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活在他人的笼罩之下,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这也便是自由的含义: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维克多.弗兰克《活出生命的意义》)
维克多.弗兰克,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他的父母、妻子和兄弟都死于纳粹毒气实验室,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受到残酷的虐待,在艰苦的岁月里,他选择积极向上的态度,“让自由的心灵越过牢笼的禁锢,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翱翔”,最终创立了颇具影响力的“意义疗法”。
/ 03 / 学习,学习成绩难道本身不是一种奖励吗?
如果自由真的这么重要,那么我们也便能,轻松的破除掉另一种观点:报运动类型的班,报多少都无所谓,反正都是玩嘛!
真的无所谓吗?
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学习对孩子是痛苦的,孩子天生是不爱学习的,进一步讲就是孩子不会从学习中得到满足、获得成就感。而运动就是玩,那怕是在约束情况下的运动也是一种玩。
真的是这样吗?
这样的认识把孩子玩的目的搞错了。孩子间没有约束的玩耍,是思维的自由联想,随意碰撞,是在玩的过程中自由的、以及自主的创作和思考。
这可以用孩子学画画来解释。孩子学画画培养的是观察力,一定不是绘画的技法,画的美与丑、像不像,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是怎么观察一个东西,尤其是细节,然后把它表现在纸上,老师只做这个引导,再多的引导就是约束。
但,事实上有几个老师能做到,又有几个家长乐意这样:怎么学了这么久,画的还这么丑!
培训班必然不会遵循孩子的客观规律,必然是在大量的约束后,生产出一定的效果,要给家长看,否则谁会再掏钱!
所以,即便是运动类的课外班,也不是说越多越好。
因为孩子需要约束,但不需要太多的束缚;孩子需要自由,需要更多的自由。
#心理学知识63#
动力19│从渴望到绝望:从渴望到绝望有这么一个过程:发出渴望,但没有被相应,在一次次失望中走向了绝望。我们的生命个体都希望发出的渴望被别人接住,这是爱的表现,否则就会由渴望转化为绝望,即将生的能量转化为死的能量,这个过程常常发生在幼年,因此也容易理解封闭的人内心都住着一个恐怖的婴儿。化解的办法是相对的人再次发出自己的渴望,在新的关系中化解这种绝望。
心理学故事:内心特别封闭的人内心可能都住着一个恐怖的婴儿。一个女性来访者,在怀孕时做了一个关于宝宝的噩梦,害怕宝宝出现什么问题,辗转后来进行了心理咨询,原来她在4岁时和父母有过严重的分离,并给她造成很大的打击。
——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