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是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这本书值得反复多看几遍,最好能去实践和体验书中介绍的沟通方法,它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方法,更是一种充满爱意的相处方式,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这本书总共有13章内容,我把它分为4部分,第1部分是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以及异化的沟通方式,第2部分是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第3部分是非暴力沟通的基础——倾听,第4部分是非暴力沟通的具体应用,下面我就详细展开来介绍。
1
第1部分是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以及异化的沟通方式,有两章内容。
第1章:让爱融入生活。作者认为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助人,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却难以体会到彼此心中的爱,作者发现的非暴力沟通方式,目的就是让爱融入生活,它能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作出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使我们既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我们通过倾听体会到彼此内在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暴力。非暴力沟通有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第2章:是什么蒙蔽了爱?非暴力沟通让爱融入生活,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沟通方式蒙蔽了爱?作者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主要有5种,1,道德评判,就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把人分为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都是评判。2,进行比较,比较也是一种评判,他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3,回避责任,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却往往认为有时候我们是“无奈”、“不得不”或“被迫”做什么事情。4,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别人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5,关于奖惩的想法,我们常常会主观的使用“应该”或“不应该”对别人实行奖励或惩罚。
2
第2部分是非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有4章内容。
第3章:区分观察和评论。非暴力沟通的第1个要素是观察,就是仔细的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结果,而不做任何评论。比如说,“你太大方了”,“他花钱大手大脚”,“他是个差劲的前锋”,这些是评论;而下面这些是观察,“你把中午吃饭的钱都给了别人”,“他上周买书花了1000元”,“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他没进一个球”,并且,“总是”、“从不”、“经常”、“很少”这些词语,往往表达的也是评论。
第4章:体会和表达感受。非暴力沟通的第2个要素是感受,就是当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的时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但是我们常常会体会不到自己的感受,更难以表达出来,我们常常说“我觉得”,但实际上表达的却是想法而非感受。清楚地表达感受需要丰富的词汇,作者编制了一个词汇表,比如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兴奋、欣喜、甜蜜、感激、自信、愉快、陶醉、欣慰、放松、踏实,等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害怕、担心、着急、忧虑、沮丧、气馁、绝望、悲伤、苦恼、厌烦、失望、麻木等等。
第5章:感受的根源。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是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非暴力沟通的第3个要素是需要,就是去发现,是我们的什么需要,导致了我们那样的感受。比如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的时候,有4种选择,一是指责自己,二是指责他人,三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四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选择第三或第四种的时候,就有机会去发现,是什么需要,导致我们或他人产生了那样的感受。非暴力沟通认为,每个人都有的基本需要有以下几类:1,自由选择,2,庆祝,3,言行一致,4,滋养身体,5,玩耍,6,情意相通,7,相互依存。在这里作者还讲了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在这个阶段,我们认为自己要为别人负责,要让别人高兴,像是自己的情感被绑在别人那里,第二阶段:“面目可憎”,当我们发现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就会觉得憋屈,就会恼怒。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助人,并且是完全出于爱,而非其它原因。
第6章:请求帮助。非暴力沟通的第4个要素是请求,在表达了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更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1,具体的请求,而非笼统、抽象的请求,比如我希望你更关心我,可以更具体的表达为,我希望你每周至少抽出一个晚上陪我度过。2,明确的请求,而非让别人去猜测我们需要什么。3,我们可以询问他人对我们的请求的反馈。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把请求和命令混淆,那么请求和命令如何区分?就是看请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请求的人会不会去批评和指责对方。
这就是被暴力沟通的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我们可以这样诚实地表达自己:当我看到/听到……,我感到……,因为我需要/看重……,你是否愿意……?我们也可以这样关切地倾听他人:当你看到/听到……,你感到……吗?因为你需要/看重……,所以你想……。在实际使用时,并非都要像这样表达这4个因素,甚至也不一定要用这样的语言,而是要理解非暴力沟通的本质。
3
第3部分是非暴力沟通的基础——倾听。
第7章:用全身心倾听。我们想要用心去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就要先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去体会对方,这是并不容易做到的。作者认为通常会有以下这些行为妨碍我们去体会他人的处境。1,建议,2,比较,“跟我的经历比,你的算不了什么?”3,说教,4,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力了”,5,回忆,“这让我想起了……”6,否定,“不要这么难过”,7,同情,8,询问,“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9,辩解,“我原本打算……”,10,纠正,“事情不是那样的”。
第8章:倾听的力量。倾听可以使身心痊愈,如果有人只是认真的倾听你,而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那是多美好的事,我们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继续前进。通过倾听,我们能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人性的共通之处。
4
4部分是非暴力沟通的具体应用。
第9章:爱自己。非暴力沟通,通过改变自己与他人的沟通方式,从而改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同时它更重要的应用在于,爱自己。非暴力沟通可以改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我们常常用羞愧和内疚来打击自己,而非暴力沟通通过关注自己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需要,从而真正的尊重自己,原谅自己,爱护自己。另外,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因为,真正爱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认为“不得不”做什么的时候,可以试着用“我选择做什么”来代替,然后去发现,是因为我需要什么,所以我选择这样做,然后更加智慧的为自己的需要负责。
第10章:充分表达愤怒。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认为通过了解愤怒,可以发现我们内心的渴望。我们生气的原因往往是将错误归咎于他人,但是当我们将注意力聚焦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就会发现,愤怒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某些需要未被满足,愤怒只是一个提醒。作者还指出了表达愤怒的4个步骤,首先除了呼吸什么都不做,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接下来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最后说出我们的需要以及我们的愤怒。
第11章: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如果冲突的双方能够充分的表达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那么通常双方的需要可以同时得到满足,但是如果有一方不想交流,或者危险迫在眉睫,就需要我们使用强制力来避免伤害,运用强制力,是我们充分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是出于防卫或保护他人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对方,比如我们抱住年幼的孩子,不让他跑到公路上,是为了他的安全,而不是打骂那样的惩罚他。惩罚是用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而不是通过关注对方的需要,解决冲突。
第12章:重获生活的热情。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来自父母、老师以及整个社会的各种各样的规则,往往有悖于我们的个人需要,非暴力沟通对个人感受和需要的关注,让我们意识到,文化对个人的束缚和局限,当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需要和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就会重新获得生活的热情。
第13章:表达感激。赞扬也有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比如当赞扬听起来像是裁判在评判他人的时候。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时,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在做评判或想得到任何回报。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括三部分:第一,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第二,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第三,我们的心情怎么样?也就是说因为对方做了什么事情,满足了我们的什么需要,所以我们感受到了开心、幸福等等。而当我们接受别人的感激时,也可以由衷的与他人一起庆祝,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5
我很感谢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因为在我对自己的沟通方式不满却又不确定要如何改善时,它给我指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又深刻的方法,当我使用的时候,我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也许是出于人性的共通之处,温柔、爱意、期待甚至脆弱。
另外,我认为它满足了我们人类的一种更深层次的需要,就是被看见的需要,看见什么?看见一个独特生命的存在,生命如何存在?他/她此刻正存在于自己的感受中,就是存在,只有被看见,才有可能被尊重,在这一点上,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样不分贵贱,感受没有对错,无需评判,无需担责,只需被看见。
当我们能开始关注自己或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时,我们就从那种你是我非的片面的、机械的、非黑即白的是非判断中跳脱出来,开始了一种更有意义的沟通,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连接。