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叙(中)
“泛爱众,而亲仁”。这一句看似与前两句没什么关系,实际上也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由内而外”的思想。前文讲孝敬父母、兄友弟恭、谨言慎行、讲究诚信。这都是向“内”的。而“泛爱众”由内而外,将仁爱推及他人,从爱自己、爱父母、爱兄弟姐妹,进而到爱他人,达到一种“博爱”境界。所以“泛爱众”是一种博爱思想。就是说要教导我们的子孙有宽阔的胸怀,开放的心态,不仅要爱家人,也要爱众人。要做到入则“孝行天下”,出则“爱行天下”。但要注意的是, 这里的“爱”主要是“仁爱”,所以《弟子规》紧接着下句说“而亲仁”,即亲近仁德。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具有宽广博大的仁爱之心,那么他就在不断地向“仁德”靠拢,最终而达到“至仁”境界。这里讲的是达到“仁”的境界的途径之一,那就是“泛爱众”,也说明了要达到“仁”的境界,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家庭教育中,应该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引导孩子不断地向仁德靠拢。有些文本把这句翻译成“博爱大众,靠近有仁德的人”,就是把“而亲仁”翻译成“靠近有仁德的人”,我认为是不妥的。这背离儒家仁德思想的本意,将具有深刻内涵,包含儒家全部思想内核的“仁”翻译成“仁人”,不仅严重窄化了“仁”的涵义,也与前一句“泛爱众”相矛盾:前一句还说要博爱众人,后一句立刻变成只是亲近有仁德的人,很明显从逻辑上也是说不过去的。
再者,联系前文,我们就可以理解:孝悌、谨信和泛爱众都是达到“仁”和亲近“仁”的路径。“泛爱众”是其中的路径之一。“仁”是很抽象的,如何达成?《弟子规》说通过孝敬父母尊长、友爱兄弟姐妹和博爱众人这些具体的行为修炼来达成。所以“仁”并不是空洞的。儒家讲的“仁”也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而是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通过生活中的点滴行为来体现的,是可以从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做起,到爱众人,由行为到习惯,从外而内的修炼来达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儒家思想是“务实”的,《弟子规》是具有很强的教育指导性和操作性的。
“有余力,则学文”。这一句虽然是《弟子规》总叙的最后一句话,却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它不仅是总叙的压轴,也是统摄《弟子规》全文的灵魂,谓之“文眼”。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看到很多翻译都是断章取义,直译为“有多余的精力,就多学多问”、“有剩余的精力,就多读书”。这种既不联系上下文,也不考虑《论语》所述本意的翻译是很low的。“有余力”当然可以简单地翻译成“有剩余的精力”,但是联系上文和儒家思想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非常含糊,非常不准确的。特别是把“则学文”简单翻译成多读书更是模糊不清。
联系前文,我们会发现,《弟子规》首倡孝、悌、谨、信、泛爱众来实现“亲仁”的目的,接着马上说到“有余力,则学文”。“余力”和“学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很明显,“有余力”应该是“行有余力”、“游刃有余”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做到了孝、悌、谨、信、泛爱众,不断地走向“至仁”,在这个过程中你还有精力、还能游刃有余、还能行有余力,那么你就应该进一步“学文”。换言之,如果前面这些《弟子规》“首倡”的人之为人的根本,你都不能身体力行,做不到,做不好,那么“学文”的问题就要再考虑考虑了。
所以,“有余力”三个字既是接续前文,也是前文的转折,意蕴丰富:
第一,“有余力,则学文”是顺着前文的意思讲下来的,可以理解为:行有余力则学文;
第二,体现先来后到的关系:做好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努力践行,若行有余力,就学文。
第三,要积极进取,不可怠惰。这句话隐含着这么一层意思:行有余力,就要学文。“则学文”三个字中的“则”字语气坚定、毋庸置疑,可以解释为“就”,和“有余力”是一种承接关系,整句的意思就是说:行有余力就要学文,而不是怠惰或者干别的什么事情。这层意思不容易被发掘,但是细品《弟子规》后文阐述,就会发现鼓励子孙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一定要学文,确实是《弟子规》的本意。后文“余力学文”部分讲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深刻地揭示了“力行”与“学文”之间的辨证关系,和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辩证思想如出一辙。这等我们讲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再详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