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流行过一句话:
广告分两种,一种是广告,一种是地产广告。
1、
10年前的这个时候,是我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没有课。带着稚嫩和卖弄的简历,面试十几家公司,一鼻子灰。还好,没被这句话唬住。
坐公交车绕成都二环走一圈,8成以上的站台广告让人犯恶心。除了地产,还有茶酒汽车和整形。
广告不该是这样,我能写出更好的。
还是进了一家地产广告公司。
世界上永远不缺批评家,隔岸观火,手舞足蹈。
只要不过河,烧死的是你们,关我什么事儿。不出手做事的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实干,不一样。
要一点点去试探、锻炼、领悟,再重复这个过程,直至打破。
难得多,也累得多。从业5年后,发量急剧减少。
即便如此,那些点灯熬油的争论不休,那些来自智商过剩的同事口中的玩笑,那种成功提取公因式般的解题爽感,那种甲方会议室里诚挚的掌声,令人如此着迷。
哪怕是最最现实的考量——职业焦虑,也顺带着被解决了。
你看,我不干广告,还能做做自媒体。
所以,就算生活能再来一遍,我的选择也不会改变。
行业有积弊,乙方很无奈,这些都是事实。
但是,不管是自嘲到叫甲方“爸爸”的同行们,还是站在上帝视角妖魔化地产广告的批评家们。他们的话,不值得当真,一笑了之就好。
人言可畏,“可畏”是因为坚定的人总是极少数,听到一些糟糕的话,心里糟糕的火山可能就会受到共鸣而爆发。
地产行业里,是一份工作。
既然是工作,必然就会有各种难,各种不合理,会有指标压力,会有强横的客户,会有把你气到半死的同事。这是它的下限,和所有其它行业的工作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别忘了,这个行业也有它的上限。
有机会接触到市场一线。以客户反馈为窗口,从一个切口去看商业社会的运行法则,洞若观火。
有机会创造奇迹。预算虽然不多,但找到认知的支点,足以撬动销售。
有机会见识到更深与更广。地产老说“生活方式”,房子就是生活,生活的范围几乎可以涵盖一切人类活动,研究房子就是研究一切。
被下限吓跑,或吃到上限的甜头,都有可能。但跟旁人的屁话没关系,看你自己。
2、
常理来说,一个臭写文案的,在地产行业,都快卷死了,能指望什么前途?
前途应该是渠道、销售、策划的。
枪林弹雨,容易出头,年薪几十万,营销总。
嗯,很有道理。
2013年从《一代宗师》才知道徐浩峰。追着看他的《武士会》,有句话记到现在。
“三流人干成一流事,不是手艺好,是他们不赶工”。
李宗盛的《致匠心》唠叨了3分多钟,其实三个字就够了。
不赶工。
石破天惊。
世上所有的工作都是这样,文案尤其是。
写完这一句,下一句接什么?有多少种思路?
每种思路可以换多少种表达?
为什么用这个字比用那个字好?
这些东西,最高明的师父也教不了,这是基本功。
练基本功,是一刀一枪肉搏,砍在身上,别躲,疼了,变成疤了,就有了肌肉记忆。
也有怕伤怕疼的,草草赶工了事,当时没事,现在会觉得越来越干不动了。不是行业内卷,是你自己基本功太差了。赶工的代价。
一条广告语,想半天,写出来就那么几个字。
写出来是要供同事领导甲方检校的。有时候,被毙了,但改个字就能过。
这不是因为汉语精妙,而是背后的认知和思考有价值。不赶工,不是字数产出量翻倍,而是思考量翻倍。
但一切商业领域,利润是不赶工的死敌。
不赶工的原则,如果落不到实际执行上,还是毫无价值。
怎么办?三条:
一、以赶工换不赶工
核心在“换”字。“换”就是谈判博弈,是有对象的,可能是上司也可能甲方。
比如,本周可知工作:1篇推文6个刷屏稿。6个刷屏稿配合既定的小活动,1篇推文要讲周边土拍给项目的利好。那么刷屏可以赶工,推文赶不得工。提前跟负责检校你工作的人说,找充足的理由说服他。
二、弱点面前不赶工
弱点指的是自己创作能力的弱点。
比如说,短文案写得不好,那么抓住一切撰写标题的机会。写短了不行,写长了还不会吗?从写长了开始,花时间慢慢打磨成短的。同理,如果推文弱,那就学分类,学结构,学上下文勾连。
三、形赶而神不赶
文案实际上也是一种内容创作。“形”是结构,“神”是内容。
还以推文为例,“形”就是分段和段落关系,起承转合的结构性。“神”是素材,可以是故事、道理,甚至是文采。
结构这种东西,在保持完整的情况下,是为内容而服务的,所以不用渴求完美,够用即可。但内容是创作的魂,即便做不到精益求精,也要次次求新。
3、
与“不赶工”同样重要的是“项目理解”。
注意,是“项目理解”而非“理解项目”。
理解项目是有角度、深度的差别的,这是一件没有止境的事。
项目理解是个人化的,指的是你对项目的认知程度。
行业里,乙方文案存在感弱,被认为缺乏价值,就是因为项目理解拉胯。
当你对项目的理解无法给甲方带来启迪,你当然会被看不起。
很多项目出街了很糟糕的单页,5年前我看到,心里会嘲笑文案。现在,是替老板惋惜。
单页是项目价值最典型的载体,单页写得差,说明整个项目没有一个明眼人,从上到下,对项目的理解都不及格。
当然,也有卖得好的,不过那是运气。
项目理解跟表达技巧没有关系。
我见过很文字功底很差的老销售,他自己写的单页,虽然用语很朴素,但是重点突出、无遗漏,除了所谓的调性不高,没有太大问题。
最能锻炼项目理解的工作内容,就是提报。
提报需要有搜集项目资料、研究竞品、理解数据……等很多前置工作,这些工作,都可能发酵你对项目的理解。
而提报方案大纲确定的会议,大家都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试着说出你的理解,这是一种对比、验证,很重要的环节。
其它办法,也有。
写一句断言,比如“某区域所有的高端楼盘都不是项目竞品”。
一方面,你把它假设成了自己的观点,你要找论据去维护它。
另一方面,这个观点缺乏价值,它还需要另一半,即“谁才是”。
类似的断言,类似的思考路径,去练,项目理解就会深。
4、
七个字=不赶工+项目理解。
真传一句话,这就是写文案的所有秘诀。
洋洋数千言,说的其实都是同一个道理。拙作《地产文案工作手册》也是在为这七个字作注。
道法术器,道都是殊途同归的,别的行业,别的工作,大抵也都遵循这样朴素的道理。
注: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案万人敌」adadc10000,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