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 自言自语: 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想要抓什么,其实什么也抓不住,走的时候还被形容成撒手人寰。为后代抓,几代之后没人记得你。于是真正看得明白的人就捐捐捐,如比尔盖茨、巴菲特等,还有更说出“裹尸布上没有口袋”的亿万富豪查克·费尼。
他已76歲,和妻子居住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套一居室的出租屋裏。他從來沒有穿過名牌衣服,眼鏡破舊不堪,佩戴的手表是地攤上的塑料手表。他不愛美食,最喜歡的是價格低廉的烤奶酪西紅柿三明治。他沒有自己的小汽車,外出通常都是乘坐公交車,他曾經的公文包是個布袋。
另外,如果你和他一起到小酒館喝上一杯啤酒,他一定會仔細核對賬單;如果你住在他家裏,睡覺前他一定會提醒你把燈關了。
一個貧窮而吝嗇的美國老頭有什麼好說的?那麼讓我們看看他76歲以前都做了哪些事。
他曾為康奈爾大學捐獻了5.88億美元,為加州大學捐獻了1.25億美元,為斯坦福大學捐獻了6000萬美元。他曾投入10億美元,改造和新建了愛爾蘭的7所大學和北愛爾蘭的兩所大學。他曾建立慈善基金為發展中國家的腭裂兒童做手術提供免費的醫療費用……迄今為止,他已經捐出40億美元,還有40億美元等待捐獻。
他就是全球免稅集團DFS的創始人——對己吝嗇、待人大方、喜歡掙錢卻不喜歡擁有錢的查克•費尼。目前,查克•費尼還有三個願望:一是在2016前捐光剩下的40億美元,否則死不瞑目。現在,這筆錢正以每年超過4億美元的速度流向世界各地需要的地方。另一個是為富豪們樹立一個榜樣一一“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做出饋贈”。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深受他的影響並已付諸行動。
查克·費尼的善舉被披露出來後,大量記者湧向他的居住地,當時,大家心中都有一個疑問:查克·費尼在億萬資產面前是如何做到如此淡然的?
面對大家的疑惑,查克·費尼微笑著給大家講了個故事,他說:“一只狐貍看到葡萄園裏結滿了果實,想到園中美餐一頓,可是它太胖了,鉆不進柵欄。於是它三天三夜不飲不食,使身體瘦下去,終於鉆進去了!飽餐一頓,心滿意足,可是,當它要離開的時候,又鉆不出來了。無奈,它只好故伎重演,三天三夜不飲不食。結果,它出來的時候,肚子還是跟進去時一樣。”
講完這個故事,查克·費尼說:“上帝那裏沒有銀行,每個人都是赤裸裸地誕生,最後又孑然而去,沒有人能帶走自己一生苦苦經營的財富與盛名!”
媒體追問查克•費尼,為何非要捐得一幹二凈?
