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特别渴望成为一种人,他们人缘好到爆,不管去哪里、不管做什么都会一呼百应,班级活动,他们永远是最活跃的。
他们永远不会像我一样看到老师就战战兢兢,相反他们可以和老师称兄道弟;班级活动上,他们总能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他们和所有人热情的打招呼,他们似乎认识所有人,不管那些人是圈里的还是圈外的。他们似乎永远都是忙忙碌碌的,带着所有人一起忙碌。
我渴望成为他们这种人,似乎永远都和周围的人在一个步调上,别人说的话他们都能够接上,甚至抛出令人信服的见解;他们永远与人为善,即便被人开玩笑也能开心地回应。
我羡慕他们的八面玲珑。
我想,他们是不会孤独的吧,他们永远都有人陪,他们生日了会有很多好友关心,他们生病了会有人嘘寒问暖……
于是,我也试图成为这样的人,讨好身边的每一个人,努力迎合别人的期待,活跃在课堂上聚会上,尽力解决身边人的大事小事。
为了在她们聊天时我能插上一两句话,看她们看的小说,追她们追的韩剧综艺,我以为这是存在感。
舍友去逛街、去游乐场需要陪伴,我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舍命相陪,我以为这是讲义气。酒桌上学会察言观色,强颜欢笑,推杯换盏,我以为这是攒人脉。
别人指着你的痛处短板打趣,只能尴尬的附和着,连生气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怕别人说我开不起玩笑。
别人玩某一款游戏、吃某一种零食、买哪一类衣服,我也要跟着,因为怕别人说我不懂潮流。明明笑话不好笑,我也要跟着哈哈大笑,因为怕别人说我笑点高扫大家的兴。
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对他人友善,换来所谓的好人缘。身边的确开始围绕一些人,有人陪着吃喝玩乐,有人陪着上课下课,可是却没有一个能说心里话的。
有些事藏在心里是莫大的委屈,话到嘴边又觉得无足挂齿不值一提。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孤独感依然无孔不入。
可是,我终究不是那样的人,努力合群的我,过得很不快乐。我甚至觉得,我很虚伪。
那天看到余华写的一段话:“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我终于明白,消耗大量时间精力换来的“你人真好”,这样的群,合而无用,只是在浪费生命罢了。任何一段关系都不应该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人脉从来不是靠酒桌上的故意迎合说大话而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是吸引来的。丰富自己比取悦别人更重要。
并不说那些合群的人都会这么累,都会这么不快乐,只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在意的东西不同,能让自己快乐的方法也不同。
我依旧羡慕那些人,但是我跟喜欢不再去努力迎合的自己。
融入不了别人没什么,不合群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鲁迅说:牛羊才成群结对,猛兽都是独行。
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孤独从来不会毁了一个人,更多的人因孤独而优秀。
当我不再为了合群而合群,不再为了迎合别人而委屈自己,不再为了陪伴别人而牺牲自己。
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书、写作、旅行。
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我发现这样不合群的自己反而更充实更快乐。
也许在生命的旅途中,每个人都要渡过一段黑暗寂寞的时光,找不到方向,看不到路途。这段孤独的旅程正是为了塑造那个独特的自己而存在。唯有凭借自己的力量通过,我们才能成为破茧而出的蝴蝶,羽翼丰满的雄鹰。
那个时候的自己,不再有迎合任何人任何事的欲望,生命是纯粹的,是自己的,自己做的每一件事也都是为了讨好自己。而其他人,我心怀善意与他们同行,却已经无意与他们为伍。
有几个知心的朋友,有偶尔温馨的陪伴,一切都够了。
不需要花时间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充实自己,当你用心读完一本书,写完一篇文章,结束一段旅程,生存的本身就成了一种神圣的存在。
其实,不合群的你真的很酷。
那是特立独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