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长大·第二章 空间无价 12.教导社会原则
2017-11-29 中国心宇心理网
第二章 空间无价
12.教导社会原则
敏感的女儿
我女儿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家庭以外的环境里,她是一个懂事、聪明的孩子,老人们都称她是“小人精”。可在家里,她常常发脾气、坐立不安,有点凡事都不顺心的感觉。当她心情好时,说出来的话让你心里甜滋滋的,可一旦发起狠来,都有掐死你的心。对于这种心态,我真不知该怎么教育她。
还有,她时时都在观察我的表情,总让我笑。不管什么情况下,我没了笑容,她就要说:“妈妈又不笑了。”当我勉强地笑时,她也能感觉我的不开心,总是问:“妈妈为什么跟别人说话都笑眯眯的,跟我说话就不笑。”这给我很大压力。我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妈妈,生活的压力很重,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女儿偏偏又是一个随时都需要妈妈的人。不管写作业还是玩,总希望我同她一起做,比她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让她没新鲜感还不行。因此,我很烦,也很着急。今年春天,给女儿做了一个心理测验,她属于敏感型的孩子。我应该怎么对待她。
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学会在家与在外可以不一样,是一种心理成长。学校里,老师是绝对权威,孩子必须学习规则,学习与人交往的技术,学习人际沟通交流的方法。所以孩子对邻居、对周围的人用的是学校里学习的社会原则。家里则不同,没有固化的权威,孩子不必被强迫必须要怎样,她有选择行为或情绪的权力。而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还能分享某些父母的权力,心性会表现得更自由。
一般在关系良好的家里,孩子会有比较多的安全感,这也是她表现得随心所欲、不愿约束自己内心的原因。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可能会呈现一种虚假的懂事,因为她要分担家庭里面的忧郁与烦恼。有的孩子为了让父母的冲突减少,会逼迫自己快速成长,以便于部分地替代父母在家庭里面的功能,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美,其实内心痛苦之极。
我想对这个母亲说,十岁的孩子还有一种情绪的“镜像作用”,越关心谁,喜欢谁,心性脾气就越像谁。你觉得孩子“常常发脾气,坐立不安,有点凡事都不顺心的感觉。当她心情好时,说出来的话让你心里甜滋滋的;可一旦发起狠来,都有掐死你的心”,也许正是孩子对你的感觉。读读孩子的话“妈妈,为什么跟别人说话都笑眯眯的,可跟我说话就不笑”,你就会明白,你觉察到的孩子身上的东西,也正是你自身的。你很烦、很急躁与孩子无关,与你的情绪特点有关。如果真要孩子在家里变得懂事、温和,你必须做一些表率。
可以利用父亲的介入来弥补你自己个性里的不足。在你的信中我读不到来自父亲的信息。如果父亲长期不在身边,或已经分离出家庭,那么你需要与女儿拉开一些亲密距离,很多事不要替女儿做主,不妨用更多的信任、欣赏、认同去处理两人间的分歧。
要关注女儿正面情绪的那个部分,及时与她分享,减少关注她的负面情绪。如果看到孩子无端的发脾气,可以装作没看见,不对这样的信息作回应,让孩子慢慢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更容易让孩子从负性情绪中获得经验和自我管理情绪的技术。如果看到孩子的坏情绪马上就希望能帮她克服或解决,结果不但会强化这些情绪,孩子也不能从中获益。
如果你的工作忙,心情不好,一定要先给孩子一个信息:“宝贝,别担心,妈妈有点不高兴,但不是你的错,是与……有关。”孩子需要这样清晰的信息,因为孩子可能天真的以为妈妈的一切不高兴都是自己引起的,如果自己表现好,妈妈就是快乐的。对于敏感的孩子,母亲还要说“你能关心妈妈,让我的情绪好多了……”,这样的信息也很重要,孩子可以从母亲处理情绪的过程中获得表达情绪、管理情绪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