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图鉴》一部讲述北漂女子的写实作品,虽源于生活但却不免有些升华过度。或许每一位北漂女子都有一颗不甘于现状或是向往自由的心,但并不是每一位女子都有像陈可那样一路开挂的人生。不是我觉得女主人设不够惨,而是这部写实作品为了迎合大众,而摒弃了最为真实的几个点:
第一是资源。陈可初到北京,有人可以投靠,有人为其传授经验,甚至有耿直的老同学带她进入自己的圈子,结实好友,虽然投靠的老乡有些猥琐,结交的吴总也并非自由之身,但这也远比现实中来北京的女孩幸运的多,不管桶里能不能装满水,总要先有桶才知道,当大多数女孩还在努力找木板时,陈可已经开始装水了。
第二是挫折。可能有人说陈可就是因为碰了壁,才会从老乡家搬走,才会努力工作。其实生活哪有那么容易,好像3年的时间陈可就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现实是那么多在北京奋斗了5年甚至10年的人都还在为生活发愁。陈可的生活看起来过于光鲜,北漂女子从她的身上可能找不到太多的共鸣,反而是有些嫉妒她那有些开挂的人生,然后感叹过后,接着为下个月的房租发愁。
第三是矛盾。在我的印象中前10集的剧情里好像陈可只为三件事迟疑过,一是吴昊在送她回家后为了免受老婆的追问往身上喷白酒,二是张超说男人不喜欢太有欲望的女人,三是于扬质问她跟他在一起就是为了结婚吗?没错,陈可不是没有矛盾过,只不过好像她内心出现的所有矛盾都和男人有关,和感情有关。其实最让人的感到矛盾的往往不是感情,而是你发现你坚持了那么久的事情其实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样之后的无力和失落,而剧里却恰恰把这种复杂的情绪一笔带过,我想现实里,没有一个人敢拍着胸脯说我今天过得日子就是我当初要来北京时规划的那样。
第四是孤独。25岁的陈可,好像从未觉得孤独过,而往往生活的很多艰辛是无法与朋友讲述的,更何况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人群中的狂欢和夜晚的落寞不是只有成功人士才有的,北漂青年哪一个没有过晚上下班看着万家灯火却没有一个跟自己有关系的那种落寞感,可剧里也没有。
第五是贵人。吴昊,顾总应该都算得上是她的贵人了吧,第一份工作虽然不怎么如意,但是老乡给介绍的,第二份工作是在吴昊的酒局上某总介绍的,第三份工作也有笨笨的指点,而当这部剧上映时,北京的出租房里还有很多正在海投简历的毕业生,大街上还有很多拿着简历考虑哪句话该说哪句话不该说的求职者,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纸醉金迷的时候有人点醒的。
看完这部剧最大的感觉不是它还原了北漂女子,而是它好像在讲大多数北漂女子所羡慕却不敢去实践的生活。当然这只是一部作品,它的评判标准只是点击量,而不是共鸣度,如果展现在大众面前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北漂女子奋斗史,可能也不会有人去关注,其实影片作品里呈现出来的往往不是最为真实的一面,而是大家想做却不敢做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