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这件事,因为学术基础不扎实,我们容易陷于投机取巧,津津乐道地猜题,套“模版”,走“捷径”,特别是在写作这一环节。虽然不失有稳健的“捷径”方法,但是没有新见解,难以出彩、搏高分。在今天的写作复习中,突然发现两个速成的“光环”下容易忽略的点,分享如下。
一、“辩证法”是稳健的思路,但不要忽略了考试具有价值观的导向性。
培养全局思维,才不容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首先以2017年的管理类考试写作真题为例:
一家企业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呢,还是用于研发新产品?有人主张投资扩大生产,因为根据市场调查,原产品还可以畅销三到五年,由此可以获得可靠而丰厚的利润。有人主张投资研发新产品,因为这样做虽然有很大的风险,但风险背后可能有数倍于甚至数十倍于前者的利润。
这道题目的基本导向,到底是“扩大生产”,还是“研发新产品”?其实这并不取决于考生自己的倾向,而是要考虑当下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潮流。
大作文的考题,不会无的放矢。看上去很“辩证”的考题,题目貌似让人谈一谈事物的两个方面,其实往往有潜在的特别指向。
比如这道题,也许我们认为选择企业“扩大生产”是有意义的,但这只是微观经济的小背景,不能当作大局。2015年之后,我国加大了“万众创新”的宣传力度,鼓励国人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努力建设创新社会。写这篇论说文的立足点,是创新,不是因循守旧。这是出题者的首选价值。
一个大作文,不会仅仅让我们在700字的有限篇幅中谈一般的辩证法,而是要测试我们把握核心问题的能力。
再举一个例子:
在这次激烈的招聘考试中,有些志在必得的应聘者未能经过,有些未抱希望的应聘者却取得了好成绩。前者说,压力大,影响了发挥后者说,没有压力,发挥了高水平。看来,压力确实能破坏人的情绪。但是,人们又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说明压力又不可缺少。
究竟应当如何认识和对待压力呢?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发表议论,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抒发情感。所写内容必须在“压力”的范围内。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我们的第一个反应,会从“压力能给人带来阻力,同时又会带来动力”的辩证法开始寻找思路。
这是个稳健的想法,但它最大的问题是难以出彩。并且,这个思路在题干中已重复出现,没有新见解,缺乏创新性,更可以说是老生常谈。
不可否认,这个题目的潜在指向,在于“压力也是动力”。这正是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中国发展、社会进步、全球竞争中必须发挥的能动精神。忘记了这一点,只注意思索“压力”的双重性,就书生式地掉入抽象议论的空泛中。
论点的切入方式,这里总结了三点(还有更多)。同理可运用在同质化的话题上。
1、“真金不怕火炼”型的思路:
2、“天将降大任”型的思路:
成长必须有压力,甚至要积极找压力、自我加大压力,在压力中“益其所 不能”。
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型
信徒向上修行,总会有魔障阻拦。信徒克服了它,修行的成就越大。所以,只有借助压力,才能更上一层楼。
文章的中心,需要仔细地考量。考量的依据,只能是自己的资源优势,看自身哪一方面的知识储备最多,不然很容易写得平面化。
二、积累的“量”固然重要,但不要忽略了积累的“有效转化”。
写作的立意,标准当然要往高、新、深上去靠拢,但是立意属于思想层面,是由写作者的思想决定的。
写作有困难,积累的素材不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有输入就有输出,备考中,输入的方法可以灵活运用。我们常说重在积累,很多人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法很难转化为长期记忆。
我觉得关于高频话题的一些案例,在备考中可以灵活的去归类记忆。比如第一个例子中的“创新”话题,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相关的关于“研发”的案例去记忆。
比如从Transmeta公司看研发的决定性力量,Transmeta公司大力研制了新型芯片后,占据竞争优势,差点掀翻了英特尔公司(Intel)这条大船。研发是企业的生命线,市场的核心是需求,而且是动态发展的需求;
比如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看研发,一开始依赖于ARM处理器芯片核,严重限制了产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直到2012年宣布开发成功专用硬件,突破了瓶颈问题,才彻底解放了生产力。没有持续不断的研发,不会有后来的扩大生产。
人本能地喜欢故事,看故事是适合人类心智的学习工具,我们能在这些案例感受情节、积累经验。所以在备考中可以投机的去积累这类材料。
但是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通过看书去积累,去反思,去有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考试时,这些东西就成了心里的安全城墙、强心剂。比如第二个例子,我在审题的过程中,能联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些关于压力管理的书,似乎就如何认识压力、应对压力有了更靠谱的理解,辅助文章立意的高、新、深。
尝试多读一本书,早一天就多一份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