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的时候有点焦躁,起来晚了,没有看书、没有写字、没有做语音分享,就直接要带孩子奶娃了,老婆还在上班,我发现提前休假在家倒也干不了什么,一想到每日的功课无法及时完成,心里面就非常焦虑,甚至一度郁闷。
孩子叫我陪她玩,我也应付着,说等一会。孩子说,为什么总是要等一等,每次都要等一等。小孩子倒是有什么说什么,高兴时就高兴,不高兴时就不高兴,毫不掩饰,倒是活得挺潇洒。
后来洗了一个热水澡,稍微好一点,然后带着孩子出门了。
发现早上的焦躁和郁闷还是影响了我,所以在带孩子玩的过程中也不是特别投入,心不在焉的样子,不如刚刚休假带孩子时的状态好。中间在沙滩上玩的时候,有一次叫了孩子好几次她都没回应我,就有点气愤,对着孩子发火了。
情绪真的是检验一个人的试金石,造物主把情绪赋予每一个人,真的是莫大的智慧。一个人,只要还受着情绪的左右,他就只能是一个普通人,而那些能够与情绪为舞的人,则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虽然平常里认为情绪没什么,但是一遇到事,情绪一爆发,你就知道自己原来境界是多么的一般。嘴上说的都是扯淡,真正能在日常小事中践行出来的,才是真功夫。
所以,现在该怎么做呢?
一是做到高度的觉察,随时觉察自己的情绪,做到即知即觉。
二是每天反思自己的情绪,对事件进行解读,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剖析。
三是从源头上入手,严格做好每天的作息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学会学习,确保每天任务的完成。
对于积累有效成长时间这回事,光靠量的积累没有用,这句话的关键还在于有效时间。所以,如何有效读书?如何有效学习?这才是最关键的。只有选择题做好了,解答问题才有意义。否则一味的输入,只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大仓库。
要掌握新的读书法,不是说一本书从头一个字一个字读到尾,而是要围绕着问题来读书,将书看成是某个人的思维方式,一本书就是一个人对某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你可以对比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思考,看看这两者有什么差异。我可以通过查看书本介绍、目录、前言、后记等部分,先找出作者的论证逻辑,然后再针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关键的攻克。这样一会节省时间,二会突出思考和思维训练,三是针对你实际面临的问题来寻找答案,一举三得。
另外,要特别注意寻找一本书中的“临界知识”,也就是关于知识的知识,知识当中20%的底层规律和原则性的内容,把80%的时间浪费在这些“临界知识”上,而不是平均用力,平均用力说明自己还不会读书。
学习是讲究方法的,自己一定要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掌握这些方法,而不能一味追求什么数量,这样会害了自己。
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