他的回答很簡單,因為:“裹屍布上沒有口袋”。
《金刚经说什么》第30品 一合理相分(01)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说到如来自性之相,下面重要的问题来了,讲到如来法身本体,让我们先了解一件事情。
01、碎为微尘之后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现在佛又提出一个物理世界的问题了,他对须菩提讲,假使有一个人,不管男人女人,把这个佛世界,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的宇宙打碎了,变成灰尘,你想想看,这样的灰尘,数量多不多?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
须菩提回答说,那多得很。佛说,什么理由呢?佛说我告诉你,假使这些灰尘,这些物质世界的分子,乃至电子、核子,这些物质东西是真实永恒存在的话,那我不会告诉你世界上有灰尘。这些灰尘累积起来就变成大地、山河,变成物质世界。
佛这个话是转一个弯说的,实际上就是说,物质世界的物质,如果经过一个科学家来处理,把它分析到最后,变成核子、电子、原子等等,最后是空的。是空的力量形成了这样大的威力,但最后是空的。真正高等物理科学家,了解这个东西,所谓原子,分析到最后最后,空了。这个空并不是没有,那个力量大得很,原子炸弹爆炸起来,空的威力发起来有那么大的力量!所以佛在这里讲,“若是微尘众实有者”,如果你认为真的有个微尘,我不会讲微尘众,因为根本没有尘,一切都是由空所形成。
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又来了,又是三段的讲。所谓物理世界那些电子呀,原子呀,那是假名,是那个作用构成了这么一个物理的东西。但是微尘最微小、最基本那个东西,还不是它的究竟;它的究竟分析、研究到最后,没有东西,是空的。这个物质世界的外层,虚空的这个空间,比太阳的面积,地球的面积,以及虚空任何的面积还要大!是空的力量凝结,而变成了物理世界。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说:那么我懂了。你刚才问的问题,佛啊,你的意思是说,这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也是个假名,是偶然的暂时存在,实际上没有一个永恒的实质存在,物质世界也会要变,也会灭掉。
等于我们现在这个楼上,勉强把它凑起来,摆了些椅子,坐了些人,装了些电灯、冷气机,凑拢来叫做讲堂。所谓讲堂者,即非讲堂,是名讲堂。这是偶然暂时凑合的,这是不究竟,不实在的;因为明天可以把它变成电影院,所谓电影院者,即非电影院,是名电影院,就是这么一回事。一切物质世界,都是这样假有的凑合。
所以大家不要被世界呀、家庭呀,这些苦恼困住了。所谓家庭者,即非家庭,是名家庭;所谓人生者,即非人生,是名人生,同一个道理。
3713;
《金刚经说什么》第30品 一合理相分(02)
02、什么是合相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
什么理由呢?佛说你说的对呀!但是什么理由呢?我告诉你,假定真有一个世界存在,永恒不变存在的话,就是一合相,是两样东西合拢来不变了。
这个问题大了!佛没有说错一句话,鸠摩罗什翻译“一合相”这一下子完了,后世佛法里,装模作样,牵强附会的人多了。有些密宗的修法,要修一合相。
还有些人主张,不一定要出家,要阴阳合一的一合相,才能修得成功。认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中,是佛说的一合相。所以研究《金刚经》,这句话是一个大问题。到底什么是一合相呢?
你到海鲜店去吃饭,那个大蚌,两壳合拢来,也是一合相;两个金属品化合了分不开,也是一合相;我们身上的衣服,三分塑胶,七分棉纱合起来织成的,也是一合相;人的血、骨头、肉,凝合起来,也是一合相。这个一合相只是物质世界的现象。
事实上,物质世界不停的在变。譬如这个山,看起来好像不动,风一吹,灰尘都吹到山上,它慢慢会长大,只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而已。当然也不会有人那么傻,一岁的时候去量一下,六十岁的时候再去量,看这个山长多大了。如果真有这么一个科学家,真去量一下,那就是傻人,但他晓得这个山,二十年来也大了几寸或几尺。山在变动,也在长大,也在毁灭。
所以这个一合相的世界,假使真有的话,几千万亿年以后,也变成空,由空再变成有。所以他说:
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一合相是假有,这是一句话,一个名辞,没有不变的东西,不变只是个理念。
