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对于杨绛先生的这篇散文《老王》,每每给学生教到时,都会读好多遍,给学生上这一课也至少有三四遍了。可每次总是觉得对这篇文章解读太浅太俗,心中总有一种对不起杨绛先生之感,怕是真的误懂了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特别是对结尾那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理解的不够透彻,解读的不够深入!今日,再次重读重教《老王》这篇课文,再次体悟结尾语句,似乎走进了杨绛的内心,感受到了那份“愧怍”之情!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句话,道出了耿耿于怀多年的情愫;一句话,道出老王一生的孤苦艰难;一句话,道出杨绛至纯至高的人生境界。淡淡的笔,深深的意,浓浓的情,这就是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在教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首先结合课文前的预习提示,让学生在反复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思考:在作者眼中,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能够快速从文中感知到老王是一个“可怜而善良的人”,可怜主要是从文中的1~4自然段感受到的,而善良就是从老王为我家所做的三件事(1、给我家送冰块,车费减半;2、送默存去医院不要车费;3、送香油和鸡蛋)来体会的!而这些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老王是一个在不幸生活中不改善良淳朴品质的底层劳动者的光辉形象!
“不幸者”是杨绛给老王的评价,恰到好处的道出了老王的一生。我常常在想:不幸,何谓不幸?穷苦是不幸吗?老王,的确穷苦。他住在,“荒僻”小胡同里,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中的一间“塌败”的小屋,“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本该是老王讲给她的一段故事,但是几个字“死了”、“没出息”,全说出来了。作者没有用一个多余的修饰词藻,就写出了老王的孤苦无依和他对命运的无奈。老王不仅穷,还苦。蹬个破三轮,眼睛还看不清,一只眼是田螺眼,另一只眼患有夜盲症。但是单单穷苦就不幸吗?有些人懒得要死,穷苦不值得同情,就像有些沿街乞讨的乞丐。真正的不幸,是命运所赋予的,是难以抗拒和改变的,老王就是。“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时代的进步可以成就一些人,但是也会淘汰一些人。老王就是那被时代所抛弃的人。
在杨绛的眼里老王是“不幸者”,自己是“幸运的人”。她能称自己是“幸运的人”,就足可以见得她是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奇女子。
如果我们站在老王的角度思考一下,在老王的眼中,杨绛是“幸运的人”吗?其实,细细想来在老王眼中,杨绛也是一个“不幸者”,要不老王不能那么真心实意地去帮助她。
随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在老王眼中,杨绛又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杨绛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早年留日,后成为江浙闻名的大律师,做过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丈夫钱钟书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后来两人都在高校任职。她和丈夫钱钟书在老王心中都是在云端上的人,但是一场文革,他们跌入了凡间,深陷泥潭中。1966年,钱锺书和杨绛都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神蛇”,每日批斗,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还被人剃了“阴阳头”,但是她却找来女儿的两个大辫子,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下放到干校,给她分配的任务是清洗厕所。一代才女,出身书香门第,清洗厕所?这不仅是对杨绛生活能力的挑战,更是对她尊严的挑衅。但是杨绛把污垢重重的女厕所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倒也无人打扰。并且在《干校六记》中,她把清洗厕所写得妙趣横生,轻松幽默。(背景介绍)
“无论这世界如何肮脏凌乱,去适应,去享受在这之中的快乐,但是仍不改变做人的原则,对是非的坚守。这种心性,就成了杨绛的铠甲。一切不幸,都将变成幸运。杨绛就是用这样的心性,抵御着一切时代和命运所赋予的不幸。”
