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这种东西,只有老得下面柔软了,心才会柔软。”
十年前,阿郎(周润发)是个年轻有为的赛车手,波波(张艾嘉)是个生活无忧的富家女。年轻就是好啊,充满了活力。就算没钱,未来也像是很广阔的样子。
那时,波波最开心的,应该是坐在阿郎的摩托车后座,抱紧他,跟着他奔向未知的远方。
【插个题外话。】为何速度会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享受?我觉得跟人的灵魂有关。灵魂,我自定义为一股人形的气体,跟气压有关。风是流动的空气,如果风跟你的灵魂吻合(有的风吹到脸上身上,并没有舒服的感觉,比如天冷的时候,或者天气很闷),它的温度、湿度、密度都跟你的灵魂是一样的,那么就像温水更能够被身体吸收一样,你周身的毛孔都会打开,接受外界的气,浑身舒畅。肉体不能飞,灵魂却是可以飞的,但是灵魂被束缚在这个肉身里,是很憋得慌的。所以必须借助速度来体验飞的感觉。我想那些入定的大师,灵魂出窍,是因为在密闭的空间,空气没有流动,而他们摆出最精妙的姿势,让灵魂跟人体各个环节都吻合,就像钥匙打开锁,自然就解脱了。(以上都是我的猜想)
好吧,说了这么多,是想说夏天吹风是很爽的,而香港又是海港城市,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住在那人的心情都会很好。而这影片也是选在1989年夏天的香港。然后,又是赛车。想说从电影Rush到一场场F1大奖赛,从耳闻到亲眼目睹,我对赛车是有着特殊的情结的。我也知道,摩托车赛比四驱车赛更加危险和刺激。当时的香港好像非常流行骑摩托车。在看《人鱼传说》的时候,里面那些耍帅的男人(一般是一头齐肩长发,可参见《古惑仔》浩南哥,汗),带着自己的女人闯荡江湖,都是骑的声音巨响、车头较低的摩托车(赛车)。《极速传说》、《古惑仔》系列也可以看出赛车文化在港片里也是很有历史的。阿郎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赛车手。(原来我一直爱看赛车类的港片,哈哈)
男人可能天生好动,因为他们有一副强壮的躯体。他们非常爱好享受速度带来的感官刺激,时常比赛以体现自己争强好胜的本性,来获得精神慰藉,阿郎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好像只有在摩托车上才找到自我,只有在不断地超越中才能获得满足。他也终于获得了冠军,获得了他想要的一切——女人、名誉、骄傲的资本。那时候,波波也单纯地以为,她可以一直成为这样一个冠军背后的幸福女人。
而她竟然没有听过“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句话。好吧。意气风发受众人追捧的阿郎,早已经不习惯过平淡的日子。他已经在冠军的光环下,逐渐变得庸俗不堪,忍受不住寂寞,乱搞男女关系、脾气暴躁,被极度的骄傲冲昏头脑。而这也使他犯下了今生最大的错。
渡边淳一说过,男人这种东西,只有老得下面柔软了,心才会柔软。说得一点都不假。年轻的时候,男人总是想要得到更多,总是觉得不够、不满足。但是他们不明白,得到也是失去的开始。也许阿郎当时并不是真的不爱,只是不懂爱而已。后来他才发现,那些女人也只不过是爱他的年轻、强壮,爱他徒有其表的耍酷,爱他的挥霍无度。而那个真正爱他的人,已经被他弄丢了。
忘掉沉痛的回忆。十年过去,阿郎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浪子,变成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中年屌丝。曾经的赛车冠军,如今正穿着满是灰尘、超级耐磨耐脏的工地服在工地上帮人开车。(除了会开车,其他什么都不会的人,总得找点自己能做的事儿吧。还是要多读书啊!)
他跟10岁的儿子——波仔(阿郎跟波波的儿子)仍旧住在十年前的旧街阁楼,每天早上垃圾车大街小巷嘟嘟响,提醒他们倒垃圾。父子俩,挤一张床,房间里乱得不成样子,什么都不讲究,生活粗糙,两个人可以当垃圾一起被收走。唉,看来家里还是得有个女人啊,生活质量完全没有保障!