但是有没有一个一合相?你说这个世界空的吗?现在天气热了,你硬是感觉到天气热,冷气一开,硬是凉快。人经常说人生如梦,好像梦就是没有,这个观念、思想是错误的。梦不是没有,梦是有,偶然的,暂时的,片面的。心理学研究显示,最长的梦没有超过五秒钟的。人睡著做了一个梦,梦见从小长大,经过了多少事,直到最后自己死了,醒来眼泪流湿了枕头,梦中经过几十年光阴,实际上只有三秒钟。
梦中的时间、空间是相对的,爱因斯坦也了解到时空是相对的。我们在地球上过半个月,月亮上只是一夜,这个世界上一年,太阳里只是一昼夜。还有其它世界,我们过一百年,他们才过了一昼夜,我们人的一昼夜,却是许多小生物的万世万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千百亿化生不晓得过了多少时间;所以宇宙间任何星球,时空都是相对的。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他说有没有一个世界真是一合相呢?有,但是佛说那是不可说,没有办法让你理解的。因为你们不懂,也没有办法懂,而且也说不得,一说之后,一切凡夫就贪著这个事情。所以啊,密宗、道家,许多都把这个一合相用邪门外道的眼光去看,去解释了。
实际上是什么道理呢?是真空可以修成妙有的道理。
《金刚经说什么》第30品 一合理相分(03)
03、第八识和种性
讲到这里,我们就要研究般若,要研究般若就要研究唯识,不然对于专门讲性空道理的性宗,就迷糊了。性空的道理一搞迷糊,学佛落入错误的知见,那是一个断灭见的空,把空当成什么都没有,那是邪见。空是一个境界,心性之学,般若,在《金刚经》中只用一个心,就代表了一切。唯识宗法相宗把这个心分析来讲,变成八个识,叫做八识。
八识中的第六识是意识。意识,我们容易懂,就是我们心理上思想所起的作用,也就是意识状态。作梦也是意识背面的一部分,心理学叫做下意识。在唯识学上梦是属于独影意识的作用,独影意识还有其他很多的作用。第八部分阿赖耶识包括了现在、过去、未来的时间与空间,也包括了过去的因、种子和未来的种性,这就是三世因果的学理基础。
同一个父母生下来的兄弟姊妹,每个人个性不一样,因为父母的遗传只是一小部分,还有什么呢?自己带来的前生的种性、习气、习惯。这个重要的部分是第八阿赖耶识最重要的种子带来的。这个种性作用叫做阿陀那识,关于这一点,佛在《解深密经》上有一首偈子: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佛法的很多经典都是讲空,尤其是《般若经》。而在法相、唯识的部分,却不从空来讲,而从现有的现象来说明。教育方法路线也不相同,因此在《解深密经》说到心的本来,心的第八部分──阿陀那识的作用时,他说,你要研究起来,非常难懂,非常深,非常细密,它像那个瀑布,或者像长江里的流水,看起来千年万年,水始终在流,实际上大的浪头流过去了,就不会回来。
我们刚刚看到前面的这个浪头,马上流过了!未来的浪头又接上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物理世界同我们心理世界是差不多的。
你看流水一个一个浪头,乍看像固定存在,实际上没有固定存在,每一个浪头是每一个水分子点滴构拢来的。假使把这个浪头水分切开,它也就没有水了,连带的瀑布也不能形成了。可怜我们没有办法看到,所能看到的,永远是浪头。也像电灯打开开关,第一个电源一来,磨擦发了光,又马上消散了,接著第二个又上来,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一个亮光,实际上,过去电不可得,现在电不可得,未来电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可是它有电,所谓电者,即是非电,是名为电。
《金刚经说什么》第30品 一合理相分(04)
04、心念如暴流
我们的心理状况也是这样,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活了几十年,一切种子如瀑布一样在流。实际上当我们一出娘胎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已经死亡了,第二个念头又死亡了……你看八点钟开始,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观念都在过去。过去不可得,未来怎么讲,我还没有想它呢!也是不可得。刚说现在,现在不可得,现在就没有。但是你说没有吗?它那股力量硬是存在。一切种子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聪明愚笨,善与恶。善人把善的种子引发了,慢慢再把恶的种子转变成善的,成为至善之人。这就是修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果你把恶的心念发展下去,善心被它感染了,善心也变成不善的心了。所以说,一切种子如暴流,像瀑布一样在流。瀑布并不是没有啊,是有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它永远在流。所以佛说我于凡愚不开演,因为智慧不够的人,不敢对他讲这个东西。
