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秦帝国》读书笔记系列由我爱刨根问底原创,今天是第四十天分享。
庞涓,鬼谷子名下赫赫有名一高徒、著名兵家,战国初期魏国名将。与孙膑同时期人物,两次败在孙膑手里。一次是魏国攻赵时齐国采取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一次是魏国攻韩是齐国采取的围魏救韩的马陵之战。在马陵战役中,庞涓兵败自杀。
庞涓,以自杀结束自己。从此,魏国走下神坛(霸主不再),战国格局开始新一轮的变动。
那么,庞涓为什么自杀?他究竟死于谁手呢?我们来好好分析分析,再仔细捋一捋:
一.庞涓幼年、少年的成长环境,是庞涓自杀的先决条件
1.庞涓的家庭状况,奠定他一生的底色
庞涓,出身寒门。自幼父母夭寿而亡,寄于经商叔父门下,受尽叔母及其子女屈辱。
在一次与叔父小儿子冲突中,将其推到廊下石柱撞死。随后,叔母拿菜刀砍向庞涓。最后庞涓用石头砸死叔母,又用菜刀补砍数刀。以发泄自己的屈辱之恨。
之后逃到大山一年多,被鬼谷子收回作为弟子。
庞涓从小就养成一切自保的性格。正是坎坷的少年经历,导致庞涓遇事一切以自己为准绳,不想让任何人挡自己的路。尤其是比自己强大的同门。
2.庞涓嫉贤妒能的品性,使其不计成本加害孙膑
由于知道庞涓的家庭情况,出身兵家世家的孙膑甚是同情、事事相让庞涓,在学本领的过程中,两人相处还算不错。
出师后,庞涓邀请孙膑同到魏国。在魏惠王魏瑩、庞涓都知道孙膑是孙武后裔时,魏惠王邀请孙膑做魏国上卿,庞涓做魏国上将军。
此时,庞涓的老毛病犯了。他怕魏惠王重用孙膑而自己没有用武之地。数次向魏惠王进谏:
(1).把孙膑留在魏国,不能让孙膑回到齐国,为齐国谋划,进而威胁到魏国霸业。
(2).孙膑心在齐国,对魏国不忠,不能重用。
(3).为防万一,让孙膑行动不自由。彻底减少孙膑离开魏国的可能性。
魏惠王魏瑩经过思虑,认为庞涓说得有理,随即默许庞涓针对孙膑的一切谋划(对孙膑实施膑刑)。
十年的屈辱,让孙膑同庞涓、魏国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二.魏惠王魏瑩判断局势不明,是庞涓自杀的重要条件
1.对秦国始终漠视,是魏国国力衰退的重大原因。
魏惠王魏瑩始终带着有色眼镜看秦国,秦国在魏惠王眼里始终柔弱不堪、穷困荒凉。尽管出于军事需要,庞涓多次提出:魏国欲称霸七国,必须西出消灭秦国。以免将来一统天下时西、东两面背腹受敌,有陷于灭国危险的可能。魏惠王却置之不理。
2.对于攻赵桂陵之战失败,没有正确认识具体原因。反而魏国上层激情昂扬,又为下一次马陵之战失败,埋下人员掣肘伏笔。
三.魏惠王魏瑩的用人理念,是庞涓自杀的主要条件
魏惠王依据大臣面向贵相、惨相、地位来用人,而不是具体的干事本领。
1.如果魏惠王是依据本领用人,就会根据公叔痤的提议,亲自考核商鞅,然后再看是否任用。
而不是因为卫鞅是中庶子身份而打个哈哈,直接跳过。将大才拱手送人,是魏国实力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2.如果魏惠王是依据实力用人,那么公叔痤死后,丞相就应该是庞涓,而不是绣花枕头魏卬。
3.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战失败后, 魏国绝大部分精锐被消灭。 针对秦魏两国河西之战,魏惠王再次无视赫赫将军龙贾的提议(让龙贾直接率领魏国三万精兵与秦国血战,保证魏国西北国土安全),而是又一次将草包魏卬任命为统帅,直接导致魏国剩余精锐全被消灭,魏国西北国土消失。
魏惠王的用人理念、加以付之行动,导致魏国多年来的精锐部队全部付之东流。霸主,也成黄粱一梦。
四:孙膑接触的军事才能,是庞涓自杀的决定性因素
十年的磨炼、十年的屈辱,孙膑将魏国、庞涓恨到骨头里,发誓用庞涓以及魏国来祭祀自己。
在齐王访问魏国时,孙膑以刑徒身份,千方百计回到齐国。
孙膑是如此熟悉庞涓,数得出庞涓的优点,摸得到庞涓的缺点。睁眼看庞涓的战略,闭眼算庞涓的兵败之地。
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使用运动战术,利用庞涓对战场知道、并不刻在心的策略,一步一步利用庞涓的心理,诱使庞涓到指定地点、指定战争方式结束魏国精锐、逼杀庞涓本人。
五:总结
表面看,庞涓死于齐国圈套,可实际呢?
第一:庞涓死于魏惠王的无知。
如果魏惠王对于国家格局有正确了解,就不会放弃六国逄泽会盟大好时机;如果魏惠王对国家格局有正确了解,就不会有马陵之战失败;如果魏惠王对国家格局有正确了解,河西之战就不会失败。
庞涓的失败,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魏惠王认人不清,导致政出二门,为失败买下最大伏笔。
第二;庞涓死于自己的狭隘。
如果庞涓没有妒忌,不陷害孙膑,两人携手治理魏国,则魏国的霸主地位更会加强、甚至一统天下。庞涓也不会惨死。
从这点上说,庞涓死于自己的狭隘。
第三:庞涓死于对手孙膑。
正是由于庞涓的狭隘,还是由于对手孙膑的强大,外加魏惠王无知的配合,庞涓惨死战场。
预知后面如何,请看明天《大秦帝国》读书笔记四十一。
作者:王跃英,爱思考,爱行动! 笑一笑,走一生!
备注:本作者所有文章禁止转载、禁止搬运,如需转载,请在评论区联系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