贫穷让孩子也缺乏教养。波仔从小混迹于这些工地上老爸的同事之间,顽皮、爱狡辩、满口脏话。好在他并不嫌弃这个“没出息”的父亲。放到今天的社会,有这么个懂事的儿子,真是他爸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阿郎每天骑摩托车送波仔上学,车开得东倒西歪(说明车技好啊),边吃早点边在狭窄的街道上穿来穿去,最后来个急刹。好吧,香港就是这样,非要强调一下自己的交通有多么牛,来证明“香港不堵车”的传说。(汗)
然后编剧又利用人们对“遗传”的一贯理解,让波仔成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小能手。这一“特长”恰好帮他接了部他亲妈公司负责拍的运动品牌广告,重逢在即。
——“十年前事翻疑梦,重逢可怜俱老。”
曾经的恋人与怨侣,不期而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波波再也不是十年前那个单纯、烫着小卷、可以为了爱情放弃家人的小姑娘了,她是广告制作人,一头清爽干练的短发,住五星级酒店,在高级餐厅用餐,使用英语,男朋友事业有成。她看上去是那么优雅、知性,比十年前更加迷人。从头到脚看看自己,阿郎还真的得无地自容,过去对不起人家,现在更是配不上人家。他已为他当年鲁莽的冲动行为付出了代价——车祸、残废的右腿、波波的离去、牢狱之灾、穷困潦倒的十年、独自抚养儿子。发生的一切,都让这个男人雄风不再,如今站在波波面前的,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了自尊的老男人。起起落落,人生就是这么不给面子。
虽然都很尴尬,还是重逢了。
想说两个人重逢后的第一次约会很有趣。波波放下身段去工地找阿郎,了解波仔的情况。工地出现这样一个大美女,是个人都要好奇,阿郎装逼地朝那辆灰扑扑的摩托车一指,说,我的车在那边。真要说,张艾嘉坐在后座,双腿翘起,避过水滩,白色长裙随风飘起,真是浪漫!
两个人来到他们曾经常去的餐厅,坐了同样的位置、点了同样的菜,只是由一杯珍多冰变成了两杯。我想波波会爱上阿郎,心里对阿郎还是有崇拜的,她崇拜阿郎骑摩托车时的帅气、崇拜他鬼点子多、崇拜他几句话就能逗她开心。当年的误会、伤害,如今也都成为那轻轻的风和那淡淡的曲子。无关紧要。阿郎也接受了这些年来自己的失败,丢掉浮华,内心只是单纯地想念着那个陪伴他、理解他、为他生下波仔的女人。
送波波回酒店的路上,两人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让阿郎一度以为他还能够再次和波波复合,他的确也抱着这样的希望。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一切都是他痴心妄想。波波返回酒店就挽起男朋友的手头也不回,装作没有听见他喊她“波波”;一起吃法餐,波波还是选择跟男朋友走,留下阿郎和波仔,以及面前闪着烟火的两份儿童套餐,跟两只傻瓜一样。女人的心,一旦不再给你,她是可以更加决绝的。但是女人啊,又是心软的。因为她们把一生的梦想都给了曾经最深爱的那个人。
一边是曾经深爱的丈夫和带给她无比惊喜的儿子,一边是对她关心、事业有成的男朋友。艰难地抉择。
电影以悲剧收场,波波好不容易选择了回来,影片却用一场生死别离来证明阿郎对波波的真心。结尾响起罗大佑这首你的样子,让看的人也不禁落泪。也许曾经没有犯下错,今生就不会承受如此的伤痛。可是一切的一切,都没法重新来过。
大概十年前就看过,只记得阿郎这个名字。前段时间找出来看,简直是被张艾嘉年轻时候惊艳到了,觉得看这片子好值得。
对张艾嘉有印象是在看《观音山》的时候,只觉得里面那个演性情古怪、说话刻薄的老女人眼熟,没想到竟然是她,后来又看她导演的《少女小渔》,耳闻即将上映的《念念》,发现我不用去看她每一部作品,看她所有的资料,心里就已经觉得敬佩。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嘴唇,不是很厚,但是好像每一张不同年龄的面容,这张嘴唇都是一个样子,永远不变。就像岁月流逝,但风韵犹存,全是年轻时留下的底子。
总体来说,片子是我非常喜欢的。它胜在细节和浪漫的悲情,少有的自然而然的悲欢交叠的节奏。罗大佑的两首曲子应该是为该片量身定做,很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