你说无我,有一个真我,这个真我没有办法加一个名辞,如果加一个恒常不变,就曲解了恒常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于凡愚不开演,怕一切众生的智慧不够,他用分别心,用世间法的观念来看这个如暴流的种性,抓住了,以为生命有个真的我,那反而错了。
生命的无我之相,是破除众生抓住小我之相的错误。小我之相就是每一个浪花,每一个水分子。能够把小我之相修持到纯净、空相,才可以找到生命的本来,那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然后它可以起一合相的作用。什么一合相呢?真空可以生出一个妙有。
《金刚经说什么》第30品 一合理相分(05)
05、真空如何生妙有
首先要把身心两方面转化,光修心性也不行,因为我们的色身也是阿赖耶识的一部分,就是“心”的一部分。修一切善法,把它统统转化了,可以产生一合相。所以佛菩萨的真正成就,是三身成就,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三身是一合相,就是体、相、用三位一体。
但是,你如果真执著了这件事,也错了,因为著相了。四大本来皆空,但是四大并不是坏东西,它也是自性本体功能所变的。四大皆空是讲它的存在不永固,你如果证到了法身,到了三身成就,也可以使这个假有的四大、偶然的四大,延长其存在。
所以佛说“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就像他说阿赖耶识,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的道理一样。
佛经的翻译,凡夫就是平凡的人,也就是指我们一般人。一般人的习惯都要抓东西,活著的时候总要抓住东西。道家所讲的握固,说明小孩子生下来都是抓得很牢捏住拳头,活的时候手都是弯弯的,到死的时候才完全放开。
所以说,凡夫之人都是天生的贪著其事,都要抓,抓得很牢,因此佛说不可说。我们给它的结论偈子:
《金刚经说什么》第30品 一合理相分(06)
06、第三十品偈颂
尘沙聚会偶然成,蝶乱蜂忙无限情
同是劫灰过往客,枉从得失计输赢
“尘沙聚会偶然成”,这个世界是一颗颗沙子堆拢来,偶然成功的世界。人生也是这样,他是你的父母、你的丈夫、你的太太、你的儿女,也是尘沙聚会偶然而成。
“蝶乱蜂忙无限情”,这个尘沙堆拢的世界一形成,很好看的,那么多的花朵,构成了自然的美。蝶乱蜂忙,人们就像蜜蜂蝴蝶一样,在那里乱飞乱钻乱忙。前面我们也提过,唐末的罗隐有一首诗,形容人生的痴,像蜜蜂一样。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一天到晚忙碌采花酿蜜,为谁辛苦为谁甜。如果喜欢吃蜂蜜的话,拿起那一瓢蜜就要念一下,然后说,为我忙!咕噜把它吞下去;那就对了,有了答案了。可是蜜蜂自己没有答案,采得百花酿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人生都是如此,忙了一辈子,为儿女呀,为家庭呀,忙到老死,最后嘛,眼睛一闭像那个蜜蜂一样,为谁辛苦为谁忙,不知道,找不出答案。
所以我们说,蝶乱蜂忙,明知道人生是空,个个都看得清楚,可是还是舍不得呀!还有无限情,自己无限的感情。有时候看这个世界上的人真好玩,很多人反对打牌,但是自己一辈子就坐在牌桌上而不自知。不过打牌人人不同,有些人把写文章当牌,一天勾著头,脖子都歪了,像打麻将一样的写文章,他也在赌啊!写诗的,作文章的都一样,都是在赌。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赌场,谁赌赢了?谁赌输了呢?只有当东家的老板赚了钱,其他的人都输光了。赢的也输,输的也输,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一回事。所以我们了解了人生,一合相即非一合相。
“同是劫灰过往客”,我们的这个世界是个劫灰,前一劫烧成灰了,这一劫从新再来,所以叫劫灰。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像是住旅馆一样,过往之客,有生就有死,有死再有生,同为劫灰过往客。
“枉从得失计输赢”,人生在世,谁对谁错?谁赢谁输?都差不多,最后都是没有结论的走了。假使以佛法来看人生,都是没有目的的来,没有结论的回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