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的说,如果不是因为家中有了刚出生三个月的宝宝,不是机缘巧合的看到这本书,我想我这辈子大概打开这本梅兰妮·克莱因写的《爱、罪疚、修复》的儿童精神分析专著去读的概率微乎其微。
然而,我很庆幸,我终究打开这本书去读了,于是乎,在多学了点东西的同时又有了新的读书体验。
这本《爱、罪疚、修复》的确是专著,但用语通俗,翻译的极好,理论方面的内容都有案例佐证,减轻了阅读的难度。
假如我说书中所有的内容我都能理解,甚至能运用理论去做儿童精神分析,那绝对是自欺欺人。可我觉得,在有限范围内去尝试了解,同时对育儿有所领悟,足矣。
这也许就是打开儿童精神分析专著的另一种“姿势”——非专业人士的非专业模式。
01
虽说是非专业人士读专业心理学,对作者和她在所属领域的地位还是该有所了解。
这本《爱、罪疚、修复》的作者是梅兰妮·克莱因,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她在32岁读了弗洛伊德的《论梦》后深受启发,转而投入儿童精神分析领域,结合自己的实证经验写了这部书,并修正和发展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很多成人精神问题都可以追溯至孩童早期的经历,在早期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大有裨益。她被称为“客体关系之母”,被誉为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
这本书是她的部分论文合集。以我粗浅的理解,阐述了儿童对母亲的爱所引发的“俄狄浦斯情结”(恋母弑父)潜抑,产生了“阉割焦虑”,浮现到潜意识层面,以性象征形式导致孩子发生幻想,在运动、学习等领域发生困难,甚至会发生从一个领域至另一个领域的抑制。这些幻想固着于某个领域,一旦升华,孩子们会擅长某个领域。
02
潜抑: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描述为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是指个体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当事人不能察觉或回忆,以避免痛苦。——摘自《百度百科》
这么说似乎很难理解。
还是举书中的例子吧,幼儿弗里茨对孩子如何出生的问题感兴趣,他问了一连串关于“什么是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有人回答他来自上帝。结果诱发了他一连串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质疑,直至爸爸告诉他“有的人相信上帝存在,有的人不相信。”弗里茨选择认为上帝不存在。他表述过希望自己和妈妈结婚的意愿,被告知不可以,妈妈已经有爸爸了。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个阶段他惧怕读格林童话,不愿意走路上学,因为路旁种植有树。他说话说的很晚。这些直到克莱因对他进行了精神分析,他的状况才有所好转。
他喜欢做梦和幻想,梦见三辆汽车,两辆大一辆小汽车,一辆大汽车在另一辆大汽车上面,小汽车挂在它们中间。也常常做关于军官的梦境,其中军官死了。
在这个案例中,对妈妈的爱,希望和妈妈发生性生活是弗里茨的潜抑,三辆汽车和军官都是性象征,潜抑浮到潜意识排斥和仇恨父亲,会幻想军官去世,但潜意识认为“乱伦”又产生了罪疚情绪。投射到语言领域,认为说话是性交,所以他的语言能力最初因潜抑被抑制,随后经过克莱因的精神分析被升华,变得很爱说话。他害怕格林童话与对树的恐惧也与他的俄狄浦斯情结有一定的相关性。
03
有些内容有些疑惑。
第一,我总觉得,克莱因所指出的作为性象征的事物似乎过多,校长、粉笔、汽车、道路、字母i、s等似乎都能成为外在的表现。以至于我有些疑惑,是不是克莱因夸大了孩童时期对性的好奇和对母亲的爱,以至于把所有孩童可能发生的认知障碍都归因于这个层面?或者只是孩童成长的某个阶段所发生的现象?进行“精神分析”后又恰巧“治愈”?不过,心理学本来就是一门“玄学”,可能克莱因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是我辈非专业人士完全无法企及的,所遇到的儿童也多有认知障碍。
第二,精神分析在儿童领域的局限性。尽管克莱因一再强调精神分析对儿童的意义。但她也提出了分析性教育的局限性:有些潜抑是不需要分析的,因为会固着而升华。那么,到底何时应该使用精神分析?是发现倾向性苗头后就分析,那会不会阻断升华而带来的孩子某领域的成就?而且,我个人认为,精神分析的正确性有赖于对孩子各方面情况的熟悉,心理分析师是否足以全方位了解孩子?而父母似乎又欠缺技巧和方法。
04
有很多收获。
一是性启蒙的重要性。这在本书的前面就已经反复提及,诚实的回答孩子的提问,解决他们的性好奇有助于他们的潜抑。当然,这个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已经反复被提及,重要性也日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第二,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克莱因提及无论何种教育都是带有强制性的,那么在强制性道德规范方面要对儿童相对放松,并在较长的时间内给予其自由和宽容,让他能够体会本身的乐趣。
第三,就是要观察孩子的微小变化。注意与其沟通他的想法、幻想,关注他是否在认知、运动和学习方面存在某种障碍,但不要过多的去指责和干预。
这就是我这个非专业人士的非专业阅读“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