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敏杰 任一英 原创
人类作为群居性动物,相互交往和相互协助是重要内容之一。
人与人可能在不同情境下发生交往,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能产生情感交流的交往,如父母子女之间的交往、因血缘关系与其他近亲属的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同学之间的交往、同事之间的交往等。另一类是极少产生情感交流的交往,如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交往,就医时与医生的交往等,这些交往虽然极少产生情感交流,但也有例外。
父母要为孩子爱和归属的需要提供保障,有必要了解可能产生情感交流的交往中,存在什么样的过程或路径,大致梳理有以下几个阶段。
人际交往的初始阶段,当一方或双方有交往意愿时,会试探性接触对方,观察并判断对方是否有交往意愿,如果感觉到对方没有交往意愿,可能停止试探性接触。
当然,如果确认对方是必须交往的对象,哪怕对方没有交往意愿,希望交往的一方也可能继续进行试探性接触,试探性接触的结果,一种是对方改变不愿意交往的意愿,交往开始正式。另一种是对方仍然没有交往意愿,停止试探性接触。
人际交往的第二个阶段,在完成试探性接触后能够继续交往的人,他们会加强思想交流,寻找或发现共同的兴趣爱好,目的是发现交往对象是否有相同或相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际交往的第三个阶段,把交往对象分类,将人格品质低劣的交往对象淘汰出局,然后形成一个或多个群体。
关于人际交往的群体,很多人质疑的一种现象是,感觉不可能在一个群体里的人,为什么会在一个群体里?
仔细观察各种交往群体就会发现,每个群体交流的主要内容是兴趣爱好、奇闻异事、家长里短等,因此,即使群体成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只要不是人格品质低劣的人,群体成员通常会相互包容和相互尊重,让人际交往的双方或多方,都能在群体里找到舒适感,当群体成员需要帮助时,会提供一般性的能力、金钱、学识等。
人际交往的第四个阶段,是跟群体成员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深入交往,能够深入交往的人际关系,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更多的相同性或相似性,也会有更多更深的情感交流和关爱,在对方需要帮助时,会毫不吝惜地奉献自己的能力、金钱、学识,这些行为通常被人说成是一个人对他人的认可。
观察人际交往的圈子会发现一种特殊现象,虽然每个人都有他愿意参与和愿意从属的团体,但在有些问题上,更多是一对一的交往,形成两个人之间健康亲密、相互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中的两个人都会互不设防。但是,要形成这种关系,前提是双方都不会刻意隐瞒自己的弱点,或害怕对方发现自己的弱点,否则不可能发展出这种关系。
有个段子说:“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描述的就是这种互不设防的亲密关系。
显然,人际交往来源于思想和情感的交流,然后形成一个联系相对紧密的群体,群体中的成员,能感受到相互的关爱,这就是爱和归属的需要。
由此可见,爱和归属的需要,会发生在同事、朋友、情侣、配偶和孩子身上,因为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希望在生活圈子里与他人建立关系,希望被他人接纳,也希望在团体和家庭中拥有一个位置,能够给予爱并获得爱,得到团体成员或家庭成员的认同,这种爱和归属的需要,也有人称之为社会交往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爱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感到孤独寂寞和空虚无助,如果儿童长期缺乏爱,就不能健康成长。
为了更好的讨论为孩子爱和归属的需要提供保障,可以看几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粮食都是凭票定量供应,还要粗细粮搭配,粗粮占百分之六十,就是玉米、高粱、大麦、红薯等,细粮就是大米,肉食配额是每人每月半斤,天天吃细粮和吃肉,是理想而非现实。当时很多父母把细粮和肉食留给了孩子,父母的这些行为不一定给每个孩子留下深刻印象,但细心的孩子肯定记忆犹新。
有一个父母加两兄弟的四口之家,兄弟俩成年后经常回忆家人一起吃饭的场景,父母总是把米饭让给孩子吃,好吃的菜放在孩子面前,对肉食几乎不动筷子,虽然兄弟俩都明白父母的用心,还是经不住肉食的诱惑,特别是生长发育旺盛期,他们有时也给父母碗里夹点肉,当父母说不吃,让他们多吃点时,好像得到了解放,兄弟俩就开始争抢,父母会要求哥哥让着弟弟,有时在碗里划一条界,明确哪些是哥哥的,哪些是弟弟的,让兄弟俩尽量公平的吃到肉。
第二个案例。一个开出租车的父亲说,自己收入虽然不高,看到读小学的女儿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全年级前茅,就告诉女儿,初中把她送到更好的学校去读书。
女儿对父亲说:“爸爸养家已经很辛苦,去更好的学习会花更多钱,就不去了”。
父亲却对女儿说:“不管多辛苦,不会为了省钱耽误女儿的前程,前程比金钱更重要”。
