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韩信还是个平头百姓的时候,没有什么能够谋生的手段,天天跟在别人腚后面蹭吃蹭喝,大家都很烦他。
韩信在南昌亭长家里蹭吃蹭喝几个月,被亭长的老婆嫌弃,于是就改变了平时吃饭的时间,让韩信来到家里吃不上饭。
韩信明白了意思,就不再去蹭吃蹭喝了。
韩信为了充饥就去城外钓鱼,旁边就有很多洗衣服的妇女。其中一个看见韩信饿的可怜,就将自己的饭给韩信充饥。这一给就是几十天。
韩信很高兴,对这个妇女说:“我以后一定会报答你的。”
这个妇女生气地说道:“你一个大老爷们,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我只不过是看着你可怜才给你口饭吃,难道是为了你以后能报答我才给你饭吃么?”
后来韩信显贵,就给这个妇女一千金来报答她。
[述评译文]
刘邦、陈平在没有发迹的时候,都被自己的嫂子看不起,被何亭长的老婆有这样的表现实在是非常合情理的事情。
像这个漂母这样宅心仁厚,实在是少之又少。
不过真的是好奇怪,楚汉双方那么多英雄豪杰,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韩信的价值,就算是刘邦也不知道韩信的价值。只有萧何在和韩信的交流中发现了韩信的价值,这个漂母却在韩信落魄至极的时候愿意帮助韩信,那可真是独具慧眼啊。
淮阴漂母祠有一个对联:“世间不少奇男子,千古从无此妇人。”真是漂母的真实写照。可惜漂母祠太过狭小,不能表达出漂母的功劳。
刘道真年轻的时候经常以捕鱼为生,他唱功一流,听到他唱歌的人都要停下脚步不愿意离开。
有一个老太太觉得他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特别喜欢听他唱歌。于是她就做好了河豚给他吃。
刘道真吃了老太太做的河豚也不道谢,不像一个一般的人。
老太太看他没有吃饱,就再做了一个河豚给他吃。刘道真吃了一般就离开了。
后来刘道真成为了吏部郎。当时老太太的儿子是小令史,刘道真就破格提拔了他。
他不知道为什么,回家问了自己的妈妈。他妈妈告诉他为什么。
这个老太太的眼光和漂母不相上下,而刘道真的大器远胜于韩信。
原文
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
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觉其意,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边批:信之受祸以责报故。]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信既贵,酬以千金。
[述评]
刘季、陈平皆不得于其嫂,何亭长之妻足怪!如母厚德,未数数也。
独怪楚、汉诸豪杰,无一人知信者。虽高祖亦不知,仅一萧相国,亦以与语故奇之,而母独识于邂逅憔悴之中,真古今第一具眼矣!
淮阴漂母祠有对云:“世间不少奇男子,千古从无此妇人。”亦佳,惜祠大隘陋,不能为母生色。
刘道真少时尝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留连。
有一老妪识其非常人,[边批:具眼。]甚乐其歌啸,乃杀豚进之。
道真食豚尽,了不谢。最非常人。妪见不饱,又进一豚,食半而去。
后为吏部郎,妪儿时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
不知其故,问母,母言之。
此母亦何愧漂母,而道真胸次胜淮阴数倍矣!
补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初封楚王,后被降为淮阴侯。用兵如神,世称“兵仙”。
刘季:即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字季。这里讲的是刘邦没发迹的时候时常带着狐朋狗友到他的哥哥刘伯家里蹭饭吃。刘伯死后,刘伯的老婆就不再让刘邦蹭吃蹭喝了,刘邦因此怀恨在心。
萧相国: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封酂侯,位列功臣第一。这里说的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只有萧何一个人认识到韩信的价值。
刘道真:即刘宝,字到诊,西晋大臣。他文武兼资,还能唱歌能吹箫。可谓全才。
感
这刘邦对他嫂子,其实非常坏的。
刘邦后来追封哥哥刘伯为武哀侯,但是没有封刘伯的儿子。
刘邦的亲爹问为什么。刘邦说,“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
后来刘邦将自己的侄子封为羹颉(jie,二声,结)侯,羹颉的意思就是饭糊糊。可见这刘邦真的是小心眼。
韩信比刘邦也是好不了多少。
韩信报答南昌亭长是怎么报答的呢?给了南昌亭长一百个铜钱。
咱们就说,在人家家里蹭吃蹭喝好几个月,是一百个铜钱能够报答的么?
就是喂狗喂上几个月,那狗也会知恩图报的。
刘邦和韩信在这个问题上,说句猪狗不如都没问题。
另外,我个人认为,漂母之所以会在韩信的关键时刻施以援手,并不是因为她认为韩信日后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而是非常朴素的恻隐之心。就是单纯看韩信可怜,如此而已。
所以,从功利的角度来说,给刘道真做河豚的妇人更有智慧。她给刘道真做河豚的时候就是一种投资者的心态。
但是,很明显的,远远不如漂母的这种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