在《老王》这篇文章中,杨绛的不幸,似乎就一句话:“‘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干校六记》中更是“无一句控诉,无一句怨恨,淡淡地道来一个年代的荒谬与残酷。”所以用杨绛的心性来看,这一切的不幸,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从善良的老王心里看,此时的杨绛是那么的不幸。那时候的杨绛已经不再年轻,从干校回来杨绛已经六十多岁了。那样“清高”的文人,被剃阴阳头;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女婿自杀,丈夫患病,女儿也不在身边;没事儿就被拉去批斗,被写大字报,被打成“牛鬼蛇神”;没有什么钱,生活总有难以为继的危机;不但生活贫穷,尊严也被践踏……在老王眼里,杨绛就是一个不幸的人。在干校期间,他们的工资很少,一般都是给一个人开工资。很多被下放到干校的干部,生活难以为继。但是杨绛不但能顾好自己家的生活,还能接济别人。和她差不多境遇的人她都能接济帮助,更何况她心中的“不幸者”老王。她总在用她的人道主义精神关怀着老王,用她的同情照顾着老王,在他们生活的往来中,她始终是那个给予者。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钱真的很重要。那个时候,钱是帮助,是关怀,是情谊,甚至是生命。所以惜字如命的杨绛,在回忆和老王生活往来的点滴时,总是提到钱:
“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就是老王在钱上对杨绛的“照顾”,让杨绛感觉到在那个备受排挤和冷落的时代,依然有人愿意接近她,帮助她,给她最善意的关怀。
不要拿现代人对于“钱”的概念,来思考那个年代人心中的钱。在那个年代,“钱”,不是铜臭,是干净的、纯粹的善意。
思考探究: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试着找出相关语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钱代表着老王对杨绛的善,也代表着杨绛对老王人道主义的关怀。但是这种关怀是老王要的吗?正是她的这种关怀,让她始终没把她和老王放在一个等级上,并不是她歧视老王,而是这种“幸运的人”和“不幸者”的不平等。
用杨绛的心性来看世间苦厄,她觉得在命运上她始终是比老王幸运的,是高一等的。所以她觉得无条件的给予老王关心,是理所应当的,是人道主义的,是对老王的善,对老王的好。所以杨绛给予他一切可能的关怀,却不领受老王一点点情谊的回赠。但在老王眼里他们是平等的,他们同是不幸的人,所以老王想去帮助杨绛,就像杨绛要帮助老王一样。但是,杨绛始终没有领受他的好意,一直给他钱。老王始终觉得亏欠杨绛,所以临死之前要去杨绛家送给他们“香油和鸡蛋”,回馈杨绛平日里给她的善意关怀。但是杨绛还是没有领受,还是给了他钱。作者在文中描述到:“ 害怕得糊涂了”(老王的样子)不够得体; 没请他坐坐、喝口水。 不够礼貌;给钱(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不够理解!而老王永远的欠了杨绛一家这份情。他就带着这份遗憾,永远地来开了人世。
从那以后杨绛一直无法释怀当年发生的这一幕,多年后她终于明白了:“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课文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我想:杨绛先生的“愧怍”应有以下几层深意:
(一)她愧怍于感情付出的不对等:杨绛心中的老王与老王心中的杨绛,重量是不一样的。杨绛对老王付出的情感更多是同情,而老王对杨绛是亲人般的爱。这就是文章的预习提示中设置的两个问题的真正用意吧!
(二)她愧怍于知识分子狭隘的“高贵”: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作为知识分子的杨绛,出于所谓的本能,他们不愿纯粹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同情和帮助,而是习惯于将这一切量化为金钱,并用金钱予以答谢。她曲解了老王的真情与帮助。(在文末思考探究题的第二题就是在探讨“我”老王的交往中钱的作用?)
(三)她愧怍于迟到的“懂得”:老王这个不幸的人,他的高贵的灵魂,最应该得到尊敬,得到赞美,可是在他生前,杨绛却没有充分理解他。等到老王去世了,杨绛才一再追忆老王和她对答的话,才理解老王的善良真诚。而当她终于懂得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结尾才说到,“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的愧怍,是自我解剖,是自我批判,是精神灵魂的自我拷问,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杨绛先生的“愧怍”,让人敬畏。
她为自己知识分子的“清高”而感到惭愧,她为自己的给予老王的“人道关怀”而惭愧,她为自己迟到的“懂得”而惭愧,她为老王忏悔。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术委员李存光指出:“这篇文章主要在于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的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引用)杨绛灵魂的伟大又被提升了一个层次。
百余年,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芳华,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们看到,生活可以那么好。百余年,她总是一如既往地柔韧、坚强、独立,充满力量,也给人温暖……而我心中更多得是对她的深深敬仰!敬佩于她一生作为知识分子的那份至高无上的修养,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 ——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