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既是建文帝的老师,也是朱允炆最为倚重信任的大臣之一。建文帝的失败,黄子澄是要负很大责任的。首先,建文削藩方案的制定者就是他,此方案直接导致养虎为患,为朱棣争取了时间。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发动武装叛变。
本质上讲,建文君臣骨子里都是书生,说到带兵打仗就有些菜了,建文朝廷的最大人事结构缺陷就是,居然没有一个久经沙场的军事统帅,其原因无非是朱元璋杀功臣的恶果。因此在朱棣大闹北方时,对军事少有兴趣的朱允炆却还在明皇宫“日与方孝孺等讨论周官法度,以北兵为不足忧”。
朱棣既然下了战书,建文帝就得应对,幸好有个朱元璋杀剩的老将耿炳文,朱允炆就在黄子澄建议下封他为大将军北伐。
耿炳文虽打过不少仗,但大多都是跑龙套,没干过主角,也可能是年纪大了,打起仗来就很保守,能守不能攻,讨伐朱棣就便遇到了一些挫折,建文帝听说后,就又气又慌:“耿炳文是老将,竟然会损兵折将,这该咋办啊?”
这时,黄子澄自告奋勇出来为君分忧,开导建文帝:“胜败常事,毋足虑。聚天下之兵,得五十万,四面攻北平,众寡不敌,必成擒矣”。
建文帝一听黄子澄有锦囊妙计,就不再垂头丧气,赶紧问自己的老师:“先生赶紧说,谁能堪任北伐大军的统帅?”
黄子澄几乎不假思索的说:“曹国公李景隆!”似乎是上辈子欠了李景隆什么人情债要在今天加倍偿还,一说到李景隆,黄子澄就眉飞色舞地大谈他的非凡本领,说他是将门虎子,盖世奇才,要是上次北伐就用了李景隆的话,早就不会有这样的失败,好像一切过错都是别人的,事实上之前推荐耿炳文就是黄子澄的主意。
建文帝也是头脑发热,听了黄子澄的想法,非常高兴地点赞。这时旁边的齐泰还算冷静,他觉得李景隆不可担大任。但黄子澄哪里听的进齐泰的意见,无论齐泰怎么说,黄子澄就是不接受。最终,李景隆接替耿炳文主持北伐。
那么,这个李景隆是谁呢?
李景隆,明开国大将李文忠的儿子,官二代,长得也很帅,是朱允炆的表兄弟,他倒也有些学识,且是个军事发烧友,因此黄子澄才觉得他是将门虎子,极力向建文帝举荐。
可是实际上,李景隆只是个纸上谈兵的高手,没啥真本事,从来没真正上过战场,但他踌躇满志,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因此军中之人大多觉得他不能胜任50万北伐军统帅,还有人担心让李景隆的“浮面”之才去应对老司机朱棣简直是儿戏。
而且李景隆人品不好,曾在建文帝削藩时敲诈周王朱橚。
而且,建文四年,“金川门之变”时,打开城门,将朱棣兵马放入南京城、葬送建文帝江山的正是这位李大帅哥。
可是就这么个无德无才的人轻而易举的当了军事统帅,对于这么一个“庸人”做主帅,军中将领“多怏怏不为用”,试想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
难怪朱棣听说靓仔李景隆被任命为主帅时,会大加感慨:“这是朝廷自坑之”。
结果不出所料,李景隆吃了败仗,他只知自己逃命,而不通知北平城周围的将士,可怜那些还在拼杀的将士们,等来的却是杀红了眼的燕军援兵,不久,朝廷军完败,燕军“所获兵资器仗不可胜计”。
身在南京的建文帝对于李景隆战败似乎也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他问自己的老师黄子澄:“先生,外面传言说是曹国公李景隆打了败仗,真有这事?”
黄子澄回答说:“小臣听说是这么一回事,外面朝廷军队打了好多的胜仗,但眼下进入隆冬季节,朝廷征发的大多是南方兵,受不了北方的严寒,现在我大军暂时回到德州休整,等待开春后再进兵。”
黄子澄为何要隐瞒李景隆战败实情呢?
朱棣曾说黄子澄是奸臣。那么黄子澄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呢?
确切地说,黄子澄不是坏人,而是一个迂腐之人,他跟建文帝瞒报军情,说来有自己的苦衷和打算。
李景隆是黄子澄保荐的,如果将李景隆战败之事如实上报给建文帝,一来按照官场规则,举荐者也要受处罚。黄子澄倒不是怕死,后来他被朱棣残忍杀害时十分英勇,这只是他为了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理想的权宜之计,他想用时间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二来比起其他建文大臣,黄子澄跟建文帝相处时间最长,他了解建文帝一旦知道前方惨败,心理上无法承受,会影响“建文新政”。因此他抱着侥幸心理,采取隐瞒战败事实的拙劣手段,来应对眼下尴尬的处境。
于是历史上就出现了这么一出荒唐闹剧:黄子澄将建文帝哄过去后,马上派人偷偷去德州,密语李景隆“隐其败”。
虽说黄子澄一心为建文帝着想,但他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将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当做是关系到自己面子和自以为可以弥补的“普通”事情,从而使建文帝一度丧失了军事调整的主动权,误国害君,真是愚蠢。说他是奸臣确实委屈了他,但他确确实实是个“罪臣”。
其实,黄子澄这番苦心造成的后患不止于此,更为严重的恶劣后果就是,丧师失地的败军之帅李景隆不仅没有收到应有的严厉惩罚,反而得到了建文帝的晋爵褒奖。
建文帝虽文弱,但脑瓜子还是很好用的,但他的苦心被黄子澄给“坑”了、“耍”了,试想,若是建文帝得知北伐受挫实情、并及时作出战略应变的话,结果会是如何呢?
建文政权之式微,猪队友黄子澄罪不可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