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菜还是得从梁实秋先生《雅舍谈吃》说起。
他在《馋》中写了他的一个亲戚,“属汉军旗,又穷又馋。一日傍晚,大风雪,他儿子回家,顺路市得四只鸭梨,以一只奉其父,父得梨,大喜,当即啃了半只,随后就披衣戴帽,拿着一只小碗,冲出门外,在风雪交加中不见了人影。他的儿子只听得大门匡朗一声响,追已无及。越一小时,老头子托着小碗回来了,原来他是要吃温桲拌梨丝!这老头子吃剩半个梨,突然想起此味,乃不惜于风雪之中奔走一小时。这就是馋。”
所以梁先生说,“真正的馋人,为了吃,决不懒”。但老虎窃以为,这不仅是馋,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那就是讲究,或许有人不屑,说穷还瞎讲究什么,但老虎认为,就算是穷讲究,也是讲究。
全国哪里都有喜欢讲究的人,但论好讲究人之多,讲究的范围之广,北京人算首屈一指了。北京人好讲究,与曾为元明清三朝古都有关。皇宫王朝的各种规制各种讲究各种原则各种文化,使得平民老百姓们耳濡目染,渐渐由崇拜到效仿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乃至思想中来。以至于不论富贵达人或穷苦百姓,都有些讲究。
而讲究的最终原因是因为老北京人的“好面儿”。而支撑“好面儿”支撑讲究的是文化,所谓不论天文地理万事万物,最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才是真正的讲究。所以有人说过,北京人吃能吃出饮食文化,斗蛐蛐能斗出蛐蛐文化,赏鸟能赏出鸟文化,就是玩狗,都能给狗上谱……基本上是离不开礼、制、识、气、美这几个方面的。
而老北京有一道菜叫“赛香瓜”,就是“讲究”的好例子,其实无非就是梨、黄瓜、京糕,切丝,加点白糖,拌匀,在冬天吃不到香瓜的时候,花点心思,用简单的食材吃到夏天的味道,这不就是一种讲究吗?
老虎曾经看过四川一个作家乔瑜的一本书,叫《大生活》。一个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城市贫民柳东,无业游民却四处冒充大老板的金东民、守公共厕所的老苏、曾用铁钉子下酒的丁爷……他们都信奉一条准则:生活嘛,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他们身处逆境,却时时处处帮助那些比他们更弱小更不幸的人,用他们自已的话来说:“自已过得只比鬼火亮一点,却假装太阳去照别人”。老虎喜欢的就是这种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其实,这成都“大生活”的概念,和北京“讲究”的概念,有相通之处,这“讲究”关键就是三个字“精气神”,什么时候都不能失掉自己的“格”。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活出一个自我来,挺好。
就像这道塞香瓜,大生活,讲究。
挺好。
坚持原创美食文章,央视《味道运河》《吃货传奇》美食顾问,搜狐吃货自媒体联盟执行秘书长,美食纪录片《搜鲜记》总策划王老虎与你共同搜寻舌尖上的“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