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朋友圈转发最多的,鸡汤文要是说排在第二,那就没有谁敢说能排在第一了(父母的朋友圈除外哈,因为父母的朋友圈,你们懂得,那是一片被“不看就后悔”、“看完再也不敢吃”、“癌症真正的克星找到了”之类的文章占领高地的神奇土地。)比如网红“咪蒙”的公号,大部分文章都是在倡导独立、自主,努力、拼搏,还有很多畅销书也都是励志鸡汤大碗大碗让你干。在这些文章和书里面,无论是百万富翁、成功企业家、还是社会名流,他们的成功故事总是很类似:出生在普通家庭、依靠天赋和成功,最终走向巅峰。要么就是富二代,身在福堆儿却依然坚持白手起家,完全不care老子的光环,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为什么现在这些文章和书会火,关键还是有市场,因为广大吃瓜群众对成功很饥渴,很需要靠喝鸡汤勉励自己,也可以说是一种缺啥补啥的结果。
但是成功真的像这些公号或是流传甚广的文章里说的那样,只要努力就行了么?至少在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异类》里面,对成功有不同的解读。
《异类》里面,作者通过数据、案例分析等手段证明,个性作用(我们所熟知的坚韧、拼搏等都属于这一类)并非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成功人士可能并非白手起家,而是以某种形式获得家族的荫蔽,那些最终变的卓尔不群的人看似完全依靠个人奋斗,其实不然。他们得益于某些隐藏的先天优势,或是非凡的机缘,抑或是某一文化的特殊优势。
举个世人皆知的名人——比尔·盖茨的例子。2016年的福布斯富豪榜单,Bill蝉联世界第一,第一本就很难,竟然还能蝉联。很多人知道比尔·盖茨是个天才少年,哈佛辍学,而后和朋友创建微软,这是有关他经历的通俗版本。但其实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他的父亲是知名律师,母亲是银行家的千金,用现在话讲,比尔·盖茨不说含着金钥匙出生,至少也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而且他中学就读的是一个专门为富家子弟开办的私立学校,1968年的时候,很多大学还没有电脑的情况下,这个贵族学校就配备了专门的机房,所以当其他人还不知道电脑是何物的时候,Bill同学就已经开始学习编程了,随后又到一家信息科技公司编写软件,为他随后创立自己的公司奠定了技术基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盖茨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首先得家里有钱,这样才能让他入读有电脑的学校,才能有续的练习和实习机会。
可能这个例子会让很多普通人郁闷,因为毕竟我们可以选择的东西很多,只有爹妈不能选。那出生于普通家庭的人,成功真的就只需努力努力在努力么?文中举例了莫里斯和他儿子的经历。莫里斯1919年的时候考入布鲁克林法学校,是家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娶了著名的犹太法典学者的女儿,住在富人聚居的皇后区,并且收购了纸业公司,未来前景一片光明。看上去莫里斯是典型的普通民众通过自己努力过上理想生活的结果,但实际上,莫里斯渴望的事业上的成功从未实现,因为随后20世纪30年代赶上了大萧条,他甚至不得不为区区的25美元的生意折腰。再来看看莫里斯的儿子,莫克,他也是一名律师,他成立了自己的法律事务所,后来高价卖出,随后又成立一家版权代理公司,至今已经成为世界知名出版商,父亲没有实现的理想在儿子这一代全部实现。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出生的年代不同。莫克生在了好时代!因为莫克出生的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正是人口出生的低谷期,这时期的儿童在他们就业的时候劳动力开始不足,在供不应求的劳动市场里,成事的概率就高了很多,而且大萧条时期,很多大学教授或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都选择到普通公立学校当老师,因为能获得稳定收入,这也使得那个时期美国的普通基础教育水平非常之高。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经历,80、90年代穷乡僻壤的中小学校里,藏着很多牛掰的老师,因为他们大多都是文革时期成分不好,不能考取大学的。所以80、90年代农村地区考出了很多的大学生,但是现在呢,由于好的教师不再受限制,好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到了城市里,集中到了好的学校里,马太效应显著。而偏僻地区由于薪资不够吸引力,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师资水平也每况愈下,这也是为什么说“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说到这,估计好多小伙伴要说了,既然成功不是靠努力就行的,那我还努力干嘛。说的很有道理,我看完这本书也一度怀疑人生,觉得自己各方面先天优势都没有,后天的运气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来,自己努力的意义在哪。幸好自己很快就想通了一个道理,就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有的人成了李天一,有的人成了比尔·盖茨,我们无法决定外在的幸运因素,我们唯有把握好自己,做好自己,这样,才能在机会的列车开来的时候,赶上这趟车。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