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以前,我家没有电视机。阴天下雨或是不干农活的日子里,父亲喜欢读书和下棋。书是他订阅的《农村科技》和他积攒下来的医药典籍,下棋一般是在夜深人寂之后。不过他在家里读书的次数多,下棋却多在别处。每每看见母亲焦急地等待不知身在何处、不知何时能回的父亲,我对下棋就多了莫名的憎恨,对书却喜欢的不得了。
那时村里家家孩子多,有的一家甚至七八个。我们就像路边的野草肆意生长。没人明确地告诉我为什么要读书,怎样读好书。我只是特别喜欢读故事书。
因为对母亲过度劳累的担心,我只在忙完手头的活计才读书。小孩子精力足,三伏天的午觉我一般是不睡的;寒假里长夜漫漫,陪着母亲窝在热炕头的时节;上学时的午休时光;放学时等待吃饭的时候……我没有正经八百的读书时间,所有读闲书的时光都是忙里偷闲挤出来的。以至于现在的我养成了一个坏习惯:越忙越紧张越愿意拎本书读,总爱读快书,不爱做笔记。
那时家里可读的书太少了,整个乡镇也没有一家书店,家里的钱一直不充裕,我从不敢开口向家里要钱买书。我把自己的课本一一收好,包括姐姐的课本也让我偷偷地收了起来,没事就拿出来再读一遍。实在没书可读了,爸爸医书我也看几眼,重点看书中的小故事,再不就到小伙伴家里去串门,扫视她家过年糊墙上的年画和报纸。能看见一则过时老久的新闻我都会新鲜很久很久。
做了教师,需要教学生读书,我才知道自己一直不会读书啊。在参加青椒计划前我只是通过多方面的阅读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没有系统的学习,也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更没有稳中求变的思想。
听见“互加计划”跨年晚会上老师们的精彩分享和孩子生情并茂的朗读,我觉得自己迟了许多。
听听别人的读书故事,看看他们推荐的书,开卷有益,谁说不是呢?
仔细想来,读书一定要有法,要分类,要有选择,要有交流。有些书可以常读,常背,巴金把一本《红楼梦》读了半生,《家》《春》《秋》处处可见红楼的影子;有些书可以跳读、略读、挑读,比如我们的教学参考书;有些书最好不读。
一杯清茶,一袋零食,约个伙伴一起读书,或是读后讨论交流一番,读后的韵味更加悠长了。
结婚多年,我庆幸自己依然喜欢读书,不过不再是一个人,还有我的女儿。经济条件好了,家里的书也渐渐多了起来,常常两人扯着一本书读着、说着、笑着、哭着。在交流中我记住了许多,学会了许多,她比我懂得更多。
庆幸那些没有电视相伴的岁月,感谢父亲读书的习惯,更感谢网络学习的机会。
人生路尚远,且行且珍惜。
有书读日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