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让女人一直居于幕后,然而有些女人却不得不走到前台,因为国家需要她们。她们当中有的人熠熠闪光,彪炳千古,而有的人也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不知何故却不为人所知,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提起文成公主大家都耳熟能详,并且认为她是唐朝第一位和番公主。她为了大唐和吐蕃的团结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历史记载,唐朝第一位和番公主并不是文成公主,而是弘化公主。
弘化公主是唐朝宗室淮阳王李道明之女,出生于唐高祖武德五年,聪慧美丽,自幼受到严格的教养,堪称才貌双全。她的聪明才智、风度仪表让无数人着迷。贞观十四年(640年),她年仅十八岁,带着和平的使命,在父亲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明以及右武卫将军慕容宝的护送下,离开长安,穿过西北的茫茫风沙到青海的吐谷浑王国,与国王诺曷钵成婚。
吐谷浑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最早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后徙居西北,在凉州、灵州一带。唐朝建立不久,国力不强,横亘在西域路上的吐谷浑联合西突厥,控制西域各小国,经常侵扰唐的边境,袭击来往商人,阻绝中原与西北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也阻碍了中国和中东、欧洲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丝绸之路不能畅通。唐太宗派兵进攻吐谷浑,吐谷浑兵败,成为唐朝属国。年轻的首领诺曷钵请婚,为了团结吐谷浑,巩固西部边疆,唐太宗决定采取和亲政策。
弘化公主为吐谷浑带来了先进的医药、种植、纺织等技术,使吐谷浑民族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进化与和谐。尽管远嫁大漠非人所愿,但是国家把重大的使命交付于她,她只能把思乡之痛放在一边,全力维护吐谷浑和唐朝的关系。
弘化公主不仅聪明贤惠,而且胆略超群。幸运的是她深受丈夫喜爱,因此,吐谷浑和唐朝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起来,这就引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满。有一年,丞相宣王和他的弟弟密谋在祭山活动中,劫持诺曷钵和弘化公主投奔吐蕃。公主得知消息后,没有惊慌,她飞身上马,和丈夫带着少量亲兵,连夜向鄯城奔去,并在鄯州刺史杜凤举的帮助下,一举粉碎了他们的阴谋,为了安抚人心,唐太宗命人持节抚慰吐谷浑民众。有了大唐的鼎力支持,吐谷浑迅速安定下来。从此,每年向大唐进贡。弘化公主作为和平使者,促进了唐与吐谷浑人民的友好往来。
弘化公主历经唐太宗、唐高宗和武则天三个历史时期,多次回长安朝拜,并为子女向大唐请求联姻。她是外嫁的十几位公主中唯一回过长安的公主,唐高宗以宗室女金城县主嫁诺曷钵长子慕容忠,金明县主嫁诺曷钵次子。吐谷浑王室与大唐王室结成世代姻亲关系,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但此举却引起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的妒忌,他借口吐谷浑离间吐蕃与唐联姻,出兵吐谷浑。后因唐太宗处置妥善,以文成公主与吐蕃联姻,松赞干布也奉行与唐友好政策,也将公主嫁于诺曷钵,于是三方共处,相安无事。
但好景不长,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大权掌握在禄东赞手中,他极力主张扩充领土,首当其冲是吐谷浑,致使吐谷浑亡国。四十一岁的弘化公主和诺曷钵率领残部逃亡来到凉州,暂时安居下来。在这里等待了九年,希望有朝一日恢复失地。虽然大唐竭尽全力,但愿望终成泡影。唐高宗为了防止吐蕃对吐谷浑的骚扰,将诺曷钵极其部众万余人安置在灵州一带。以诺曷钵为刺史,由其自治管理,弘化公主全心全意辅佐丈夫治理安乐州。后来66岁的她仍辅佐儿子继续治理。武则天称帝时,弘化公主被赐姓武,封为大周西平大长公主。武则天长寿三年,弘化公主以西平大长公主身份来朝,受到武则天的热情招待。圣历元年五月,弘化公主病逝于灵州,享年七十六岁,走完了她坎坷而伟大的一生。她带着复国无望的遗憾去了,她一生颠沛流离,但矢志不渝,至死仍励精图治,建设家园。她既是一个合格的和亲使者,更是一个爱国者,实为历代公主中的佼佼者。如此佳人为母国,为夫国一生殚精竭虑,功劳卓著,却被埋没千年,是谁的责任?
公主葬于凉州青嘴喇嘛湾,这里是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的交接之地。向南是吐谷浑国,向东直通大唐,憩息此地,弘化公主既能时时照拂她一生为之呕心沥血的国度,也能在大漠黄沙中与她的故乡遥遥相望。她一生为唐朝和吐谷浑发展友好关系奔波,不仅延续了和亲的使命,而且也带来了双方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她嫁入吐谷浑,开启了唐朝公主嫁于外蕃的开端,是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的一件大事,堪称和亲典范,理当被世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