第三个案例。有个孩子从小成绩优秀,后来也有个好工作,他却这样评价父亲,我讨厌甚至恨他。因为他不仅愚昧无知,自以为是,脾气暴躁,脏话连篇,没有责任感,而且非常冷血,他只爱自己,不爱任何人。他觉得所有人都是傻子,其实他才是最大的傻子。
他不为我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不说,反而会对我的失误冷嘲热讽。他经常当着外人的面贬低我,让我自卑,让我感觉低人一等。他贬低我时还不能回嘴,否则就会胡搅蛮缠到他认为胜利为止。比如,我买新衣服,他说“臭美”,我展示优秀成绩,他说“骄傲”,我告诉他涨薪了,他说“别人比你赚钱多得多”。
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爱和归属的需要,萌发于出生后的四五个月,孩子虽然对不懂的东西感到不愉快,对陌生人感到忧虑,对陌生的环境感到紧张,但孩子对这些新奇的东西也表现出一定耐心。他们通过模仿和手势符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交往系统,开始从接触别人向彼此交往过渡。
众所周知,孩子从出生开始最先接触到的是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如果再扩大一些,就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及其他近亲属,逐渐扩大到没有血缘关系的交往对象。也就是说,孩子社交活动的路径,是一个从与家庭成员的交往开始,逐渐向外扩展的过程。
简单地说,满足孩子爱和归属的需要,就是让孩子得到家庭成员的关爱,让孩子在家庭中有一定地位,这些问题对成年人来说可能不在意,孩子却很敏感。
因此,父母在为孩子爱和归属的需要提供保障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父母要发自内心的爱孩子
发自内心的爱孩子,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是假装的,这种爱是一种自然流露,不是刻意的表现。
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不一定把爱挂在嘴上,而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在孩子伤心难过时陪在身边,绝不让孩子需要他的时候找不到他,他会时刻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孩子的情绪一旦有变化,他能马上感知。
父母对孩子的真正关爱,很多时候看不见摸不着,不论对孩子还是对父母来说,就是一种感觉。
二、父母要尽量展示相同的爱
案例一是多子女家庭,父母已经尽量展示相同的爱,两兄弟虽然对父母的爱可能有不同的感受,但父母至少展示了没有差别的爱,也潜移默化的让他们学会了怎样爱父母、爱自己的家人,他们从这里不仅学会了关心他人和朋友,还培养了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
三、父母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
第二个案例的父亲,女儿的言行感动了他,他说:“不管多辛苦,不会为了省钱耽误女儿的前程,前程比金钱更重要”。这是父亲爱孩子的肺腑之言。
父女之间的这段对话,既反映了女儿对父亲的爱,父亲也接受和回应了女儿的爱,家庭成员之间表达了强烈的爱和被爱的情感。这样的家庭就会让人有归属感。
但是,很多父母却忽视孩子对自己的爱,当孩子表达自己爱父母时,有些父母无动于衷,甚至嘲笑孩子。
四、自己比孩子聪明并不是爱
第三个案例,父母总要显得自己比孩子聪明能干,其实父母比未成年孩子“聪明能干”天经地义,因为父母吃的盐比未成年孩子吃的米多,过的桥比未成年孩子走的路多。
有些父母认为,炫耀比孩子聪明能干,是为了激励和鞭策孩子,只能说明他们对家庭教育不得要领。还有些父母炫耀比孩子聪明能干,可能是他们低劣的人格品质在作祟。总之,炫耀比孩子聪明能干,不是对孩子的真爱。
五、父母不要假装在爱着孩子
很多父母认为,给孩子买一件衣服或一个玩具就是爱孩子,经常有父母说,如果我不爱你,会给你买几千块一件的衣服吗?如果不爱你,会给你那么多零用钱吗?
爱是情感的交流,金钱只能是表达爱的一种载体,只有金钱的给予,没有情感的交流,就是在假装爱孩子。
父母要清醒认识到,满足孩子爱和归属的需要,父母要表现出对孩子最大的关爱,这种关爱既有精神成分,又有物质的成分,物质成分运用得当,能够变成一种精神,但不能以物质代替精神的内容,因为爱和归属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理体验。
有些孩子成年后数落父母不关心自己,本质上是抱怨自己爱和归属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对孩子进行鼓励、欣赏和赞美,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真心关爱,对孩子进行冷落、歧视和否定,孩子会感觉自己不是家庭中的一员,孩子就会没有归属感。
孩子缺乏爱和没有归属感,会感到孤独,有被抛弃、被拒绝、被冷落的心理体验,孩子可能养成自卑、不自信等人格品质,甚至可能引发对他人或社会的仇视,反之亦然。
具有归属感和充分体验父母关爱的孩子,会认同父母为家庭和自己制定的目标,也愿意为实现目标去努力奋斗,把家庭及家庭成员获得的荣誉当成自己的荣誉,当自己为家庭赢得荣誉时,也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